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西鄉縣中醫醫院,陜西漢中 723500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就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它也與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發病存在顯著關聯[1]。因此在臨床治療時,首先需要對其進行準確辨別,進而才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本組探究通過選取自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該院接受臨床治療的哮喘與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2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以此探究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哮喘的相關性。回顧相關資料,現報道如下。
選取60例小兒哮喘患者,其中男38例,女性22例,年齡10個月~6歲,平均年齡(4.5±2.1)歲,所有患兒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臨床診斷標準,將其作為觀察組;另選取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男33例,女27例,年齡9個月~6歲,平均年齡(3.9±1.9)歲,將其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臨床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且事先告知所有患兒家長本次探究的方法與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收集整理其臨床資料,并開展本次探究。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比較分析
檢查方法: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經過臨床診斷進行辨別,將其分為肺炎支原體感染伴哮喘組和上呼吸道感染組,之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詳細記錄,并且采取輔助檢查,取患兒靜脈血,進行分離后取得血清資料,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記錄兩組患兒EC與CRP的含量,最后對患兒進行肺部X線檢測,完善相關資料的記錄工作[3]。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采取常規藥物治療,予以抗生素和激素治療,此外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進行對癥治療,此外觀察組患兒加用阿奇霉素進行序貫治療,此前需進行過敏試驗,對符合用藥標準的患兒進行合理用藥,10 mg/kg,1次/d,用藥3~5 d,直至患兒體溫與臨床癥狀消失后,改為口服10mg/kg阿奇霉素,用藥3 d后停藥4 d,治療3周[4]。治療期間,對兩組患兒采取相同的臨床護理,進行心理引導、基礎護理、循證護理、健康指導等,以此確保臨床治療效果穩步提高。觀察評價方法:采取對照治療后,比較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與輔助檢查的結果,并且結合觀察組患兒臨床資料,分析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哮喘的相關性,完善有關數據的分析工作。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 11.3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間數據采取t與χ2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特征發現,觀察組患兒在發熱、重度喘息、肺炎等癥狀的發生率上都顯著多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患兒發熱時間、喘息時間、咳嗽時間都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而調查患兒家族既往病史發現,患兒的個人過敏史與家族特異性病史無顯著差異,而且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治療時間也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而且比較兩組患兒實驗室輔助檢查結果發現,觀察組患兒的EC與CRP結果顯著大于對照組患兒的結果,P<0.05;而且對兩組患兒進行肺部X線檢測,觀察組患兒主要以斑片影為主,而對照組患兒則以肺紋理增強為主,P<0.05。見表2
在采取有效的臨床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1.7%,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88.3%,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兒實驗室檢測結果比較分析
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而引發的支氣管哮喘,屬于臨床兒科常見病癥之一,患兒一般具有發熱、慢性咳嗽等臨床癥狀,同時由于與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相近,因此臨床極易出現誤診漏診,進而影響患兒接受正常的臨床治療[5]。本組探究通過選取在我院接受臨床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哮喘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通過對其臨床特征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分析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哮喘的相關性[6]。筆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對本次探究進行如下總結。
在本組探究中,筆者通過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特征發現,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的哮喘,主要具有持續性發熱、咳嗽和重度喘息等癥狀,且相關癥狀的持續時間都顯著長于對照組。此外進行實驗室檢測后,觀察組患兒的嗜酸細胞計數(488.6±15.6,380.65±15.6)與C反應蛋白含量(15.65±6.55,5.23±3.54)都顯著大于對照組,而且進行肺部X線檢測,也可以根據影像學資料對其進行分辨,其中觀察組患兒主要表現為斑片影,而對照組則主要表現為肺紋理增強。筆者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哮喘的機制相對較多,因此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在本組治療中,主要采取抗生素、激素和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均得到有效醫治,臨床治療效果無顯著差異性。
綜上,通過分析肺炎支原體感染與誘發支氣管哮喘存在顯著關聯,它可以引起患兒外周血管中嗜酸粒細胞的計數含量增加,因此在臨床診治時,可以將其作為有效指標,以此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伍亞輝,楊曉鷗,劉翠梅,等.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1):54-56.
[2] 戴薔蕾,鄭躍杰.小兒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性[J].臨床醫學.2010,30(6):46-47.
[3] 劉秀蜀.小兒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醫療,2011,30(36):44.
[4] 伍亞輝,揚曉鷗,劉翠梅,等.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兒童哮喘發病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3):5-6.
[5] 劉麗平,秦桂秀.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咳嗽變異性哮喘相關性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Z1):13-14.
[6] 李蘇新.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小兒哮喘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6):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