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妍
摘要:地方政府創新是我國重要的政治現象也是理論界關注的重點。政府創新旨在改變政府運行模式和組織設計,以尋求更高效率和更高層次的服務質量。我國自2008年進行大部制改革后,到2013年已歷經了5個年頭,改革效果如何,出現了何種問題,應該如何應對,都是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政府作為衡量尺度,分析地方公共組織的成效和困境,試圖尋找更加優化的路徑。
關鍵詞:地方政府創新;公共組織;變革
2007年,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以中央部門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大部制”改革,此后,各地方政府掀起了新一輪的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熱潮。縱觀五年來的發展,盡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卻難免陷入先精簡后膨脹的怪圈,這一方面是因為地方政府遵循從上至下的“桶式結構”,機構設置單一,職能呆滯;另一方面是中央與地方關系缺乏整體規劃和科學論證,沒有長遠目標等。這就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將組織變革與組織創新納入規劃,在改革中扮演好領頭雁和掌舵手的角色。
一、地方政府創新概念
創新,被認為是生產手段的重組。在經濟領域,它被認為是引入新的產品,引進先進手段,打開新市場,建立新的供應渠道和新組織等。
地方政府創新,學者定義為:“探索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和新現實的挑戰”。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治理理論,希望改變傳統的以行政為主導的、單向度的自上而下的權力運作模式,由傳統的金字塔狀改為扁平狀組織,并創造企業、社會、政府多元治理主體和責任共擔的管理機制。
二、政府創新與地方組織變革
任何組織的發展與維持都少不了自身與外界的溝通,它必須依靠外界的信息和資源生存,同時為外界輸出決策和服務以維持平衡。早在2003年出臺的《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就強調地方組織變革的重要性,鼓勵地方組織拓寬自身改革渠道,走有地方特色的創新之路,這無疑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使改革更加符合各地的實際和富有成效。
三、地方組織變革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1.地方公共組織變革的動力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地方政府面臨更為復雜的從政環境和更加艱巨的任務,以往自上而下,職能重復的地方組織設計難以為繼。微博、手機等新型媒體的介入,也給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科技難題。這些都督促著地方組織進行從量到質的變革。
2.公共組織變革的阻力及應對措施
(1)組織慣性———路徑依賴。在整個
公共事務領域,政府主導的公共組織是公共服務的唯一提供者,常年缺乏社會監督和廣泛的市場競爭。公共組織的從業人員多從專業角度提拔,所涉行業單一,容易養成驕縱、呆板和墨守陳規的性格,這使得公共組織的本質變為行業、知識甚至權力的壟斷者。打破以往慣性思維,以新觀念、新思想統領政府創新成為地方組織變革的唯一出路。
(2)利益分配阻力。政府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員,其組織變革和利益分配都將影響整個社會發展,觸及切身者的利益。權力、資源和改革空間的再次調試,會改變既有的利益格局,令各方利益對比發生急劇變化,使各方對改革持有懷疑和觀望態度,如果實際效益過多小于預期收益,將會使人喪失改革的信心和動力。這要求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中扮演好利益分配者和協調者角色,從做好蛋糕到分好蛋糕轉變。
(3)成本效益計算的壓力。任何改革
都是要承擔成本的,地方組織改革也不例外。盡管組織變革將會使得組織更加精簡有效,從業人員更加職業化和專業化,但在走向最終目的的過程中,卻要承擔因精簡機構和流程變革所付出的成本,組織變革所需的時間成本、所得損失、效益成本,都是組織變革中需要精心測量和平衡的難題。
(4)傳統思想繼承和新觀念的挑戰。
作為熟人社會的公共組織,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環境,都充斥著從點出發,直至波浪的熟人關系,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網狀結構中的一員,依靠著臍帶般的子系統存活。這樣的環境不利于新事物的推廣和研發,舊思想在很長時間內統治著人們的頭腦,新觀念、新方法往往會遭到更大的阻力而難于推廣和實施。
3.地方組織變革未來發展
十八大召開后,創新基層體制創新成為了熱點,以基層為主體的改革必將助推地方組織,尤其是地方組織的深層面發展和變革。街道,社區等自治組織的地位將更加突出,政務微博、網絡發布將代替以往的行政指令發布方式,行政效率將大幅度提高,服務質量也有大幅提升。
大部制改革作為組織變革的一種實踐,在地方政府創新實踐中,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大部制改革將打破地方改革的僵局,在未來的地方政府實踐中,大部制改革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溫家寶總理在工作會議上時常強調,改革需要繼續深入,而不是停滯不前和倒退。這為我國改革發展和地方創新奠定了基礎和方向。未來繼續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才能保護改革的成果和改革的穩步前進。大部制改革在地方政府的實踐中,也會日益積累經驗,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2]貝利.地方政府經濟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
[3]傅大友.行政改革與制度創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4.
[4]張國慶.行政管理中的組織、人事與決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5](美)托馬斯·卡明斯,克里斯托弗·沃利.組織發展與變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6]蔡驚雷.公共組織變革的戰略管理分析[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3(11).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