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東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廣通醫院,云南楚雄 651225
本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800例老年高血壓癥患者,其中男性920例,女性880例;672例患者的病程在20年以上;年齡范圍在60~87歲之間,平均(71.5±7.0)歲。經診斷,所有患者均屬于高血壓癥患者,符合高血壓癥診斷標準。
調查所有患者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身高、體重、使用降壓藥狀況、血壓控制情況和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對患者的所有資料進行總結和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患者使用降壓藥的基本情況為:纈沙坦632例,氨氯地平384例,卡托普利516例,貝那普利184例,美托洛爾緩釋片152例,培哚普利92例,硝苯地平控釋片88例,速尿20例。此外同時服用2-3種其他藥物的患者有836例。所有患者中有51%的患者收縮壓獲得良好的控制,<140 mmHg,平均收縮壓為(127.6±7.4)mmHg,舒張壓控制在<90 mmHg內的患者共1260例,提示獲得良好的舒張壓控制患者多于收縮壓控制良好的患者,獲得理想的收縮壓控制的情況大約占據總病例人數的1/2。獲得理想的舒張壓控制患者的平均舒張壓為(75.6±7.4)mmHg。患者服用降壓藥的不良反應、頭暈狀況分析見表1。

表1 患者服用降壓藥的不良反應、頭暈狀況分析[n(%)]
高血壓癥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大部分患有高血壓的患者需長期服用降壓藥治療,這樣不僅能夠減少高血壓事件的發生,同時能夠較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近年來有許多新興的降血壓藥被廣泛使用,當前常用的降壓藥主要有氫氯噻嗪等利尿藥、倍他樂克等β-受體阻滯劑、纈沙坦膠囊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絡活喜等鈣拮抗劑等五大類。
通常患有不嚴重高血壓的患者可先使用一種小劑量的降壓藥進行治療,這樣不但會了解藥物的療效,而且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耐藥反應,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在小劑量服用不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時,可以選擇換藥治療或者加大原用藥物的計量,如果這種情況尚不能控制血壓則考慮聯合用藥[3]治療。當前聯合用藥的治療方法是治療高血壓的一種常用方法,采用這種用藥方式不會產生過多的藥物不良反應,但是在服用治療時要切記聯合用藥不是重復使用同一種類的降壓藥,并且注意聯合用藥時不同藥物之間的不良反應現象。經本組研究,1800例患者的用藥情況基本符合用藥的規范要求,但是對于少數存在藥物不良反應的情況應加強教育和學習,使患者增長關于高血壓的知識,在遵守醫囑的環境下進行科學合理的服藥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 張曉紅,王志軍.2型糖尿病并高血壓患者大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J].新疆醫學,2012,42(1):197-198.
[2] 孫紅霞,趙芝.高血壓的一般治療原則[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4):103.
[3] 馬國梁.高血壓病的預防和治療[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