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成孝軍 孫德生
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發生率為25% ~60%,發生抑郁后影響腦血管病的康復。抑郁癥是腦血管病中常見的一種負性情緒,影響患者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和康復的時間。尋找安全有效的藥物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本文對鹽酸文拉法辛治療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療效和不良反應進行了研究。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和門診治療的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診斷標準[1],共76例,年齡42~75歲,平均(57.18±11.47)歲。男42例,女34例。婚姻與文化:已婚45例,喪偶25例,不詳6例。大學10例,高中19例,初中15例,小學18例,無文化14例。
職業與住址:干部14例,工人21例,農民29例,無職業12例,城鎮42例,農村34例。經過頭部CT及MRI診斷為腦梗死或腦出血。有高血壓病史48例,心臟病史18例,糖尿病史13例。腦梗死59例,腦出血17例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HAMD)評分≥18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不適合抗抑郁藥物治療患者,有嚴重自殺企圖或行為者,有嚴重藥物過敏史,有癲癇病史者,有精神病性癥狀者,入選前14 d內曾服過抗抑郁藥物治療者,未發現其他軀體疾病的證據者。
1.2 方法
1.2.1 給藥方式 以鹽酸文拉法辛膠囊(商品名:博樂欣,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口服給藥,起始劑量25~75 mg/d治療,一周內逐漸增至75~225 mg/d,最大劑量不超過225 mg/d,觀察治療8周。研究期間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對睡眠障礙者酌情使用阿普唑侖、勞拉西泮和氯硝西泮片藥物治療。
1.2.2 評定方法 在治療前采用漢密爾頓17項抑郁量表(HAMD)評分,≥18分入選,并以副反應量表(TESS)評價不良反應,并在治療后1、2、4、8周末重復評定。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4、8周末各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血糖。
1.2.3 臨床療效評定 療法評定分為4級,用漢密爾頓17項抑郁量表(HAMD)減分率評定療效:減分率<25%者為無效,25%≤減分率<50%者為有效,50%≤減分率<75%者為顯效,減分率≥75%者為完全緩解。
1.2.4 不良反應評定 以副反應量表(TESS)評分結合體格檢查、實驗室輔助檢查進行鹽酸文拉法辛的不良反應評定。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服用鹽酸文拉法辛膠囊(博樂欣)治療8周后,76例患者HAMD總分有顯著下降(P<0.01),其中治愈23例,顯著進步 27例,進步 16例,無效 10例,總有效率86.84%。
表1 鹽酸文拉法辛治療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HAMD總分和減分率情況(±s)

表1 鹽酸文拉法辛治療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HAMD總分和減分率情況(±s)
時間 總分(n=76)減分率 P值治療前7.69±3.49 73.35% <0.01 27.43±21.41治療1周末 21.87±4.64 21.28% <0.05治療2周末 13.58±3.78 50.98% <0.01治療4周末 10.32±4.67 63.60% <0.01治療8周末
2.2 不良反應 鹽酸文拉法辛常見不良反應有口干18例(23.68%),便秘12例(15.79%),惡心 9 例(11.84%),嘔吐6例(7.89%),頭昏 10例(13.16%),嗜睡 5例(6.58%),視物模糊8例(10.53%),興奮激越5例(6.58%)。程度多有輕度至中度,未中斷治療。實驗室及輔助檢查未見明顯變化。
研究表明抑郁癥可能是由于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缺陷所致。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發病機理可能為腦血管病灶破壞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能神經元及其通路,使這種神經遞質低下所致,促成了抑郁的產生[2]。
鹽酸文拉法辛是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該藥的抗抑郁臨床療效國內外文獻已有報道。該藥具有劑量依賴性單胺藥理學特征,低劑量僅有5-羥色胺再攝取阻滯,中至高劑量有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阻滯,非常高的劑量有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阻滯。同時鹽酸文拉法辛與組胺、膽堿能及腎上腺素受體幾乎無親和力,因此不良反應輕。
鹽酸文拉法辛中至高劑量用于嚴重抑郁和難治性抑郁患者,低劑量時與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沒有多大差別,可用于非典型抑郁。低劑量時副作用與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似,如惡心、激越、性功能障礙和失眠;中至高劑量時副作用為失眠、激越、惡心及頭痛和高血壓。撤藥反應常見,如胃腸反應、頭暈、出汗等[3]。
本研究結果顯示鹽酸文拉法辛起效較快,1周起效,2周內明顯見效。這可能與鹽酸文拉法辛對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具有雙重再攝取抑制作用有關。總有效率86.84%。
患者因患腦血管病導致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及社會角色,社會地位的改變,產生了消極抑郁的情緒,信心受挫,從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不利于早日康復。鹽酸文拉法辛早已用于抑郁癥的治療,且療效肯定,耐受性好。本次研究顯示鹽酸文拉法辛治療腦血管病所致抑郁反應療效肯定,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增強自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本組資料顯示鹽酸文拉法辛不良反應輕微,患者服藥方便,治療依從性好。鹽酸文拉法辛是臨床上有效和安全的抗抑郁藥物,適合于治療腦血管病所致抑郁的臨床應用。
[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編.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
[2] 任凱,姜曉巖,趙希武.帕羅西汀治療腦血管疾病所致抑郁45例臨床分析.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2004,4(2):118.
[3] 郝偉.精神病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