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鳳 (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科,遼寧 錦州 121001)
研究顯示心力衰竭發生發展時血清中相關蛋白出現明顯的變化〔1〕。內皮素-1(ET-1)是血管收縮物質,ET-1可以刺激受體引起一氧化氮(NO)合成的增加,引起心室重構,而在心室重構進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家族成員,有代表性的是MMP-7。本實驗關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的表達及意義。
1.1 研究對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98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01例,女97例,年齡60~77(平均65.6)歲。體檢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60~72(平均67.8)歲。兩組在一般臨床特征無明顯差別,具有可比性。
1.2 ET-1、NO和MMP-7的檢測 觀察組于確診后抽取空腹靜脈血,對照組常規抽空腹靜脈血。ET-1、NO和MMP-7試劑均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檢測均應用酶聯免疫法(ELISA)法,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并由同一技師完成操作,嚴格質量控制。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AS6.12軟件,采用方差分析或t檢驗,并進行線性相關性分析。
2.1 兩組血清中ET-1、NO和MMP-7的表達比較 觀察組血清中ET-1、NO和 MMP-7的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的比較 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觀察組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的表達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的比較(±s ,mg/L)

表1 兩組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的比較(±s ,mg/L)
分組 n ET-1 NO MMP-7觀察組198 64.92±13.49 78.10±11.43 80.57±16.20對照組 70 35.80±8.60 58.74±10.79 67.54±22.41 t/P值11.43/0.008 2 10.24/0.010 2 7.94/0.020 1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的比較(±s ,mg/L)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的比較(±s ,mg/L)
心功能分級 n ET-1 NO MMP-7Ⅱ60 56.71±11.24 63.84±18.36 73.97±21.51Ⅲ 73 65.75±11.73 77.52±11.42 81.64±29.85Ⅳ 65 72.61±24.58 88.63±13.46 88.71±13.20 F/P值10.24/0.013 0 9.85/0.018 2 7.64/0.028 3
2.3 觀察組患者血清中ET-1、NO和MMP-7表達相關性分析
觀察組中ET-1和NO(r=0.45,P=0.029 3)、ET-1和MMP-7(r=0.47,P=0.021 8)、NO 和 MMP-7(r=0.41,P=0.030 4)的表達均具有正相關性。
慢性心力衰竭時病變的心肌細胞和代償的作用均可以產生多種蛋白,ET-1是血管活性物質,具有較強的收縮血管的作用,在血管緊張素(AngⅡ)的作用下,可以增強縮血管的效應,引起外周血管阻力明顯升高,并引起心肌細胞的缺血缺氧,更嚴重情況下可以引起室性心律失常〔2〕。也有研究認為心衰時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缺血缺氧和多種細胞因子及內分泌因子的激活可以通過對ET基因轉錄和表達的調節刺激ET釋放,此時ET增加可以促進心肌細胞的增生和肥大,并引起心肌細胞胚胎型基因的表達和影響成纖維細胞的膠原產生,加速心肌間質的成分出現纖維化,使心肌的結構和功能產生明顯的變化〔3〕。NO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可以抑制心肌細胞的β腎上腺素能的效應,使心肌細胞的收縮力減弱〔4,5〕。有觀點認為NO增加可能是心肌病變進展的因素,而相應治療后使NO下降,可以增強血管收縮力,增加局部血流量和心臟的供血量,對心衰癥狀的改善有重要意義〔6〕。MMP-7是與細胞外基質降解有關的酶,當巨噬細胞激活后,可以分泌大量的MMP-7。有觀點認為MMP-7高表達參與了心肌間質組織重構的過程,此時膠原結構和連接蛋白-43受到明顯破壞,引起心功能障礙和心律失常〔7〕。
本實驗結果提示ET-1、NO和MMP-7參與了病變的進展,也提示ET-1、NO和MMP-7高表達是加速心肌和心肌間質重構的重要因素。心衰發展的進程中,ET-1與心肌細胞上的ET-A受體結合,引起心肌細胞肥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加速心室重構,此時心肌收縮力下降,出現心力衰竭。實驗結果顯示ET-1、NO和MMP-7均為參與心室重構的重要蛋白,因此三者的相關性可能與心室重構時的纖維化形成有關。也有觀點認為ET-1可以引起腎上腺素能β受體興奮,內皮細胞合成NO增加,激活蛋白激酶G信號轉導途徑,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下降〔8〕,引起MMPs的合成增加,通過介導血管舒張和心肌負性肌力作用,加速心室重構〔9〕,但是其具體機制尚有待更多實驗證實。
1 王智彬.卡維地洛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血管緊張素II和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26(10):1034-5.
2 瞿 衛,王自正,王書奎,等.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內皮素系統表達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4;20(10):108-11.
3 方永輝,施志雄,劉 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內皮素、腫瘤壞死因子-α、一氧化氮的變化及卡維地洛對其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6(13):2064-6.
4 龐 曉,劉紅陽,王月香,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一氧化氮、內皮素-1與腫瘤壞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6;22(5):310-1.
5 龐 曉,梁君惠,劉紅陽,等.卡維地洛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氧化氮、內皮素-1及腫瘤壞死因子-a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5;21(10):582-3.
6 姚美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內皮素、前列環素含量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5):3043.
7 魏英杰,胡盛壽,李 君,等.MMP-7、MMP-10和TIMP-4在心力衰竭心室重構中的表達〔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25(3):440-6.
8 鄭 婧,任利群.內皮素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生發展中的作用〔J〕.醫學綜述,2010;16(20):3313-5.
9 魏 玲,徐家相,李雪梅,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內皮素與血清前膠原肽相關性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11;21(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