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馬體宇
泌尿系手術是臨床常見的手術類型,泌尿系感染是其常見的并發癥,泌尿系感染約占院內感染發生率的30%~40%,其中約有80%患者和導尿管留置情況密切相關[12]。選擇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我科室研究泌尿系感染的熱點問題。本研究對我院泌尿系手術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泌尿外科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患者725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527例,女198例,年齡16~68歲,平均年齡(35.9±10.3)歲。手術類型:Ⅰ類手術90例,其中腎囊腫去頂減壓術57例,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22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11例。Ⅱ類手術635例,其中腎癌根治術46例,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18例,腎切開取石術171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15例,膀胱切開取石術27例,腎結核、腎重度積水無功能行腎切除82例,尿道吻合術34例,前列腺摘除術109例,附睪切除術33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組)325例和觀察組(循證護理組)400例,兩組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此處不再論述。觀察組采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循證護理措施。循證護理措施:①根據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臨床特點,制定相對應的循證護理方案。②確立需要循證的護理問題:泌尿手術感染可能因操作不慎引起的創傷、導尿管堵塞、尿道口消毒不徹底、不必要的膀胱沖洗、感染性結石。③循證支持:通過查閱文獻和總結臨床護理經驗的方式,尋找泌尿外科手術感染預防的循證支持。④循證應用:根據循證支持采取護理措施,主要包括插管動作輕柔、尿液引流通暢、尿道口無菌、減少不必要的膀胱沖洗、預防尿管阻塞、感染性結石出現等。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尿流動力學檢查(尿流率、膀胱壓力、殘余尿)情況。
1.3.2 觀察兩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屬對護理人員投訴率、護理人員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建立數據庫,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t檢驗和卡方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留置導尿管患者尿流動力學檢查情況(如表1)。
表1 兩組留置導尿管患者尿流動力學檢查情況()

表1 兩組留置導尿管患者尿流動力學檢查情況()
組別 例數 尿流率(ml/s) 膀胱壓力(cmH2O) 殘余尿(ml)325 7.9±1.8 36.8±8.0 46.8±10.9觀察組 400 11.3±2.1 52.7±10.6 21.1±5.0 T值 23.10 22.36 42.03 P值對照組<0.05 <0.05 <0.05
2.2 兩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屬對護理人員投訴率、護理人員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滿意度情況(如表2)。

表2 兩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屬對護理人員投訴率、護理人員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滿意度情況
泌尿系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感染,其主要是病原體進入泌尿系統生長、繁殖,可能侵入泌尿系統器官黏膜或者組織,進而引發泌尿系炎癥。導尿技術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3,4]。在正常情況下,尿道處于無菌狀態,留置導尿屬于侵入性的操作,可能對尿道黏膜造成損傷,對泌尿系屏障形成破壞,細菌定植,造成患者感染發生率增加[5,6]。本組采用硅膠尿管,減少了對于黏膜的刺激,利于留置尿管的應用。尿管的粗細主要根據排出尿液外觀進行選擇,如果尿液呈現渾濁或者有沉淀,選擇口徑相對較大的導尿管,如尿液較為澄清,可以選擇口徑相對較細的導尿管。留置導尿管注意應用封閉式的導尿系統,從而減少細菌的污染,盡可能避免分離尿管和尿袋接頭,放尿和更換尿袋注意保持無菌操作。插入尿管時保持動作輕柔,減少對于尿道黏膜的損傷,如果導尿管受到污染,應立即對導尿管進行更換,絕對不能拔出重新插入[7]。注意觀察導尿管的狀態,不能折疊、彎曲、受壓,保持尿液引流通暢,尿袋應低于膀胱所在的水平位置,減少尿液逆流。通過0.02%高錳酸鉀液對會陰、尿道口進行清洗,再用0.1%洗必泰棉球對尿道口進行擦洗,最后將浸潤有0.1%洗必泰海綿覆蓋在尿道外口,更換1次/d。在保證無菌操作的同時,放置好導尿管,形成封閉式的膀胱沖洗系統,減少對于膀胱的不必要沖洗和污染[8],行持續膀胱沖洗者,須采用密閉式沖洗裝置。根據病情需要,增加液體攝入量,降低導尿管阻塞發生率。一旦尿管阻塞必須沖洗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根據臨床需要口服乙酰異羥肟酸(菌石通),抑制細菌尿素酶活性,減少感染性結石的形成。筆者分析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手術行導尿患者725例臨床資料,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組)325例和觀察組(循證護理組)40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在尿流動力學指標方面優于對照組,在切口感染率、家屬對護理人員投訴率、護理人員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滿意度方面也明顯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對于預防泌尿系感染和降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提高了護理質量。
[1]譚玫,許斌.留置導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預防及護理.醫學信息,2010,23(9):3415-3416.
[2]宋雪娟.留置導尿新方法預防泌尿系感染的臨床觀察.實用醫技雜志,2005,12(2):375-377.
[3]孫紅燕,陳俊麗.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護理干預.河北醫藥,2006,28(11):1112-1113.
[4]李茜茜,張績瓊,李橋月,等.泌尿系外傷患者導尿術后尿路感染危險因素多元回歸分析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15-516.
[5]王線妮,朱以芳,李蕊,等.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52例的護理.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2,23(4):317.
[6]朱翠琴.留置導尿新方法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應用.中國醫藥導報,2008,5(5):138.
[7]鐘秀玲,李小瑛,羅艷霞.醫院泌尿系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和對策.南方護理學報,2002,9(1):7-9.
[8]謝桂云.導尿術致泌尿系感染的臨床討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