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遞通 陳 玉 鄧鵬飛 (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老年腦梗死在臨床上腦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見,同時也是腦神經科的多見多發病,其臨床主要并發表現為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表現出記憶、計算、方向以及語言等能力衰退或缺失〔1〕。此病最大表現之一為絕大多數存活患者出現神經功能缺損,遺留記憶或智能障礙,同時增加了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2〕。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成為老年腦梗死患者最常見臨床表現之一〔1〕,其嚴重影響預后,使患者適應社會能力受影響,且全面康復也大打折扣,同時大大提高了演變為血管性癡呆的概率。目前,行業內對腦血管病記憶與智能障礙的預防與治療已成為一線工作者的焦點。本文觀察給予常規脫水、營養神經、活血化瘀及臨床相應對癥治療加用奧拉西坦靜脈滴注治療輕中型腦梗死患者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100例輕中型腦梗死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50~81歲,平均年齡67.5歲,合并高血壓12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23例。多數患者的臨床表現為頭暈、語言不暢、單側肢體麻木以及無力,體征多出現單側肢體癱瘓或者輕度偏癱。34例運動障礙型,感覺-運動障礙28例,單純感覺障礙19例,共濟失調性輕偏癱12例,9例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血糖以及血壓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入選標準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患者年齡在50~81歲,性別不限;經CT或MRI診斷為非重型腦梗死,Hanchinski缺血>7分;發病時間<3 d。排除標準〔3〕:不能口服試驗藥物;對試驗藥物產生過敏反應;出現大面積腦梗死;合并有肝及腎嚴重原發性疾病;肝腎功能均超正常值;患有造血系統的嚴重原發性疾病;3個月之內參加過其他的藥物實驗;正在使用其他有關腦保護劑;患有精神病、癡呆以及酒精依賴的患者;對鎮靜劑形成藥物依賴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脫水、營養神經、活血化瘀及臨床出現的相應對癥治療,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5%葡萄糖250 ml+血塞通注射液(500 mg),1次/d,同時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而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奧拉西坦注射液(4 g)(廣東世信藥業有限公司),1次/d,療程為21 d。在治療開始前與治療21 d后,對兩組患者的記憶與智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行為能力分別用簡易智能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數(BI)進行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記憶與智能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MMSE量表分數以及BI分值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21 d的MMSE量表分數以及BI分值均明顯優于治療開始前,治療組治療后21 d的MMSE量表分數以及BI分值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后21 d的分值(P<0.05)。見表2。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一般臨床資料比較(±s)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一般臨床資料比較(±s)
組別 n 年齡(歲)性別(男/女) 病程(d) BI(分) MMSE(分)治療組 50 65.4±8.5 28/23 54.7 ±31.1 71.5±12.5 14.9±4.5對照組 50 68.3±7.7 26/23 52.1±29.8 70.5±11.8 13.7±5.5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MMSE量表分數及BI分值治療前后比較(±s,n=50)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MMSE量表分數及BI分值治療前后比較(±s,n=5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治療前比較:2)P<0.05,下表同
組別 MMSE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后BI治療前治療組 21.46±1.65 30.21±1.781)2)86.98±3.21100.21±4.091)2)對照組 22.09±1.43 25.58±1.21 86.45±2.98 88.34±2.32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21 d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n)
血管性認知障礙主要由常見神經內科疾病如高血壓、腦梗死、腦供血不足等腦部血管性疾病導致,其發展過程從較輕微認知障礙逐漸發展到癡呆等綜合征。臨床上,輕中型腦梗死患者恢復期認知障礙較為常見,發病率較高。有觀察顯示腦梗死后3個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無腦梗死患者的認知障礙更嚴重,主要表現為注意力和全面認知減退嚴重,此癥狀常見于老年患者〔3〕。因此,老年患者腦梗死后的治療方法的探索尤其重要。
奧拉西坦(歐蘭同)為當前的一種新型腦代謝改善藥物,本文臨床應用主要為滅菌水注射劑,其具有極易透過患者血-腦脊液屏障的特點,容易到達靶部位,發揮療效較快。研究表明〔4〕奧拉西坦作為環GABA衍生物,可以透過血腦屏障,激活腺苷酸激酶,促進磷酯酰膽堿合成,從而提高大腦皮質以及海馬部位對乙酰膽堿的轉運速率,促進腦代謝,激活中樞神經系統,從而改善腦梗死記憶與智能障礙患者的認知以及行為,是預防繼發性腦損傷的有效手段。另有文獻報道〔5〕奧拉西坦利于患者缺氧后腦電圖的恢復,通過激活腺苷酸激酶促進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以及能量的儲存,提高三磷酸腺苷的轉化以及葡萄糖代謝率,從而促進蛋白質、磷脂以及核糖核酸的合成。同時奧拉西坦可以通過促離子和促代謝作用影響人腦的長時程增強和記憶,從而改善記憶和學習功能,發揮激活、保護和修復腦細胞的作用。臨床觀察顯示,其可明顯提高患者腦梗死部位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改善預后〔6,7〕。本文提示采用奧拉西坦治療輕中型腦梗死患者的記憶以及智能障礙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得到了改善,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1 孫 潔.奧拉西坦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09;12(1):102-4.
2 李 鳴.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09;9(34):90-1.
3 寧 彤,梁建軍.奧拉西坦膠囊治療癡呆臨床試驗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8(16):3-5.
4 龍 威,陸 剛,丁春梅,等.依達拉奉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4):364-5.
5 華金寶.奧拉西坦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大腦認知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8(14):1200-2.
6 任 俊,張 鵬.奧拉西坦治療輕中型腦梗死患者記憶與智能障礙〔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5):535-6.
7 劉宏雁,謝湘林,鄒洪斌,等.鹽酸多奈哌齊對多發性腦梗死性癡呆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