沈慶坡
闌尾炎作為外科中的常見病以及多發病[1],目前也普遍被認為是病發率最高的一種外科急腹癥,屬于外科病癥中最多見的急腹癥。急性闌尾炎按照一般的分類方法,可分為單純急性闌尾炎,化膿急性闌尾炎以及壞疽急性闌尾炎。患者闌尾腔中的細菌所引起的感染是該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據統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闌尾炎的年平均發病率高達0.1%左右,急性闌尾炎的平均確診率女性為78.7%,男性為91.2%。就目前治療現狀而言,急性闌尾炎一般的治療手段為手術治療,但有效治療的前提是及早并正確的診斷結果,然而因失治和誤治所導致的穿孔和腹膜炎等危急變證仍是威脅患者安全的重要隱患[2]。眾所周知,普遍應用的闌尾開腹切除術可作為外科手術中最經典、最成熟的手術。但當Semm于1983年報告了腹腔鏡下的首例闌尾切除術后,減少闌尾炎的開腹切除術中產生的患者損傷便愈發吸引各方注意。選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有急性闌尾炎78例患者,分別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有急性闌尾炎78例患者,男41例,女37例,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5.6±13.12)歲,所有為急性闌尾炎患者經體征、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確定。患者手術后的病理報告顯示:單純急性闌尾炎患者67例,化膿急性闌尾炎患者7例,壞疽急性闌尾炎并穿孔4例。按知情同意和自主選擇的原則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開腹切除治療,但治療組則采用腹腔鏡下切除治療。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術方法
1.2.1 常規手術法 手術前,對該組所有手術患者詳細體檢,排除相關的手術和麻醉禁忌癥狀。所有患者術前30 min,肌肉注射魯米那鈉0.1 g,阿托品0.5 mg,進行麻醉,隨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行麥氏橫或斜向4~5 cm切口,分離闌尾、結扎闌尾系膜和動脈,根部用7號線在不同平面上進行雙重結扎,切斷闌尾后,用碘酊、酒精和生理鹽水處理殘端,用1號絲線在距離根部0.5 cm處的盲腸壁上進行荷包縫合,收緊荷包并包埋闌尾的殘端。如果患者的局部滲出或者是膿液量不大,輕緩地拿紗布蘸盡。如果是已經發生穿孔,存在較大范圍的腹膜炎,患者手術的腹腔滲出量大時,一般需要徹底地清除腹腔的膿液,并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至干凈,更為嚴重的患者可在盆底置膠管引流。所有患者術后均按常規予以抗生素預防感染。
1.2.2 腹腔鏡手術法 治療組患者體檢排除手術和麻醉禁忌后,不管標本的大小均要放入標本袋里,從Trocar孔拿出。患者腹腔用生理鹽水沖洗至干凈,臍部做3~10 mm的弧形切口,從切口插入氣腹針后,低速充入二氧化碳,維持氣腹壓力為8~12 mm Hg,然后插入trocar,置好腹腔鏡,探查患者腹腔。在腹腔鏡視野下,找到闌尾,將闌尾從粘連組織處分離,并用超聲刀分段剝離闌尾系膜直至患者闌尾的根部,用可吸收夾結扎闌尾末端到闌尾的根部,電凝處理闌尾的殘端粘膜,根據殘端情況可用縫合法包埋處理殘端,取出闌尾后清理腹腔膿液,膿液較多者沖洗患者的腹腔,進行切口消毒。所有患者術后均按常規予以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治療及恢復情況比較 腹腔鏡開腹手術的治療組和常規開腹手術的對照組的術后治療及恢復情況,兩組的手術時長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2513,P<0.05);肛門首次排氣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749,P<0.05);住院時長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9587,P<0.05);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162,P <0.05)。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腹腔鏡下手術的治療組和常規開腹手術的對照組患者的切口出血率分別為2.56%(1/39)和17.95%(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143,P<0.05);腸梗阻率分別為0%和12.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425,P<0.05);兩組患者均無闌尾殘端瘺出現。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治療及恢復情況比較(n=39)
急性闌尾炎屬于目前外科中最常見的急性病癥之一,該病的特點是發病急和進展迅速等[3]。一般情況下,臨床上將急性闌尾炎歸分為單純性、化膿性和壞疽性三種[4]。就治療手段而言,闌尾炎多選用傳統的闌尾炎開腹手術,該方法已經流行了百余年,眾多醫生認為開腹手術治療時,患者的手術切口偏小,所需的麻醉簡單易操作,住患者的住院時間也不長。但近年來,緊隨科技的飛躍式發展以及腹腔鏡的出現和日益成熟,其在手術治療中的應用也日益普遍,而腹腔鏡手術在闌尾炎手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5]。目前不論就患者的手術過程還是結果而言,腹腔鏡手術均具有創傷小、康復快和患者易接受等特點,得到了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廣泛認同,也因此加速了其在闌尾炎手術的發展和應用。
一般認為,相較于傳統的闌尾炎開腹手術,腹腔鏡闌尾手術具有的優點包括[6,7]:患者的切口小,手術后的疤痕不明顯,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在腹腔鏡下行闌尾炎手術,可使醫學工作者在廣闊的視野下,清楚了解患者的病灶,利于對病情做出精準的判斷,并能發現和排除其他病變;腹腔鏡手術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其中腹腔鏡手術套管的隔離,可避免和減少感染;同時在腹腔鏡下,醫務工作者可充分觀察患者切口,有效地吸出殘留膿液,極大地降低患者術后復發率。總而言之,腹腔鏡下治療手術比傳統的開腹切除手術在多方面均能顯示出一定的優勢。首先,腹腔鏡手術在整體上實現了集診斷及治療于一身的要求,這個手術方法在診斷的全面性、準確性和靈活性方面明顯優于傳統的開腹手術。
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有急性闌尾炎78例患者,按知情同意和自主選擇的原則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開腹闌尾切除治療,而治療組則采用腹腔鏡下闌尾切除手術治療。腹腔鏡開腹手術的治療組和常規開腹手術的對照組的術后治療及恢復情況比較而言,兩組的手術時長、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長以及患者切口感染率均具有統計學差異,其中治療組的手術時長大于對照組,但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和患者住院時長短于對照組,且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比較可知,治療組的術后切口出血率和腸梗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總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開腹闌尾炎手術,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易發廣.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8):461.
[2]李晉,彭熊波,姚宏輝.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比較研究.當代醫學,2009,15(36):60-61.
[3]安杰,董秀山,秦學良,等.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比較.中華腔鏡外科雜志,2012,5(2):15-17.
[4]康昆波.傳統開腹切除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療效對比.臨床醫學,2012,31(11):55.
[5]賀華勇,朱小勇,喬士興.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現代醫院,2011,11(1):55-56.
[6]王軍,梁杰安,朱麗,蔣邦好.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療效對比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8):1728.
[7]李祺熠,楊志明,侯培勇.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療效對比觀察.華夏醫學,2009,2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