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山東省胸科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3)
隨著科學的進步及人們醫療觀念的轉變,人們已經不再單單滿足于對疾病的治療及控制,而是更關注生存個體生存質量情況。個體生存質量調查及評估量表,可以從患者個體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及周圍環境這四大領域對其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比較個體的總體生存質量〔1〕。肺結核作為一類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的慢性疾病,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及研究的熱點〔2〕。本文主要分析目前老年肺結核患者的總體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結核病人為研究對象,定為結核組。其中男42例,女18例;初診者32例,復治者28例;有36例為門診收治患者,24例為住院病人;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6歲。同時選取60例健康老人作為對照組。結核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及受教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評價方法 選用中山大學研制的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QOL-BREF)對結核組及對照組成員進行評測。此量表為國際通用的評測量表,共分為26個基本條目,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及環境4個大的領域范圍。量表中每個條目都分5個等級評分,4個領域分數采用百分制評分,分數越高,生存質量水平越高〔3〕。此問卷由醫生協助患者及對照組成員共同完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老年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痰菌陽性及陰性組對比上在上述影響老年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的心理、生理及社會關系三個領域得分都有明顯差異(P<0.05)。在社會關系領域中男女性別差異及是否住院對比也有明顯差異(P<0.05)。在生理領域評分對比中生活是否規律及是否同患其他疾病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老年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1 老年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兩組間對比:1)P<0.05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關系 環境領域細菌培養結果 菌陽 35 51.62±13.251) 52.67±12.351) 57.69±13.321)因素 n 8±14.02 50.12±13.34菌陰 28 60.32±12.85 61.78±12.56 63.25±14.23 54.23±13.03性別 男 42 57.32±14.21 59.45±12.38 59.21±12.451) 52.32±12.09女 18 55.23±15.62 55.24±13.26 65.36±16.21 52.14±16.24是否同患他病 是 37 58.36±14.231) 59.12±14.15 60.65±13.54 51.58±12.59否 23 51.48±18.21 55.06±14.21 62.58±16.23 53.52±14.28是否住院 是 24 59.26±13.25 61.07±14.12 65.38±15.211) 54.89±14.21否 36 55.82±16.26 56.58±14.21 59.36±14.69 50.23±12.45生活是否規律 是 25 59.72±15.021) 59.82±13.25 62.31±15.21 53.34±12.59否 35 50.68±16.23 54.75±13.56 59.26±13.25 49.5
2.2 患者生存質量比對結果 見表2。老年結核組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均不如對照組高(P<0.05),生存質量不如對照組,而環境領域兩組無差異(P>0.05)。
2.3 其他對比 其他因素比較中,老年結核組與對照組分組間在年齡、性別、居住環境上基本相同,對比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對老年結核組影響因素分析中,這些患者在年齡、體重、文化程度及疾病類型、病程還有住所的居住環境等方面比較,生存質量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
表2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n=60)

表2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n=6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關系領域 環境領域對照組 66.54±11.32 65.23±14.21 67.34±12.43 54.45±12.16結核組 55.43±10.221) 54.22±12.211) 60.12±13.341)52.12±11.35
3.1 消除社會歧視,提高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 肺結核作為一種特殊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給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影響。老年患者本身并發有其他疾病,特別是很多人有腦血管疾病,這些又加重了疾病的危害。同時肺結核還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社會上很多人對肺結核病人都是敬而遠之的〔4〕。這些會使結核病人心理上有自卑感。特別是老年人本身心理就比較脆弱,加上疾病的影響,這種自卑感就更加明顯。他們不愿多與人交流,這些使老年肺結核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會關系都受到相應影響,使其生存質量明顯低于健康人群。因此要提高肺結核病人的生存質量,社會歧視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5〕。
3.2 消除疾病病因,提高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 在對老年肺結核組影響生存質量的單因素分析中發現痰菌陽性患者與痰菌陰性患者對比在心理、生理及社會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得分均較低,且住院組比非住院組得分低,表明影響老年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因素還是疾病本身〔6〕。要提高這些患者的生存質量,醫務人員必須攻克疾病治療的難關,早期治愈疾病。只有將疾病消除,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讓其享受高質量的生活,享受幸福的晚年。
1 梁國添,郝元濤.肺結核病患者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的反應度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1;(1):49-51.
2 王道國,余輝山.155例老年肺結核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2):168.
3 鄢秀英,康立美,趙亞文.對住院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華西醫學,2009;(9):215-6.
4 曹冬鳳.耐多藥結核病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5):87-8.
5 李桂仙.老年肺結核病人化療的觀察及護理〔J〕.中外醫療,2009;(30):154-5.
6 王秀華,李 崢,梁 濤.復治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8;(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