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才
靖江市中醫院,江蘇靖江 214500
膽汁反流性胃炎其實就是由于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到胃部,進而和胃黏膜發生反應,造成炎癥的一種情況。對于該種疾病臨床癥狀常表現出胃脘脹痛以及惡心嘔吐等。由于該病病情發展較晚迅速,因此對其治療將顯得非常的重要。為了能夠探究胃術后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選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胃術后膽汁返流性胃炎,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療措施后的臨床效果并將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胃術后膽汁返流性胃炎,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男性78例,女性52例,年齡在20~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5±5.4)歲,病程在6個月~32個月,平均病程為(7.8±6.5)個月。觀察組80例,對照組50例患者。另外對收治的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膽汁返流量比較多,胃竇出現水腫和充血等癥狀。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沒有本質上差異。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出現以下幾點臨床癥狀:①部分患者出現中上腹部疼痛并出現灼燒,飽漲以及惡心嘔吐癥狀。②部分患者胸悶,嚴重者則出現疼痛感覺。③部位患者口苦以及出現納差乏力等。
1.3.1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1)中醫治療。對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進行中醫治療,主要圍繞養胃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①原有藥物配方:法半夏15g、黃連5g、干姜5g、烏藥10g、木香10g、丹參15g、白芍20g、甘草10g。②藥物煎煮:將所有藥物倒入劑量為250 mL的水中,進行兩次煎煮,每次時間為1 h,煎煮完畢后,于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一個療程為5 d,一共治療4個療程。③當患者屬于夾熱癥狀時,此時必須在原來的配方基礎上加入黃芩10g,海螵蛸15g。④當患者屬于夾瘀時,此時必須在原來的配方基礎上加入參三七10g,莪術10g[3]。(2)西醫治療。我院對患者主要使用10 mg的胃復安,4萬U的慶大霉素片,20mg的谷維素,1 g的硫酸鋁等西藥,3次/d,一個療程為5 d,總計服用4個療程。
1.3.2 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 我院對對照組患者主要使用劑量為150 mg的雷尼替丁膠囊,2次/d,必須空腹飲入。一般在就餐前30 min飲入,一個療程為5 d,總計服用4個療程。
輕度:1 分:護理人員需要提醒患者才能夠使其注意到相關癥狀。中度:2分:此時有癥狀主訴,但不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重度:3分:此時患者有癥狀主訴,與此同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所有檢查的結果都在統計方法上使用SPSS 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治愈:此時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消失程度大于90%。顯效:此時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消失程度在89%~70%之間。有效:此時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消失程度在69%~30%之間。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的消失程度小于30%。
詳見表1,P<0.005。

表1 對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98.75%>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外在痊愈,顯效,有效人數等方面,觀察組也是明顯高于對照組。
詳見表2,P<0.005。

表2 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從表中可以看出,治療前后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在灼痛,飽脹以及惡心等方面都有顯著降低,但從降低程度方面,觀察組要明顯高于對照組。
一般情況下,患者的胃部上皮細胞膜會和其較為臨近的致密組織相互之間組成胃黏膜屏障,而當患者逐漸開始不正常飲食,開始抽煙,飲酒,十二指腸活動比較異常或者患有精神因素等情況時,進而會導致患者出現Bile Reguritational Castritis BRG膽汁反流性胃炎癥狀。具有相關研究發現,該病的發病率約占總慢性胃炎總數的15%。
由于患者的病因和病癥各不相同,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必須加上柴胡,蘇梗,竹茹等藥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疏利肝膽,促使何胃降逆之弓,另外在藥物的基礎上在加上生姜等藥物,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患者的中樞神經等等。
綜上所述,對胃術后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不僅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率,而且還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digestive diseases Professional Committee. The chronic gastritis Integrative diagnostic, dialectical and efficacy of the standard (pilot program[J]. Integrative Medicine, 1990,10(5):318.
[2] 此里扎史.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7):110-113.
[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Society digestive diseases Committee of chronic gastritis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agnosis, dialectical and efficacy standards [J]. Integrative Medicine, 1990,10 (5):318.
[4] 馬正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22):80-82.
[6] 顧瑩.上消化道出血182例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2):254-256.
[5] KONDO K,kcjima H, Akjyama Sstal. Pathogenesis of adenocarcinoma induced by gastrojejunostony in wistar rats:role of duodenogastric reflux[J]. Carcinogenesis,1995(16):1747-1751.
[6] 劉飛,李政,陳梅.生長抑素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對比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0(8):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