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曉真 / 文
6月28日,由工信部科技司和規劃司聯合主辦,上海市經信委、中國質量協會承辦,上海市質量協會協辦的“2013年第四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活動”在上海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A3會議中心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規劃司相關領導、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劉卓慧等出席活動并講話。
工信部科技司調研員李進忠在講話中說,2012年開始的以“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質量標桿”活動,得到了地方、行業、企業的積極響應,去年一年累計舉辦了80多期,吸引了全國3100多家企業參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工信部繼續把質量標桿活動作為2013年工業質量品牌引領提升的重要內容,在全國范圍開展。今年2月下發了《關于開展2013年質量標桿活動的通知》,要繼續以推廣質量工程技術應用為重點,樹立一批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質量標桿。根據活動安排,今年將在上海等10個省市組織舉辦17個國家信息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活動。這個活動以信息工業化示范基地的企業為主,推廣質量標桿企業的經驗,促進示范基地企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我國工業轉型的步伐。
他指出,通過樹立“質量標桿”,總結提煉和宣傳推廣標桿企業的典型經驗,廣泛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引導廣大工業企業學習實踐“質量標桿”的成功經驗,是持續提升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質量標桿活動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增強質量、文化、實力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當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這種意識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融入到企業的血液中的時候,就到了開展標桿活動,學習實踐標桿的收獲季節。從實踐來看,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廣大企業會創造出新的經驗,成為新的標桿。同時也會在經驗案例這方面有新的信息,帶領產業的發展。可以說,質量標桿活動是一個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這也是企業持續改進提高的一個過程。質量標桿學習,學無止境,需要長期持之以恒,才能見到效果。”
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劉卓慧在會上講話。她說,我們要經濟轉型發展,經濟轉型發展不是一句空話,究竟怎么轉型?怎么轉型才能發展?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質量標桿”活動,是“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轉型發展的一項重要活動,要以質量提升為基礎,加大品牌建設的力度,提升中國品牌的附加值、影響力,推動經濟轉型和良好發展。
目前我國低端產能過剩,買方市場不樂觀,而國際品牌巨頭看中我國13億人口的消費品市場,在食品、日化等消費產品產業中進行了大量的并購活動,這些都是給我們的提示、給我們的信號,中國的經濟、中國的產業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們確實到了必須要搞品牌建設的時代,去年我國發布了《質量發展綱要》,提出了“建設質量強國”。上海作為國家經濟的領頭羊,包括蘇浙兩大省份,更應該有這個擔當。希望上海能形成更多的標桿,能有更多的姚明式的標桿企業,讓大家知道這個品牌能給我們帶來的附加值是多少。這樣,我們的品牌建設,我們的標桿活動給國家經濟帶來的促進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本次交流活動的企業代表主要來自上海、浙江兩個省市。會上,新晉“全國質量標桿”的3家上海企業——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以及去年獲得“全國質量標桿”的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向與會的100多位代表傳授了運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取得成果的經驗。
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介紹的是“技術風險分析在產品工程應用的實踐經驗”。承擔了交會對接任務中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神舟八號飛船兩個電源分系統,以及神舟十號飛船電源分系統研制任務的該所,針對航天產品高可靠、高質量、小子樣研制的特點,提出了以航天產品快速成熟為核心的航天產品工程技術體系,對電源分系統的所有產品,在11個方面開展了詳細的技術風險分析與控制,并根據產品成熟度,抓風險、管控重點和難點,實施逐級遞進的宇航型號技術分析管理方法。目前該所已經總結出14種基本方法,可在不同的成熟度階段有側重地選用。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交流了“基于用戶滿意的自主品牌供應商管理的實踐經驗”。該經驗吸納了汽車行業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并根據上汽乘用車公司的特殊要求加以補充和優化,突出了上汽自主品牌的自主研發核心,充分體現了“質量是自主品牌的生命,用戶滿意是自主品牌的靈魂”核心文化。貫徹零部件供應商需要打造“穩固的過程”的大質量概念,提升供應商質量的前期策劃能力及質量預防能力,不斷滿足并支撐自主品牌中高端的市場定位及顧客日益增加的品牌溢階期望。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也稱“八O五所”,是一家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稱號的單位。該所經過十年摸索總結、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可靠性工程工作方法。在會上,該所從4個方面,介紹了“以環境與可靠性專業研究室為核心點,以型號任務為縱向條線,以可靠性專業建設為橫線條線”的高效嚴密的可靠性組織機構;“以可靠性規范體系、可靠性工作實施模板、可靠性工作實施流程‘三個方面研究’和一套軟件平臺系統的建設”為內容的“三位一體”的全面規范的可靠性工作體系;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的收集、分析、反饋、應用的信息流平臺,保障了系統實行實時的可靠性信息管理;以及通過分析薄弱環節、改進設計、實驗驗證,使型號固有可靠性得到不斷增長的持續完備的可靠性改進機制。

在可靠性方面享有盛譽的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由總經理馬寶發親自上臺介紹經驗。他說,上海日用-友捷生產的是汽車發動機上的高可靠性風扇。我們的要求是,車子報廢了,風扇照樣能工作。為此,該企業根據系統或產品的不同特點、在不同的研制生產階段,與其他系統工程要素相協調,制定可靠性管理計劃進行“優生優育”,涵蓋從產品設計開始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其中的關鍵,是根據產品的故障情況,找出其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攻關,改進產品的設計、工藝和制造,進一步提高產品可靠性水平。該企業曾經對一款風扇產品進行了“四年五次改進”,不斷提升產品的可靠性,使可靠性各類指標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在市場上拿到的訂單越來越多,從而打響了中國車用風扇的品牌。如今,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每天要為16000輛汽車配套風扇,包括寶馬等高檔系列轎車。“產品的可靠性是競爭力的基礎,技術創新則是可靠性堅強的后盾。”馬寶發如此總結。
“質量標桿”活動在上海已經熱起來了。本次交流會透露,上海企業獲得“全國質量標桿”的企業已經增至9家。在首批公布的2012年度50家“全國質量標桿”企業中,上海占了6家,分別是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實踐經驗、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實施可靠性管理的實踐經驗、上海迪愛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實施軟件過程改進(CMMI)的實踐經驗、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設計開發內建質量管理的實踐經驗、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基于市場評價的全面質量管理實踐經驗、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實施3N4M5S現場管理方法的實踐經驗。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了2013年度26家“全國質量標桿”企業名單,其中包括3家上海企業,他們即是本次會議上臺交流的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和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后兩家是去年的“上海市質量標桿”。
據了解,自2012年工信部發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質量標桿”活動以來,上海市經信委在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發出“關于開展質量標桿活動的通知”。2012年9月26日,第七期“全國質量標桿”學習實踐活動在滬舉行,助推了上海企業學習、實踐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熱潮。2012年11月6日,工博會質量創新論壇發布了8家“上海質量標桿”的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經驗,300多家企業參加,進一步助推了上海企業學習質量標桿的熱潮。目前,上海的質量標桿活動確立了以卓越績效模式、六西格瑪管理(6σ)、精益生產、可靠性管理、質量總體解決方案(TSQ)、軟件過程改進(CMM)、統計過程控制(SPC)、現場管理(5S)、質量管理小組(QC)、信得過班組、顧客滿意管理(CSM)和品牌管理與培育等12種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質量管理活動對象。上海市質量協會已經被上海市經信委確定為“為申報企業提供培訓服務,受理推薦材料并開展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活動”的社會組織。
本次“2013年第四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活動”中安排了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潘爾順教授為與會者講授“可靠性管理”。他強調了可靠性工作的重要性,重點講解了根本性的“可靠性工作大綱”,以及最重要的FRACAS概念,即故障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系統。
這次活動的最后一個內容,是到全國質量標桿企業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進行實地參觀、交流、學習。代表們對上海日用-友捷汽車電氣有限公司從硬件到軟件實施的可靠性管理有了切身的感受。
據悉,今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將繼續推出上海市質量標桿經驗,讓更多的企業學習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經驗,提升素質促進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