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攀 王平 毛治尉 孫漾麗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患者冠脈狹窄較重,常存在血栓性不完全阻塞,抗栓治療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為其重要治療手段[1],抗凝藥物應用使出血并發癥隨之增多。磺達肝癸鈉為新型抗凝劑,在降低ACS患者血栓事件同時明顯減少出血的發生,降低死亡率[2,3]。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院心內科應用磺達肝癸鈉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4例中男54例,女30例,年齡56~78歲,平均63.1歲,均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住院患者,符合201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NSTE-ACS診斷標準[4]。排除磺達肝癸鈉、低分子肝素過敏、有抗凝禁忌證、肌酐清除率<30ml/mim、有出血性疾病及出血體質、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重度貧血、過去3個月內腦卒中病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了解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將84例患者分為試驗組(磺達肝癸鈉組)和對照組(低分子肝素組)各42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包括腸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聯合使用GPIIb/IIIa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ACEI或 ARB、硝酸酯、他汀類等,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試驗組患者給予磺達肝癸鈉(安卓,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2.5 mg腹壁皮下注射,1次/d,連用8 d;對照組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針(廣東天普醫藥公司生產)5000 U皮下注射,1 次/12 h,連用8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凝血功能變化、出血事件,出院1個月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輕度出血指牙齦出血、皮下瘀斑、尿血、糞潛血陽性;重度出血指顱內出血、嘔血、柏油樣便、腹膜后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用藥期間凝血功能變化 用藥5 d后兩組患者PT、APTT均較用藥前稍有延長,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PT、APTT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PT、APTT比較(±s)
注:與用藥前比較、用藥后組間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
用藥前用藥第5天PT(s) APTT(s) PT(s) APTT(s)試驗組11.8±2.1 38.2±4.0 12.3±2.7 39.0±3.9 11.5±1.9 37.9±3.8 12.6±2.3 39.1±3.5對照組
2.2 用藥期間出血事件 試驗組輕度出血4例,重度出血1例;對照組輕度出血8例,重度出血3例,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出院1個月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試驗組患者復發心絞痛5例,對照組復發心絞痛5例、再發急性心肌梗死1例,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隨著血運重建及抗栓藥物應用等治療,出血并發癥隨之增多,出血是ACS患者死亡的重要預測因素,理想的抗凝藥物應有效抗栓同時不增加出血風險。磺達肝癸鈉是人工合成的選擇性間接Xa因子抑制劑,與Xa因子有高度親和力,使抗凝血酶對Xa因子抑制作用增強300倍,打斷凝血瀑布反應,起到抑制凝血酶生成及血栓進展之目的,在達到治療劑量后形成平臺期,抑制抗凝血酶生成率不隨濃度的增加而增高,可避免應用肝素可能出現的過度抗凝,出血風險減小,且不需根據年齡調整劑量,不誘導抗體反應,不與血小板結合,無需監測 PT、APTT[5]。
磺達肝癸鈉用于NSTE-ACS患者抗凝治療可減低出血風險,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在降低9 d死亡、心肌梗死和頑固性心肌缺血事件的主要終點上不劣于依諾肝素,9 d嚴重出血發生率明顯降低,30 d、180 d病死率顯著降低,尤其出血風險較高者[2,3]。合并腎功能損害的 NSTE-ACS患者冠狀動脈彌漫鈣化、多支血管病變,9 d死亡、心肌梗死或頑固性心肌缺血復合事件發生率較腎功能正常者明顯增加,在30 d隨訪中持續存在,腎功能損害患者應用磺達肝癸鈉較肝素更安全,可減少大出血發生[6]。本研究中用藥5 d后兩組患者PT、APTT以及出院1個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用藥期間出血事件磺達肝癸鈉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磺達肝癸鈉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抗凝作用確切,能降低出血風險,有良好的有效性和短期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5),353-367.
[2] Yusuf S,Mehta SR,Chrolavicius S,et al.Comparison of fondaparinux and enoxapari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 Engl J Med,2006,354(14):1464-1476.
[3] Yusuf S,Mehta SR,Chrolavicius S,et al.Effects of fondaparinux on mortality and re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OASIS-6 randomized trial.JAMA,2006,295(13):1519-1530.
[4] Hamm CW,Bassand JP,Agwall S,et al.ESC Guil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c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The Tsa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Eur H-eart J,2011,32(23):2999-3054.
[5] Alexander GG.Turpie.Selective factor Xa inhibition with fondaparinu-x:from concept to clinical benefit.Eur Heart J Suppl,2008,10(Suppl C):C1-C7.
[6] 趙昕,韓雅玲,王效曾.磺達肝癸鈉對中國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