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艷華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婦產科,廣東 江門 529000)
絕經后陰道流血〔1〕在婦科疾病中很常見,往往發生在老年患者(年齡>60歲)中,在臨床往往被認為是惡性腫瘤的征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在初次就診時就已經是疾病晚期,錯過了對其治療的最佳時間,故臨床上老年惡性腫瘤患者〔2〕的治療和預后都很差,且生存率也明顯降低。本文就我院診治的絕經后陰道流血的老年病例資料進行相關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其發病原因,以期達到早期診治的目的。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診治的絕經后陰道流血老年患者287例,年齡60~81歲,其中60~70歲226例,>70歲61例。所有患者均以不規則的陰道流血為主要癥狀,患者來我院后均行相關的婦科檢查(如子宮頸活檢術、診斷性刮宮術或者術后切除大體標本檢查等),以便確定其病因。
1.2 方法 抽調出患者在我院就診的臨床相關資料,對年齡、發病時間、癥狀體征、病理性質以及相應的臨床治療等信息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行χ2檢驗。
2.1 病因分析結果 287例患者中良性病變患者共有197例(68.6%),其中炎性病變患者158例(55.1%)〔其中宮頸炎72例(25.1%),子宮內膜炎 64例(22.3%),陰道炎 22例(7.7%),宮頸息肉35例(12.1%)〕,可見炎癥性病因占老年絕經后陰道出血的首位;功能性病變患者57例(19.9%)〔其中萎縮性子宮內膜 28例(9.8%),增生性子宮內膜 19例(6.6%),子宮黏膜下肌瘤4例(1.4%),宮內節育環 6例(2.1%),分泌性子宮內膜4例(1.4%)〕;惡性腫瘤引起的出血患者33例(11.5%),其中宮頸癌11例(3.8%),子宮內膜癌16例(5.6%),卵巢癌6例(2.1%)。
2.2 患者絕經年限與臨床發現惡性腫瘤的關系 絕經時間距絕經后初次出血的時間越長,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就越高(χ2=49.605,P=0.000)。見表1。

表1 絕經年限與惡性腫瘤發病的關系〔n(%)〕
3.1 陰道流血的臨床診斷 臨床中引起老年陰道出血的病因也很多,故能否及時地準確對相關的病因做出診斷是臨床治療的關鍵所在〔3〕。臨床中可通過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相應的婦科檢查來獲取關于患者的第一手資料,其中患者在行相應的婦科檢查后可對引起患者陰道流血的病變部位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以便臨床中進一步確定檢查的方向。臨床發現絕經后陰道流血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子宮頸和子宮,故現今婦科檢查也主要包括子宮頸的檢查以及子宮檢查等〔4,5〕。臨床中對于子宮頸的出血可通過陰道涂片及子宮頸涂片作初步診斷,但是其診斷的準確率不如活檢。臨床醫生可在陰道鏡的指導下進行活檢,這項操作可大幅提高子宮頸癌尤其是早期子宮頸癌的診斷率。因目前子宮頸腫瘤發病率上升,故在臨床行子宮頸活檢時應注意多取點材,亦不能忽視對子宮頸管的臨床檢查。臨床中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現今的陰道超聲檢查不僅能較為精確地了解患者子宮內膜厚度,還能對子宮形態以及有無附件包塊即輸卵管或者卵巢腫瘤的存在進行相應的檢查〔6〕。故子宮腔鏡與陰道超聲及診刮的聯合檢查是目前診斷異常子宮出血陽性率最高手段。
3.2 對癥治療 老年絕經后陰道流血在臨床中一旦明確診斷后應采取積極有效的相應治療措施,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臨床應該采取止血抗炎及手術治療等方法。對于良性病變的患者要進行相應的對癥處理和治療,給予早期止血合并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以適當補充雌激素〔7〕。對于診斷性刮宮術的應用,在臨床應用中既是一種診斷疾病病因的方式,又是一種對有良性子宮內膜增生過快、有效地治療方法。同時對于患者的炎癥進行相應的診刮后輔以抗感染治療在臨床中均能獲得較好的療效,但要叮囑此類的患者注意定期的復查;而對于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患者而言,臨床中則必須給予其規范性的手術治療方式,且術后要輔以放化療等相應的治療,這些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提高患者的預后水準〔8〕;在臨床中可能有些患者會存在有反復出血但是各種相應的檢查都找不到病因,也不能明確進行臨床診斷的患者,對于這些患者而言臨床中不應對其進行長期的保守觀察,應進一步尋找病因并積極的對其進行處理,有條件的可施行腹腔鏡或剖腹探查術,必要時在和患者進行充分溝通的前提下可切除子宮及附件以從根本上去除隱匿的病因和病灶,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綜上所述,絕經后陰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在臨床中以炎癥為多,臨床中對絕經后老年婦女尤其是絕經后陰道流血的老年婦女要加強婦科普查教育,最好做到每年一次且囑其行常規婦科相關檢查。對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老年患者更應該重視對宮頸活檢、診刮以及結合陰道的B超檢查,臨床中必要時可行宮腔鏡的檢查,以便明確病因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以防疾病惡化。
1 岳麗麗,于詩嘉,史鐵梅.三維超聲診斷絕經后陰道流血子宮內膜疾病〔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10):1933-6.
2 王冬梅,侯立文,林榮平,等.323例絕經后陰道流血病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7):3850.
3 鄭曉燕,汪春芬,駱 群.492例絕經后陰道流血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9;32(10):70-1.
4 陶愛根,張映輝,范 琳.絕經后婦女陰道流血502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5):562-3.
5 荊信勇,李 燚,趙彥梅.經陰道超聲、宮腔鏡檢查在絕經后陰道流血病因診斷中的價值〔J〕.山東醫藥,2009;49(26):14-5.
6 馬 哲,馬 淳.宮腔鏡檢查診斷絕經后陰道流血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140-1.
7 李國先,盧曉芬,李愛華,等.絕經后流血患者8985例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4):314-5.
8 李軼梅.398例絕經后陰道流血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6;15(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