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秦,張麗萍 (陜西省志丹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陜西 志丹 717500)
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均為不孕癥,不孕癥中單獨女性因素占到60%。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常需了解不孕癥女性是否增長排卵,如患者排卵異常,更需要監測卵泡來制定詳細的藥物治療方案。筆者就超聲監測卵泡在臨床上的應用做具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間入院診治的接受超聲監測卵泡的不孕癥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不孕癥的診斷標準。年齡22~39歲,平均(27.3±1.8)歲。188例患者婚后均有正常性生活,其中月經周期正常的患者有149例,藥物誘導周期39例,無閉經。188例患者均無子宮、盆腔病變或輸卵管異常,在卵泡監測前的1個月未服用任何藥物。
1.2 監測方法:從月經第10天開始檢測,卵泡直徑<14 mm,隔天監測1次;卵泡直徑>14 mm,每天監測1次;卵泡長到18~23 mm時,同房3 d,必須做B超;監測有無排卵。如不排卵,考慮卵巢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1]。監測中應用經陰道超聲監測,所有儀器為日本Aloka公司生產的Aloka SSD-630實時超聲儀,探頭頻率為5.0 MHz。檢查前排空膀胱或留少量小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必要時墊高臀部。先將腔內探頭涂上適量耦合劑,套上避孕套,然后將探頭緩慢置入陰道內并緊貼子宮頸表面。最后通過前后左右轉動操作桿,進行橫向、縱向和斜向掃查。在檢查過程中,要保持探頭、避孕套及檢查部位間緊密接觸,防止氣體干擾。檢測子宮大小、回聲、形態、內膜厚度等[2],同時檢測雙側卵巢的形態、大小、邊界、內部回聲等,并記錄卵泡數量、優勢卵泡的直徑(卵泡最大切面的三條徑線需測量)。
1.3 觀察指標:若患者顯示為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癥,首先應用CC(克羅米芬)或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進排卵和促進卵泡的發育。觀察卵泡直徑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均采用SPSS 16.0進行分析,組間比較均應用t檢驗,單因素和預后的關系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最大卵泡平均直徑與妊娠結局,188例患者中最終妊娠的有162例,妊娠率為86.2%,并且在卵泡19.0~23.0 mm之間妊娠率最高。詳見表1。

表1 最大卵泡平均直徑與妊娠結局
3.1 卵泡的超聲表現: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此時測量卵巢大小,觀察卵泡數目。月經第8~12天開始應每天或隔天檢測卵泡生長,尋找主卵泡(其直徑約1~1.5 cm)。月經第11~13天為排卵前期,卵泡直徑可達1.5~1.7 cm,為優勢卵泡。月經第13~14天為排卵期,卵泡直徑達1.8 cm以上為成熟卵泡,直徑范圍為1.8~2.8 cm,成熟卵泡位于卵巢表面,向外突出,外側飽滿、張力高,呈圓形或橢圓形,囊液清亮,內壁薄而清晰[3]。有時可以見到位于卵泡一側的卵丘,預示著將在36 h內排卵。近排卵前的卵泡最大生長速度可達2~4 mm/d。成熟卵泡多能檢測到血流,超聲監測不到血流的卵泡為未成熟卵泡。預測排卵中,卵泡增長的速度比卵泡測量絕對值的大小更重要。排卵指標:卵泡縮小或消失,泡壁模糊,失去張力或卵泡內可見稀疏細小光點,為黃體形成,或陶氏腔少量積液。
3.2 經陰道超聲的優點:經陰道超聲因探頭工作頻率高,探頭在陰道內緊貼宮頸與陰道穹隆,盆腔臟器處于聲場的近區,盆腔器官聲像圖更加清晰,掃查視角大,且不需充盈膀胱,也不受肥胖、多重反射、腸氣等因素的影響,是經腹超聲的良好補充。除了免受憋尿之苦并對一些婦產科疾病的診斷較傳統的腹部超聲更早、更準確。
[1]劉 宏.超聲監測卵泡在不孕癥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04,31(1):78.
[2]覃 琴,周 青,劉 煉,等.超聲監測卵泡在不孕癥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2):1914.
[3]李迎輝,路 融.彩色多普勒陰道超聲監測卵泡及子宮內膜改變的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06,3(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