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利率逐步平穩之后,央行開始實質性的“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布局。7月1日,央行宣布,近日已對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但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專款專用,資金用于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投放。
涉農貸款獲專項資金交持
再貼現是央行提供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促進信貸結構調整的貨幣政策工具。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己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
央行昨天表示,對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投放。這僅僅是個開始,央行昨天表態,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央行還將提供流動性支持,對小微企業、涉農行業等融資需求較大的地區適當增加再貼現額度。
上周央行已經向部分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在上周末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工行、建行、農行三家大型商業銀行高管均表示,近期己向市場拆出資金。6月中旬以來的銀行業資金緊張如今逐漸進入尾聲,代表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程度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己連續回調。7月1日公布的隔夜拆借利率再度下跌48個基點,降至4.456%的“正常略偏高”區間,顯示銀行間市場流動性逐步回穩。
央行將監測考核資金投向
此次央行宣布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除有助增加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外,更主要目的是引導資金進入正確“軌道”,支持實體經濟。因此在資金安排上,央行有明確規定用于小微和三農。
央行規定,對涉農票據,小微企業簽發、收受的票據和中小金融機構承兌、持有的票據優先辦理再貼現,辦理再貼現票據的票面金額原則上應在500萬元以下。
同時,央行要求各分支行對再貼現票據的類型、行業、企業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定期檢查、總結再貼現業務的使用情況、業務效果和風險防控,確保再貼現用于支農支小。央行也將加強對再貼現投向的監測考核。
一位銀行人士表示,從技術層面上講,央行要完全控制資金進入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有點難度,銀行可以拿著存量中小企業客戶票據到央行“要錢”。但此次流動性緊張之后,各家銀行都在忙著盤活資金調整業務結構。而從銀行自身盈利的角度講,小微企業收益更高,也正是銀行要逐步轉型的方向之一。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央行己累計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165億元。截至目前,全國再貼現額度為1620億元,再貼現總量中,小微企業票據占比為45%、涉農票據占比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