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虹
(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河南 洛陽 471003)
手機圖書館又可稱為“無線圖書館”或“移動圖書館”,它突破了圖書館讀者服務傳統模式的界限,延伸了圖書館服務時空,增加了圖書館與讀者互動的途徑,是圖書館擴大外延服務和提升服務能力的新平臺。目前,國內眾多的圖書館進行了手機圖書館的嘗試,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回顧總結國內手機圖書館的發展狀況,將有助于推動此項技術更大普及和發展。
以圖書館為主體,手機短信服務可分主動服務和被動服務兩種情況。讀者借閱圖書到期通知服務屬于主動服務。目前這種到期提醒服務都以短信方式提供,如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的短信提醒服務、浙江大學圖書館的手機短信通知。圖書館的被動服務是指讀者個人借閱信息查詢,該方式需要讀者編寫短信發送給本館信息機,由機器檢索確認之后再把相關信息返還給讀者,短信需按查詢的內容,依照不同的指令編寫,如清華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為用戶提供了個人借閱信息短信查詢服務。
圖書館提供手機圖書館網站,讀者通過手機可實現館藏書目信息的查詢。清華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的手機版圖書館網站是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手機圖書館網站,不僅可以輕松完成短信服務中的各種查詢任務,還為讀者提供免費訪問該館電子資源的服務。另外,還可實現圖書書目的查詢。讀者通過手機按照一定格式向圖書館的短信管理系統發出有關圖書書目的信息,系統收到該短信后自動將有關信息結果回復給讀者。
由于很多讀者的疏忽,會出現未能按期歸還圖書的現象。通過使用手機定制圖書館借閱提醒業務,圖書館可以在當已借圖書即將到期時向讀者發送提醒短信,讀者也可以通過手機發送信息辦理圖書續借。另外,讀者預約書到館之后會通知讀者該至何地取書。因為短信內容長度受到限制,所發送的內容設置簡短精練,避免了短信內容分為多條發送。此外,考慮到短信發送未到達的可能,系統對即將罰款和預約未取書的讀者增加短信提醒次數。館內新聞、動態、入館須知宣傳等工作也可利用手機圖書館進行。
讀者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通過移動圖書館的咨詢短信服務,就能得到較為快捷的回復。咨詢參考服務就是讀者向圖書館短信管理系統發送咨詢短信,系統收到咨詢信息后自動處理,當該問題屬于圖書館系統已建立的常規問題時,就會將答案自動發送給讀者;當屬于其他或特殊問題時,系統則會把此問題保存起來,由工作人員處理后再回復給讀者。
筆者通過對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功能的11所圖書館進行了訪問調查,其中有8所是高等學校圖書館,3所為公共圖書館,調查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于2003年11月正式開通手機短信服務,上海圖書館于2005年5月開通了手機短信服務系統,分別是國內率先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2006年后,全國多家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先后也開展了手機圖書館服務。

表1 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情況一覽表
從表1得知,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主要集中于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其中3所圖書館位于華東地區,占27.3%;3所圖書館位于華北地區,占27.3%;5所圖書館位于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區,占45.4%;西北地區極少。這說明我國手機圖書館服務開展很不普遍,地區分布不均衡。
在被抽樣調查的圖書館中,服務主要有單向服務和雙向服務,其中有7所圖書館提供雙向服務,占63.6%;有4所圖書館提供單向服務,占36.4%。讀者在開通短信服務后,有的能夠免費接收圖書館發布的各種短信,有的則需要付費。當讀者向圖書館發送短信服務代碼時,還需按照當地移動運營商規定的普通短信進行收費。這種收費方式增加了讀者的費用支出,影響了手機圖書館服務的推廣。
手機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有手機短信提醒服務和WAP網站訪問兩種,在上述所調查的圖書館中,開通WAP網站服務的有8所,占73%。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單一的手機短信服務已不能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需求,極大影響了手機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在使用手機圖書館的過程中,讀者更關注的是費用問題。目前,圖書館大多數讀者是學生,沒有收入來源,而手機上網費用相對較高,因此,使用手機圖書館的費用應盡量低廉。圖書館可以在技術上通過各種方法來減少流量,比如,用JAVA程序對數據信息進行打包壓縮,以減少WAP上網流量;圖書館技術部門可以自行設計、開發相關軟件或信息系統,使得上網流量減至最低。
我國圖書館手機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速度緩慢,開展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所占比例較低,主要原因是服務內容比較簡單,主要是本館簡介、資訊、館藏檢索、新書推薦、借閱信息、到期提醒、預約提醒等服務。為了更好服務于讀者,圖書館要認真調查和分析讀者需求,積極開拓如在線閱讀服務、手機定位服務、多媒體服務、手機支付等。
另外,高校圖書館在發展手機圖書館的同時,要大力開發自己特色學科數據庫。可以將碩博論文數據庫、學科導航系統、新聞庫等,包括學院、學生會聯盟以及學校各種活動、學術信息向學生發布,也可將各專業的學習資源以及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資源放置在手機圖書館內,方便學生在不同場合使用。也可利用手機圖書館和區域內其他高校圖書館建設圖書館聯盟,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目前,面對國內開展手機圖書館服務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現象,館際技術合作是帶動區域館各項業務發展的主要手段。館際之間應相互學習,互補長短,共同進步,協調發展。如較早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應當在技術上多支持或幫扶那些起步較晚、正在探索、技術相對落后的圖書館,讓手機圖書館服務成為一種廣泛而普及的服務。
目前,國外圖書館手機服務的方式主要有3種:通知方式、查詢方式、閱讀方式。我國圖書館采用“通知”方式最多,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查詢”方式只在一些圖書館中開展,如同濟大學圖書館、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等,此方式優點是方便讀者的個人借閱信息查詢,缺點是讀者在執行查詢、預約、續借等任務時,要求讀者必須對本館短信查詢的各項指令完全熟練,如需要讀者熟記口令、編寫短信、并要等待回復和支付主發短信費用。今后理想的方式是“閱讀”,其優點是節約了圖書館資金,深層次滿足讀者文獻需求,為移動終端用戶提供資源搜索與獲取、自助借閱管理和信息服務定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與技術優勢,也順應了利用現代通信進行數字閱讀的發展趨勢。
在移動通信技術和移動互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移動信息化已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圖書館對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宣傳和推廣還存在著不足,讀者使用率較低。圖書館應該在開通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同時,利用校內網站宣傳、館內網站公告、館內公告、培訓講座、參考咨詢、新生入學教育等途徑努力宣傳推廣手機圖書館信息服務。同時還可以利用公共網絡媒體、移動數字信息服務平臺、各大論壇、QQ、微博、博客等宣傳手機圖書館服務,使越來越多的讀者了解并使用手機圖書館服務。
[1]馬愛芳,楊國美.我國高校圖書館手機服務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以“211工程”院校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2):87—90.
[2]陳 藝.掌上圖書館服務——國家圖書館“掌上國圖”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9(9):70—72.
[3]吳愛云,孫秀萍.吉林省圖書館手機短信服務平臺的構建[J].圖書館學研究,2006(1):41—43.
[4]茆意宏.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0(2):35—41.
[5]陸承兆.智能手機圖書館——基于3G的手機圖書館新發展[J].圖書館學研究,2010,02:96—98.
[6]王 丹.3G時代國內手機圖書館建設情況調查與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2(4):69—71.
[7]周淑云.我國高校手機圖書館發展現狀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0(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