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天 啟
眾所周知的“中國四大發明”為:造紙、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這是三百年來西方科學家、思想家為中國古代科技總結出來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四大成果。自培根、史密斯,到馬克思、恩格斯,都是這么提中國的四大發明,當然最有影響的,要算是撰寫《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作者、英國的世界級科學家李·約瑟對中國四大發明的描述和傳播了。
有人提出:中國古代科學智慧和科技發明中,有許多遠遠超出上述四大發明價值的成果,僅李·約瑟在《中國古代科技史》就總結出中國明朝以前有1600多項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其中就有不少價值遠高于“四大發明”的成果,因此必須改變、否定,甚至廢除西方人為我們界定的“中國四大發明”,而要重新評選、確立更有權威的“中國四大發明”。
本人認為:現有的“中國四大發明”,雖然是西方先賢為我們提煉的貢獻給世界的四大科技成果,但卻是出自于世界眼光關注、關懷中國科技的一番善意,雖非最佳,但卻最早;雖然不盡準確,但卻約定俗成;雖然掛一漏萬,但卻被世界公認。以至于如今,我國的中小學課本都是一直這么表述、傳承的,可謂婦孺皆知。故此,既定的“中國四大發明”的內涵,不必否定。甚至值得我們感恩。
今天有關方面組織研討“中國新四大發明”,重新梳理一下中國還有哪些最具世界影響力和貢獻度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增強國人信心,推動今人創新。很有價值,很有必要。
有一位研究、實踐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大師級人物,在中山大學哲學系的一次講座中,率先提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概念,那就是:易學、中醫、風水學、天相學。他認為這些中國古人的四大發明比西方給我們提出的造紙、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這“四大發明”,無論是對人類的貢獻、還是對世界的影響,都大多了。
本人原則上贊同這位大師的意見,既不否定原有約定俗成的“中國四大發明”,又要評選、提煉出中國“新四大發明”,還要弘揚中華優秀的本原的科學文化瑰寶。不過,這其間牽涉到概念的內涵、外延界定與表述的學術話語問題。譬如中醫,它是一種中華先賢獨創的科學文化理論體系,既包含了某種認知人與天地萬物及其相互關系的系統辯證哲學思想與方法論;也包含了某些人體與外部世界關系和人體內部關系的客觀規律的科學發現;還包含了諸多運用這些規律造福人類健康的技術發明。這就必須掌握評選、確立“中國新四大發明”的一個前提,那就是:界定發明、發現與創建(科學文化理論體系創建)三大概念的區格與關系,在此基礎上評選、確立中國新四大發明、發現與創建三種不同類型的成果。
發現,即科學發現,是對客觀自然存在的天、地、人乃至宇宙萬物生滅、運行、發展、互動、循環的客觀規律的率先認知與總結。客觀規律不能發明、創造,只能發現、認知、總結、適應、遵循和運用它,更不可違背它,否則便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發明,即技術發明,是遵循和運用客觀規律率先創造的用于造福人類的器物、技術與方法。
創建,即科學文化理論體系創建,是人類率先創立的認識自然、社會與人乃至天地宇宙萬物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文化體系,它指導并包含了科學規律的發現,也可指導并包含技術、方法與器物的發明。
要評選、確立“中國新四大發明”,就必須給予上述概念的界定與確認,同時評選、確立中華古代四大發現、新四大發明和四大創建。對此可設定五條標準為:
1.對造福人類貢獻度最大的;
2.對世界影響力最大的;
3.人類至今還在分享、傳承或在其基礎上創新發展的;
4.對人類未來認識世界和造福自身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的;
5.中國古代的,即清朝及其以前的。
中華四大體系創建即中國四大科學文化思想理論體系創建,本人推崇如下四大體系:
易學,是中華圣祖先賢創建的認知天、地、人與宇宙萬事萬物生滅、運行、發展、互動、轉換、循環及其規律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文化理論體系,揭示了宇宙與人萬事萬物的密碼,提供了認識世界、適應世界、改造世界、發現規律、探索真理、造福人類自身的系統方法,為中華民族和世界人類已經作出和正在作出、并且還將繼續作出巨大的貢獻。
從8千年前的中華始祖伏羲察天俯地、一畫開天,發現了萬事萬物皆有陰陽,因而用圖像描繪和創立了太極陰陽和合、四象八卦變易無窮的認知天文、地理及其人本身的太極陰陽和合理念,形成了中華易學思想的基礎和萌芽;到5千年前流傳后世的揭示宇宙萬物運行規律及其數理的河圖、洛書以及再后來的九宮圖;到3300多年前的周文王在獄中用文字全面、系統解析、演繹了先人的圖文易學陰陽八卦及河洛數理思想,著述而成了中華文化的“六經之首”——《易經》(亦稱《周易》);再到2500多年前的“太上老君”老子,對伏羲、文王以來的太極陰陽互動和合天道思想進行了天才的集成與提煉,留下了解密宇宙天道、追求天人合一理想的指南《道德經》;還有接踵而來的“至圣先師”孔子,對《周易》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注釋、解讀、闡述和發展,撰寫了指引后人學習、運用《周易》的寶典《易傳》,因而數千年中華先祖共同創建了完整、系統的易學思想理論體系,永遠啟迪和造福著后人與世界。
中醫,即中華醫學科學文化和醫療技術體系,是中華民族圣賢創建的系統認知和調節人的身心及其與外部世界相互關系并使之達成平衡、健康、和諧狀態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技術體系,既包含了認知與調節人的身心內部運行、變異的規律及其與外部世界相互關系的陰陽辯證方法、五行生克平衡的易學哲學思想體系;也包含了率先對人本身客觀存在的、至今人體解剖學尚未能發現的諸如經絡、穴位及其運行的客觀規律的科學發現;還包含了運用客觀規律率先發明了一系列救治患者、調節健康的自然療法(諸如針灸、氣功、推拿等)、生物療法(諸如以動植物為主體的中草藥治病等)。
從5千多年前的中華圣祖炎帝神農,為試驗療效、救治病人而嘗遍百草,同時代的中華圣祖軒轅黃帝,運用伏羲創立的陰陽辯證和合互動的哲學思想,殫精竭慮地領銜探索、認識、調節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諧的規律與方法體系,后人傳承、記錄整理出中醫學的第一部“醫經”——《黃帝內經》;到2500多年前的“醫祖”扁鵲、1800多年前的“神醫”華佗、1300多年前的“醫圣”孫思邈,乃至數百年前的明朝“藥圣”李時珍撰寫系統囊括、闡釋中草藥的藥典《本草綱目》,等等,他們共同創建了中華醫學科學文化體系,至今并將永遠成為人類健康的福音!
堪輿學,民間俗稱風水學,是中華智慧先祖創建的勘察、勘測和選擇順應地氣、磁場及地球運轉方位的適宜人類的陰陽宅居與場地的傳統思想理論和方法體系,是系統探索、勘測宇宙磁場、地球磁場和人的主體生命磁場天、地、人三重磁場與運行方位相互感應關系及其正反效應的中國古代傳統科學體系,至今被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及東南亞各國等世界主流國家的科學文化界所認可、傳播和運用(據報載,不僅中國的故宮,而且美國的五角大樓、英國的白金漢宮、韓國的總統府等,都是運用了中華堪輿文化原理和科學技術體系勘察、設計)的學科體系,它不僅蘊含了中華太極陰陽和合辯證哲學思想的內核,也率先發現了天、地、人客觀存在的氣場、磁場及其方位、運行的客觀規律,并且運用這些科學規律率先發明了勘測磁場、氣場方位,指導人們優化出行、居住等滿足生活、工作和健康需求的羅盤等器物和技術、方法。“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便是指導人們出行(包括航海)的方向、方位磁場的羅盤器物中的一個部件。至今,這些堪輿學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仍在指引和造福并將繼續指引和造福人類的生活、健康與事業發展。
天相學,即中華古代天文學,是中華圣賢與智者創建的觀察、認知日、星、月、地及宇宙時空的運行規律,并據此確立歷法周期以及日月星辰運行對地球人類的影響的科學文化體系,包含了中華星相學、陰歷歷法、赤道坐標系以及二十四節氣等等,也包含率先發現的月亮與地球海潮、人的經血來潮關系及其周期的地月感應互動規律等,還包含了運用天文規律率先發明的渾天儀與地動儀等觀測天體運行、預測地震等天災的器物和技術方法。這些中華古代天文學的科學文化和技術方法體系,至今仍在并將繼續造福人類的生活、生產與健康、安全,還將持續和永遠啟迪人們探索宇宙時空奧秘、預測和防治生態災變等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升級。
從上述中華四大科學文化理論體系的辨析中,便可看出中華四大科學發現的端倪。在中華先賢無數的科學發現中,本人認為以下四大發現的人類貢獻度和世界影響力為最:
中華古代圣賢在太極陰陽和合為內核的易學思想體系指導下,幾千年前便率先發現并總結了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且遵循金、木、水、火、土五種氣質和元素相生相克運行、發展、互動、循環的客觀規律,并由此奠定了中醫辨證哲學和科學理論體系的內核。
數千年后的今天,當代國際物理學也認為:宇宙萬物大到星云、星體,小到電子、粒子,都有陰陽,連物質、能量都有陰物質和陽物質、顯物質和暗物質、陰能量和陽能量、顯能量和暗能量之分,只不過科學界對陰物質、暗物質和陰能量、暗能量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究和應用。
中華古代先賢運用易學和中醫思想體系,率先發現了肉眼不能看到的人體客觀存在的經絡、穴位路線、方位及其運行和對人的五臟六腑乃至生命健康關系的客觀規律,并由此率先發明了合理刺激、調節經絡、穴位來治療人體疾病、提升人體健康的針灸、推拿、氣功、按摩、點穴等一系列器物、技術和方法(后將詳述),至今并將永遠造福人類。
現代西方解剖學至今只能發現、觀察到人體的血脈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還沒有用肉眼和顯微鏡觀察到經絡穴位系統,然而它又是一種客觀存在,故今西方醫學家感嘆中醫的神奇。不過,美歐、日本西方現代科學已經能運用科學儀器檢測到經絡、穴位及其調節其運行的氣功客觀存在的磁波、電波數據和指標了,這將對于進一步科學研究經絡穴位運行規律并造福人類健康,開啟了巨大的空間。
此外,有人認為,西方當代醫學科學發現并可檢測的人體微循環系統,可能與中醫先賢發現的經絡穴位運行系統有關聯。

中華智慧先賢運用堪輿學思想體系率先探索并發現了客觀存在的天、地、人三重磁場和氣場,即宇宙磁場和氣場、地球磁場和氣場(簡稱“地氣”)以及人的生物磁場和氣場及其運行和相互感應關系的規律,并運用這些客觀規律率先發明了勘測磁場、氣場及其方位、指導人們確立出行方向、優化居住環境、勘測地下資源等滿足生活、生產和健康需求的羅盤、指南針等器物和技術、方法,至今依然且將持續助益人類生活、健康和事業發展,并啟迪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究和運用宇宙、地球和人體磁場、氣場的奧秘造福人類。
繼中華先賢智者千年之后,西方科學家方用現代科學儀器發現和檢測到宇宙、地球和人體三種磁場和氣場,并逐漸形成了宇宙磁場學、地球磁場學、人體生命磁場學以及場論等相關學科,推動了磁場、氣場科學的發明與運用。
中華智慧祖先運用中華古代天文學(天相學)理論體系,勘天測地探究宇宙奧秘,率先發現了月亮與地球(海潮、氣候等)、月亮與地球人類經血來潮的關系及其周期等地月感應互動規律,并且運用月亮與地球海潮、氣候等關系的運行規律,預測風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變,指引人們安全生產與生活,運用月亮與人的經血來潮等關系及其規律,指導人們調節經絡經血運行的時空點,把握治病、養生、鍛煉的時機與方法,造福人類健康。至今,仍有科學家在運用地月感應互動及其運行規律,研究發明預測地震、風災、水災的系列科學方法。
我們今天要研討的”中國新四大發明”,是相對約定俗成的古代“中國四大發明”而言,即中國古代“新四大發明”,不是指中國當代的“新”發明。
其實,從上述中華四大體系創建和中華四大科學發現的研析中,便可引伸出中國古代系列重大技術發明。本人依舊拋磚引玉,從中提出以下對人類貢獻度最高、對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古代新四大發明”:
中華圣祖、先賢運用中醫科學思想體系及其發現的人體經絡穴位等運行規律,率先發明了一系列治病救人、健康養生的器物、技術和方法,如診脈、針灸、氣功、按摩、推拿、點穴、火罐、刮痧、拔毒等等。但比較而言,自古及今,對醫療界運用最廣、對世界影響力最大因而對人類貢獻度最高的,應屬針灸。一根輕如鴻毛的小小銀針,根據受者病癥和體重,運用看不見摸不著的經絡氣血運行規律,幾下輕輕扎入,便往往針到痛止、手到病除。至今猶令世界尤其西方醫學界感嘆“神奇”。
中華智慧先賢運用中華堪輿學體系及其發現的天、地、人三重磁場和氣場感應關系與運行規律,率先發明了得以勘測宇宙、地球和人體三重磁場與氣場及其運行方位的羅盤及其技術和方法,用以指引人們出行路線、優選優化居住環境和工作場地、甚至勘測地下資源等滿足人類生活、生產、工作和健康等需求。至今依然在全世界廣泛運用。數百年來被世界嘆為觀止因而公認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只是其羅盤的一種類型的一個部件而已。
中華圣祖觀天察地,運用易學、天相學思想體系以及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以月亮與地球運轉關系為依歸,根據其運行時空周期規律,創造性地獨家發明了中華陰歷歷法,用來計算、衡量和記載人類社會歷史紀年、年代和年、月、日、時、刻的時間運行,成為中華數千年來記載年代、計量時間的歷代公認標準和共同方法。同時這套頗具中華特色的時間計算標準和方法體系即中華陰歷歷法,包括立春、冬至等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定位,還能應用于掌握氣候變化、指導農業生產和衣食生活的安排,因此又稱之為“農歷”,至今仍在中華大地和東亞地區廣泛運用,并與世界統一使用的陽歷歷法(以太陽與地球運轉關系為依歸而發明、制定的歷法,亦即公元歷法)同步對應使用,相得益彰。
2000多年前的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運用中華天相學體系(即中華古代天文學)和中華堪輿學體系(即中華古代磁場學),總結和運用天體運行規律和古來地震、山崩的規律,率先發明了能夠觀測天體運行狀況和能夠事先預測、感應地震災變的渾天儀與地動儀。據記載,渾天儀與地動儀歷代多次成功預測預報了地震的發生,挽救了無數人群的生命財產。其方法和原理,至今仍在啟迪著中外科學家進一步研發地震預測預報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器物,永遠造福著人類與眾生。

上述中華四大體系創建、四大科學發現和四大技術發明,其間具有一種特殊的淵源關系。可以以下圖表簡約顯示: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中華四大體系創建之一——易學體系之中,產生了中華四大發現之一——萬物陰陽五行規律;中華四大體系創建之二——中醫學體系,產生了中華四大發現之二——經絡穴位運行規律,而運用這個發現的規律,產生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針灸;中華四大體系創建之三——堪輿學體系,產生了“中華四大發現”之三——天、地、人三重磁場與氣場客觀規律的發現,而這個規律結合“中華四大發現”之一——萬物陰陽五行規律的運用,綜合產生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三——羅盤;中華四大體系創建之四——天相學體系,則產生了中華四大發現之四——地月感應互動規律,而這個規律的運用,結合“中華四大發現”之三——磁場氣場運行規律的運用,綜合產生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四——渾天儀與地動儀。
而“中華四大體系”的創建,都來自一個總的哲學文化淵源,即中華太極陰陽和合哲學。易學以陰陽互動和合運行為基石;中醫學以陰陽五行辯證思維為內核;堪輿學同樣以陰陽和合思想為根基;天相學以日月陽陰互動和合運行為依歸。故此,筆者認為:太極陰陽和合文化,便是中華本原文化,或曰中華本源文化。
凡是合乎、傳承、發展中華文化之根太極陰陽和合文化的文化與事物,便是傳承中華本原文化,譬如:太極陰陽互動和合的天道文化、和實生物多元共生的地道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文化、公推禪讓的“公天下”文化、君輕民貴社稷次之的民本文化、多元共和的“龍文化”、和而不同的“和文化”、兼愛非攻的“仁文化”、敬老尊長的“孝文化”、無信不立的“信文化”等等,中華子孫理當將其弘揚光大;反之,則是背離乃至悖逆中華本原文化,諸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道文化、“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霸道文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匪道文化、“民可使之不可知之”的愚民文化、“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斗爭文化,以及玩弄權術、坑蒙拐騙的“厚黑文化”等等,作為中華圣祖的龍的傳人,應當義不容辭地將其掃進歷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