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富 張小玲 (衢州口腔醫院口腔科,浙江 衢州 324000)
牙列缺失的主要臨床特點是各種原因導致的上頜或(和)下頜牙列全部缺失,為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見于老年人,65~74歲人群中發病率在10.51%。牙列缺失常見的病因包括齲壞和牙周炎〔1〕,會對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如牙齒原有的咀嚼、美觀、輔助發音、生理刺激等,應當盡早修復〔2〕。人工種植牙義齒修復是指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3〕。采用這種方法對牙列缺失進行修復可以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因而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4〕。本文旨在探討人工種植牙在義齒修復中的臨床應用以及臨床效果。
1.1 資料 入選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進行人工種植牙義齒修復患者57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齡49~72〔平均(57.8±7.2)〕歲,共缺失牙83顆。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牙列缺失患者,經X線檢查以及常規口腔檢查發現患者牙列缺失部位牙槽棘條件良好,存在恰當的高度和寬度,并且骨內組織未見病變。排除標準:患者全身狀態不佳,合并其他各種內科學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液系統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影響患者的凝血功能或者組織愈合能力者;嚴重的系統性免疫性疾病;嗜酒、神經精神疾病患者;目前正處于妊娠期患者;口腔頜面局部條件不適合手術患者。57例患者牙列缺失原因:齲病殘冠、根 31例(37.3%),牙周炎19例(22.9%),外傷性脫位及冠、根骨折11例(13.3%),原種植體松動及折斷9例(10.8%),乳牙滯留7例(8.4%),錯頜畸形6例(7.3%)。人工種植牙情況見表1。

表1 人工種植牙牙位〔n(%)〕
1.2 資料收集 收集5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包括年齡、性別、牙列缺失疾病以及其他內科學疾病史。
1.3 手術方法 常規進行術前準備,完善各項檢查,主要包括:血糖、血壓、口腔X線檢查,對病變進行定位,評價患者自身情況,選擇恰當的種植體和手術方式。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手術步驟:常規鋪巾,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方法,在缺牙區進行H或T型切口,并且逐級備孔,種植窩制備,其深度≥種植體,直徑較種植體略小,用生理鹽水進行反復沖洗,保證種植體植入后位于骨緣處。植入后進行義齒修復,在植入3~6個月后采用金屬燒烤瓷冠進行修復。
1.4 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自覺癥狀,評價患者手術成功情況。
1.5 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成功例數位76例,成功率為 91.6%;其中發生失敗 7例(8.4%);失敗的主要原因為發生感染(57.1%),種植體折斷(28.6%),初期穩定性差(14.3%)。
牙列缺失是近年來口腔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多見于老年患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存在各種嚴重的退行性改變,骨質疏松等。牙列缺失會對牙齒原有的生理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如咀嚼、美觀、輔助發音、生理刺激等,也會對患者心理狀態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5〕。目前臨床上治療的主要手段是采用人工種植牙進行口腔義齒修復,盡管人工種植牙義齒修復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仍然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導致整個手術的失敗〔6〕。人工種植牙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屬、陶瓷等)制成種植體(一般類似牙根形態),經手術方法植入組織內(通常是上下頜)并獲得骨組織牢固的固位支持,通過特殊的裝置和方式連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復體〔6〕。隨著種植牙技術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熟練,因此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7〕。盡管如此,還是存在的一定的影響手術成功的因素,導致手術的失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8〕。
本研究中,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為發生感染、種植體折斷、初期穩定性差等。表明人工種植牙義齒修復手術盡管臨床療效顯著,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影響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患者牙列缺失引起的解剖學改變。牙列缺失導致患者牙槽組織發生顯著改變,可能對患者的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因而在治療前一定要嚴格掌握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適應證,避免增加手術治療的失敗率〔9〕。并且在選擇種植窩時其大小一定要與種植體相匹配,保證人工牙種植的順利完成;在手術進行過程中采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清洗以保證在植入體與骨緣之間不留間隙;在手術過程中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避免術后各種感染的發生,在本研究導致患者手術后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發生術后感染,因此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這個問題尤其需要引起醫務人員的注意〔10〕。加強對患者的管理,避免手術污染而導致感染的發生而影響手術效果。在這類患者手術過程中易發生各種并發癥,主要包括術中并發癥和術后并發癥。種植義齒修復手術過程涉及多個學科和多個領域,如解剖學、生理學等,一旦處理不當,即可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最終結果是手術失敗。對于并發癥的產生,主要以預防為主,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就應該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并發癥。
綜上所述,牙列缺失是近年來口腔科常見的疾病,人工牙種植義齒修復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人工種植牙義齒修復治療牙列缺失患者臨床效果較好,但是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因此在進行無牙頜患者進行全義齒修復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考慮,選擇恰當的人工牙,做好各項術前準備。
1 宮琦瑋,李亞男.口腔健康教育在老年全口義齒修復患者中的作用〔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0;31(12):1233-4.
2 雍立群,李辛輝.先天性牙齒缺失的臨床治療〔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18):117.
3 張 迪,張曉燕,周 聰,等.種植義齒的并發癥及其處理〔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1):3290-3.
4 郭 起,田海鎖.下牙槽神經移位術種植體植入〔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14(1):21-2.
5 蔣松波,趙中秋,于 山,等.33例種植義齒失敗經驗總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7;12(1):35.
6 盧 剛.人工種植牙176例失敗原因分析及預防〔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4):3505.
7 鄧春富,趙寶紅,張士劍.種植義齒修復中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2(11):656-9.
8 馬 威,李德華,宋應亮.術后早期種植體感染的特點及對策〔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14(2):40-1.
9 翟 軍.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分析與評價〔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16(1):87.
10 任道普,王 廣,吳海燕,等.348枚牙種植體即刻種植的臨床療效及體會〔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16(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