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隴縣涉農金融機構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以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改善。2010以來,為了方便廣大農民辦理新農保業務,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農村支付環境,使現代化支付工具在農村普及,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三農的力度,隴縣農業銀行積極與隴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公室勾通協商,針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面廣但資金量少,服務對象分散的特點,依托基層鄉鎮電信所營業網點為支付通營業辦公場所,通過惠農卡在支付通(轉賬電話)上進行轉賬支付,以方便支付結算手段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最大限度落足農民繳納和領取養老金的需要。
通過這項業務的開展,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三農”的工作力度,實現社保資金管理“零距離”、資金結算“零在途”等目標,有效緩解了農村、農民支付結算服務難的現狀。
截止2012年6月底,隴縣農行在轄區12個鄉鎮共發放惠農卡35650張,共布入支付通205臺,其中基層各鄉鎮包括行政村布放105臺,累計為29850人計收繳新農保1056萬元,發放人數10526人,累計轉入惠農卡養老金321萬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資金存取“零在途”。農民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村就可以領到養老金,有效解決了農民就近小額取現的難題。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強領導為。涉農金融機構成立了轄內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檢查工作。并積極向縣政府匯報,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爭取政府的支持。
二是深入調研。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實施方案制定前,對轄內農村地區支付結算工作總體情況進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人行隴縣支行以隴政辦發(2011)52號文印發了《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進。
三是統籌規劃。一是在突出重點,兼顧均衡發展的同時。加強對轄內農村地區支付結算服務的全面指導;二是突出特色,實行分類指導。結合轄內支付結算工作現狀、特點,圍繞服務主體、夯實服務基礎、樹立服務特色、提升服務意識等方面制定具體措施。
四是長效宣傳。為預防和打擊銀行卡犯罪行為,針對銀行卡案件頻繁發生的情況和基層營業網點銀行卡宣傳的簿弱環節,組織全轄金融機構就如何防范銀行卡犯罪和加大銀行卡的宣傳共同出謀劃策。由隴縣金融涉農金融機構牽頭設計,委托隴縣郵政局利用郵政發行明信片的優勢,制作了5000余份以“打擊銀行卡犯罪,維護銀行卡信譽”為主題的宣傳明信片,小小卡片宣傳內容豐富,除印制了農業銀行的惠農卡、信用聯社的富秦卡、和郵政銀行的郵政綠卡等圖案外,還簡要的附有銀行卡的種類、銀行卡申領、銀行卡的使用、銀行卡的計息和收費、銀行卡掛失、銀行卡聯網通用、銀行卡安全用卡知識等。該宣傳卡片最大的特點是在宣傳過程中凡有機會拿到宣傳卡片的人,寄回副券就有機會參與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體驗購物街”觀眾選撥活動,并有機會到北京參加《購物街》電視節目,這一創意不但豐富了小小卡片的內容,最主要是增強了明信卡片的宣傳效果。
五是監督檢查。一是按月對各銀行改善農村支付服務務環境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對照實施步驟檢驗工作開展情況;二是對非現金結算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特別是通過對涉農銀行機構開展農村支付業的檢查,促進農村支付結算業務規范發展,進一步提升業務量;三是對宣傳情況進行現場檢查,查看銀行網點宣傳資料張貼、擺放是否顯著,是否配備信用社主任負責受理業務咨詢等情況;四是對業務人員了解支付結算新業務、新功能、新規定等情況進行測試。對檢查發現的不足及時進行指導,確保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