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革
西鄉縣中醫醫院,陜西漢中 723500
子宮肌瘤病癥發生于女性的平滑肌細胞,原名稱為平滑肌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病變中的最為常見的類型,主要見于年齡在30~50歲間的育齡婦女,其發病率約為20%,屬于多發性的盆腔良性腫瘤[1]。目前,臨床醫師主要以手術及激素兩種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效果普遍不夠理想,而傳統中醫藥的療效則較為顯著[2]。中醫學將此病癥歸為癥瘕、石瘕、帶下、積聚以及崩漏這一范疇,認為本病發病病機為氣滯血瘀,由七情內傷所致,在進行治療時需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結軟堅,以達到標本同治的治療效果[3]。我院為掌握祖國傳統中醫藥消癥丸對氣滯血瘀證型子宮肌瘤的療效,對568例患者實施了消癥丸與桂枝茯苓丸的對比治療,下文為研究內容。
我院婦科門診在2005年11月—2013年1月,共收治子宮肌瘤病癥患者568例,年齡為33~42歲,平均為38.7歲,病程為4.6個月~28.4個月,平均為12.5個月,已婚551例,未婚17例,已婚已育及未育患者分別為499例、52例,患盆腔炎、卵巢囊腫病癥的患者分別為261例、79例,子宮肌瘤尺寸為8.6cm×9.8cm×5.9cm~3.8cm×3.2cm×3.1cm。以數字法對兩組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共398例,對照組170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婚育、病癥、病情、病程、子宮肌瘤尺寸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可進行比較,P>0.05。
1.2.1 診斷方法 臨床醫師同時采用西醫與中醫兩種診斷方式,為568例患者進行診斷。①西醫診斷采用婦科檢查、腹部的常規B超檢查、月經詢問這三種途徑,婦科檢查結果為子宮增大且表面出現單個/多個不規則的結節狀突起,B超檢查子宮增大且輪廓改變,存在單個/多個回聲為中強的光團,包膜清晰且可探及,月經正常或經量增多、周期縮短、經期延長。②中醫診斷以《中醫婦產科》(張玉珍等編著)中的氣滯血瘀證型辨證標準為依據,患者主要癥狀為下腹部出現包塊,次要癥狀為小腹有刺痛或脹痛感、患者的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血色暗紫、有粘稠塊狀、復方脹痛、少腹墜脹、精神疲憊抑郁,脈象與舌相為脈沉弦澀、舌質黯夠益氣活血、補肝腎、溫陽散寒和強筋骨;筋骨痛消丸能夠消腫止痛、活血行氣和溫經通絡;加上采用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和散寒止痛等效用的重要對患處進行熏洗,可以快速緩解機體的疼痛感。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經治療后的關節疼痛指數、關節活動指數、關節腫脹指數和Fleshly膝關節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診治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表1 患者血液流變指標在治療前后的比較

表2 患者本次治療療效組間比較[n(%)]
[1] 童培建,何幫劍,金紅婷,等.自擬外洗方結合穴位敷貼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1):22-23.
[2] 郜志宏,李霞.中藥溻漬法配合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1):19.
[3] 王彤,王朝陽,魏立新.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10):72-76.
[4] 陳大偉.熊昌源教授外治三聯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經驗總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4):51-52.
[5] 田易,衛四來.中醫傳統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60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2,26(1):81-82.
[6] 陳大偉,張方建,白書臣,等.中醫外治三聯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6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2,53(5):399-402.
[7] 劉渝松,馬善治,郭亮,等.中醫綜合治療優化方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50例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2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