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文 (江蘇省泰州市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科,江蘇 泰州 225300)
苯丙酮尿癥(PKU)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謝途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并從尿中大量排出,臨床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驚厥發作和色素減少。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PKU是3 000多種遺傳代謝病中極少數可防可控的疾病之一,若能早期發現,限制患兒phe的攝入量,可減少智力和體格發育落后的發生,達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的。為此PKU的篩查已成為新生兒疾病篩查的主要病癥之一。筆者現將2004年~2011年篩查248 672例結果分析如下。
1.1 對象:2004年~2011年在泰州市住院分娩的新生兒248 672例。
1.2 標本采集:采集新生兒出生72小時,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取3滴足跟血滴在濾紙片上,直徑≥8 mm,室溫下自然晾干,放入塑料袋內,置4℃冰箱保存,各醫院在1周內將血片送到泰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進行PKU篩查。
1.3 試驗方法: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正常血phe濃度<120 μmol/L為可疑陽性,可疑陽性者復查原血片,若仍大于該值,則召回患兒復采濾紙血斑,若phe>120 μmol/L,則確診為HPA,所有HPA者均應進行尿蝶呤譜分析、血二氫蝶啶還原酶(DHPR)活性測定,以鑒別苯丙氨酸羥化酶(PAH)缺乏癥和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癥。四氫生物蝶呤負荷試驗可協助診斷。HPA排除BH4缺乏癥后,phe濃度≥360 μmol/L為經典型 PKU,血 phe<360 μmol/L 為輕度 HPA。
1.4 治療和隨診:對確診的PKU患兒召回予以建卡,建立健康檔案,根據病因不同分別給予低phe喂養和BH4,5羥色胺、左旋多巴等藥物治療,定期查血phe,控制血phe濃度,患兒均定期進行體格發育檢查,對未按時檢查的患兒我們都及時電話通知提醒,對路途較遠和交通不方便的,我們指導家長在當地醫院采取血片寄到我篩查中心檢驗,1歲、3歲、6歲時,采用Gesell發育量表評估患兒智能發育情況。
2.1 新生兒PKU篩查率:2004年全市新生兒疾病篩查數為23 008例,篩查率為69.28%。2011年篩查數為38 568例,篩查率為94.35%。見表1(因2012年未結束,故未統計在內,但2012年查出惡性PKU 1例,不能忽視,因而在后文予以單獨討論)。
2.2 HPA患兒患病率:2004年 ~2011年共篩查新生兒268 472例,通過新生兒疾病篩查檢出HPA 9例,全市患病率為1/27 630。見表2。

表1 2004年~2011年泰州市PKU篩查數及篩查率
2.3 治療情況:HPA患兒使用低苯丙氨酸專用奶及特殊食物干預,治療最早時間為23 d,最晚為134 d,經嚴格飲食控制治療后,9例中的8例均生長發育良好,智力達到同齡正常孩子水平,只有1例因飲食控制不好,智力受到影響,總IQ為52分(該患兒是在上海確診并治療1年后才轉入我所管理)。還有2012年篩查出的1例患兒是惡性phe,雖已用藥治療,但估計預后差。

表2 2004年~2011年泰州市PKU患病率
泰州市新生兒 phe疾病篩查率逐年提高,從2004年69.28%逐漸上升到2011年的94.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PKU的患病率與全國水平比較,我國2009年PKU患病率1/13 699。而我市患病率為1/27 630,遠低于全國水平,全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疾病的發病率存在較大差異。通常認為PKU的發病率大約在1/12 000,各國PKU的發病率不盡相同,美國、加拿大、法國平均為1/15 000,中歐多國為1/11 000,日本較低,約為 1/78 000[1-3]。
早發現、早治療取得明顯效果。在我所治療的9例患兒,最早治療時間為23 d,最晚為134 d,平均57 d,治療時間較早,9例患兒中的8例治療效果好,智商均達到正常水平,只有1例治療時間較晚,而且飲食控制不好,造成智力低下。
3.1 強化管理,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質量:對下級各醫院新篩人員定期培訓,對送檢的血片嚴格檢查,不合格的及時退回重檢,篩查中心采取嚴格的室內質控,并按規定參加衛生部、省篩查中心的室間質評,從而保證新生兒PKU篩查的質量。
3.2 飲食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的措施:治療苯丙酮尿癥所需的低苯丙氨酸飲食或無苯丙氨酸特殊食品是治療苯丙酮尿癥的唯一手段,且現在要求飲食治療至少要堅持到青春期。由于低苯丙氨酸飲食味道特殊,孩子難以接受,家長心疼孩子,不了解特殊飲食治療的重要性,給予患兒正常飲食后,對小兒的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因此,要對家長進行科學知識教育,指導飲食喂養的方法和一些特殊飲食的制作,盡量讓食品適合孩子的口味。另外,此類食品價格昂貴,特別是農村家庭經濟上無法承受,不得不中斷治療,家長眼看著孩子得不到治療而智力受損卻無能為力。目前,我國已開始有申請免費特殊奶粉的政策,對一些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提供幫助,減少負擔[4]。還有本院今年查出的1例惡性PKU患兒亦面臨著巨大的問題,藥品價格極其昂貴,而且國內還很難買到,患兒家長輾轉從香港買到少量藥品[5],其經濟也難以為繼,只能盡自己的力量來治療孩子的疾病。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只能寄希望于未來科學的發展也許會逐漸解決這個問題。
[1]劉湘云,林傳家.兒童保健學[J].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99.
[2]張 磊,徐曉恒,張思瑾.苯丙酮尿癥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9):786.
[3]周蘭霞,趙 麗,杜曉云.甘肅省6萬例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篩查和治療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1):76.
[4]顧學范.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2-106.
[5]徐艷華,秦玉峰,趙正炎.中國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與苯丙酮尿癥篩查22年回顧[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