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日,曹銀吉 (吉林省延邊第二人民醫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某女,6歲,右膝部腫脹2周為主訴入院。病例特點:自幼健康,無外傷史,父母均健康,否認關節疾病。入院2周前無明顯誘因下右膝部腫脹,不伴疼痛,發熱,行走自如。查體:右膝明顯腫脹,髕上囊為著,并有壓痛,右下肢感覺如常,膝關節活動度正常,浮髕試驗(+),側方應力試驗(-),抽屜試驗(-),麥氏征(+),過伸過屈試驗(+)。MRI:右膝內側半月板損傷改變,關節積液。血常規:WBC 6.68×109/L,NE 55.24%;ALP 242 U/L;CRP1.7 μg/L,ESR30mm/h;關節液常規:淡黃色渾濁黏稠液,WBC 0.6×109/L,NE 50%,LE50%;關節液生化:總蛋白 47 g/L,ALB17 g/L,LDH 402 U/L,GLu 5 mmol/L。在靜脈麻醉下行關節鏡檢術,關節液抽出后顏色為淡黃綠色,鏡下見關節腔滿視野淡黃色小米粒樣物,成團塊狀,擠出后所見,附著于滑膜,滑膜充血水腫,半月板、ACL、PCL尚好。給予關節清理,滑膜成形術。病理結果為絨毛結節狀滑膜炎。術后第2天拔出引流管后出院。術后10 d、1個月來院復診時膝關節輕度腫脹,但不伴疼痛,半年后來院復診,膝關節無疼痛,無明顯腫脹,膝關節活動度正常。見圖1。

圖1 為關節腔內取出的實物

圖2 、圖3為關節鏡所見
絨毛結節狀滑膜炎目前以PVS(色素沉著絨毛結節狀滑膜炎)居多,一般發病年齡為20~50歲,炎性反應和良性腫瘤之間的疾病,單一關節受累,膝關節為最多(約占80%),病程較長。偶有小兒發病,但多累積多個關節,有家族史及先天異常。臨床上多為局部不適,膝關節彌漫性腫脹,疼痛,交鎖,侵蝕關節軟骨,血沉及血象均正常,關節穿刺液大多血性或咖啡色液體[1]。該病例為6歲兒童,單側膝關節受累,膝部不適,但不伴疼痛及跛行,病程短,ESR 30mm/h,關節液呈黃綠色,滑膜充血水腫,不伴色素沉著。病理非PVS。臨床上PVS本身少見,不伴色素沉著的病例在我院尚屬首例。治療上關節鏡手術為最佳方案。
[1] 黃東生,陳志學,杜恒琛,等.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狀滑膜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6(1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