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海玲

作 者: 連云堯 著
出 版 社: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
《做最好的執行團隊》是一本解讀執行力的書。
論述執行力的書籍有很多,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提出了一個觀點,執行力是執行能力和變現系數的乘積,其變出系數既取決于個人意愿,又取決于團隊傳遞的效率。當務之急,企業要關注團隊的傳遞效率問題,提升團隊整體的執行力。
本書通過100個真實案例,透徹剖析執行不力9大癥狀和5大根源,實例講解最佳執行團隊的塑造方法,強調企業并不缺少制度,缺少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并不缺少想做大事的戰略家,缺少的是愿意把小事情做細做透的執行者,而我們面對的現實是: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所謂執行力,就是完成目標任務,貫徹規章制度的實際程度。書中開宗明義指出執行不力的種種表現:拖拉、死板、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制造問題、互相推諉、處罰因人而異、多頭指揮、政策形式主義、執行中變形走樣、細節缺位。盡管,執行不力者總能找出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解,但在作者看起來,那些不過是借口,因為執行力不講如果,只講結果。
造成執行不力原因,被歸納為5大根源:以為“講過了”就行,總是說“我不會”;遇到難題“沒辦法”;面對目標說“不可能”;凡事都要找借口。可是,講過了不等于做過了,做過了不等于做到了,做到了也不等于做好了。管理就是千萬遍精細化的執行,最有效的辦法是“盯”,盯是跟進、盯是確認、盯是監控、盯是職責,盯是過程控制,盯是結果把握,盯更是一種職業精神。
執行力是一個矢量,既有執行能力大小問題,也有執行方向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解決執行的方向問題,應該做好目標管理,對執行項目進行設立、分解、跟進和糾偏;解決執行能力大小問題,重點要建立激勵機制,發揮員工既有能力,又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以提升未來能力,同時加強員工間的溝通、協作與協調,避免出現執行的真空地帶。
執行首先要從理念開始,樹立全員“堅決執行,馬上行動”的意識,把事情做對,更要把事情做好,用優秀的習慣延續執行力,真正做到管理不走神,工作不走樣。在此基礎上,用機制規范執行,抓住利益是執行的原動力,文化激勵是執行的持續力這兩個著力點,做好制度設計和文化提升,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執行力,建立教育訓練機制提升工作能力,建立監督檢查機制,規范執行細節。
企業的執行力是一個組織的執行力,是一個整體的執行力,需要高、中、基層各司其職,通力配合,所以說高效執行要靠團隊。基層員工是具體執行者,應該有服從力、行動力、協作力和溝通力,服從力擺在第一位。服從是執行的前提,計劃是執行的開端,行動是執行的最終落腳點。中層是執行的關鍵,須自動自發地創造性地執行,了解組織的目標和上司的真實意圖,帶著方案去執行,針對具體事件,采取具體措施。高層也有執行的職責,在管理上,要沉下去做細做透基礎管理,升上來用心建設企業文化,讓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用文化解決企業的長遠發展問題。如此,就形成了有具體措施的執行力,有行動方案的執行力,有制度流程配套的執行力,有標準復制成功的執行力。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執行團隊?本書提出了三步:一是制訂合適的企業戰略;二是規劃周密的執行路徑;三是培育優秀的執行人才。找準企業戰略定位,為執行提供可靠前提;將實施戰略規劃的條件、路線、可能遇到的困難及應對困難的預備方案措施具體化,明確職能職責劃分,完善基礎管理,規劃執行路徑,實現人員與戰略、運營的互動;取長補短,人盡其才,公平選才,留住優秀執行人才。這樣,高層戰略決策準,中層執行不動搖,基層落實不走樣,企業才會有持久的執行力和競爭力。
企業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歸納成三句話: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把正確的事做正確。做正確的事叫做決策;正確的做事叫做執行;把正確的事做正確叫做業績。只要企業里的每個人都將每一個環節的工作落到實處,將每一件任務都不折不扣地完成,高效地執行,我們的團隊必定是執行力強的優秀團隊,我們的企業也一定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