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斌 張麗玲 魏明陽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山西 長治 046000)
進展性腦梗死是指腦梗死發病6 h后狹窄的血管腔進一步加重,甚至閉塞,導致梗死逐漸擴大,局限性腦缺血、神經功能缺失癥狀逐漸進展,呈階梯式加重,臨床致殘率和致死率高,老年患者更甚,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也是治療中的難點。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應用苦碟子注射液聯合蘄蛇酶治療老年進展性腦梗死,取得滿意療效。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且具備以下條件:起病6 h后癥狀仍在進展;肌力Ⅳ級(包括Ⅳ級)以下;無意識障礙;頭顱CT/MRI確診為腦梗死,發病在48 h以內,排除顱內出血;年齡>60歲;治療前收縮壓<200 mmHg,舒張壓<120 mmHg;無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質;半年內無胃潰瘍病史;近3個月無手術史;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分析指標均正常;患者或家屬簽字同意。排除標準:腦栓塞及全身合并疾病引起加重的病例;活動性內出血或已知出血傾向;近3個月內有手術、嚴重創傷史;既往有腦梗死遺留嚴重后遺癥或有腦出血史;心、肝、腎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壓,收縮壓≥200 mmHg,舒張壓≥120 mmHg。入選病例8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60~82歲,平均(72.1±9.6)歲,部分前循環梗死29例,后循環梗死10例,腔隙性梗死7例。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3歲,平均73.8歲,部分前循環梗死27例,后循環梗死11例,腔隙性梗死7例。兩組年齡、性別、發病時間、梗死類型、入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苦碟子注射液(通化華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25450)3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蘄蛇酶(匯天藥業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362)0.75U+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僅給予蘄蛇酶,用法用量同治療組。以上藥物均連用14 d。兩組患者中,高血壓患者合理調整血壓,糖尿病患者給予降糖處理。
1.2.2 療效評定標準 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根據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2〕,分別于第3、7、14天進行評定,評分減少91% ~100%,病殘程度0級為基本治愈;評分減少46% ~90%,病殘程度1~3級為顯著進步;評分減少18% ~45%為進步;評分減少17%以內為無變化;評分增加為惡化。
1.2.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小板容積(MPV)、血漿纖維蛋白原(FIB)的變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秩和檢驗,χ2或t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評分無差異。治療后3 d治療組評分開始減少,第7、14天評分減少明顯;對照組在治療后3 d評分仍有增高的趨勢,第14天逐漸下降,兩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PT、APTT、MPV、FIB均有改善,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表4。
2.4 安全性評價 兩組均未出現注射部位皮下紫斑,所有病例均無顱內出血等嚴重出血現象,也無肝腎功能損害的表現。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n=8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n=82)
與治療前比較:1)P<0.001;與對照組比較:2)P<0.001,3)P<0.05
治療組 42 21.16±7.04 18.26±3.892) 19.35±4.64 16.12±4.241)3)對照組 40 21.76±3.88 22.42±5.36 19.68±6.36 18.23±4.251)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T、APTT變化(±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T、APTT變化(±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下表同
治療組 42 12.24±1.22 15.26±1.281)27.16±4.86 35.24±4.651)對照組 40 12.28±1.14 12.85±1.03 27.23±4.92 32.16±4.82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PV、FIB變化(±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PV、FIB變化(±s)
治療后治療組 42 8.27±0.24 7.36±0.481)4.22±0.62 2.36±0.521)組別 n MPV(fl)治療前 治療后FIB(g/L)治療前對照組40 8.23±0.35 8.13±0.42 4.16±0.52 2.52±0.46
進展性腦梗死是指腦缺血發病6 h后,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進行性加重,據報道占腦梗死的40%,造成進展的原因主要為血栓的擴展或再形成及血管或側支血管阻塞〔3〕,所以早期溶栓抑制血栓形成,防止梗死面積擴大,搶救部分缺血性半暗帶,從而使進展癥狀停止,是影響預后的關鍵。臨床發現腦梗死患者的MPV和FIB均升高。MPV增高是血小板被激活的表現,此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增強〔4〕;FIB增加能掩蓋紅細胞表面電荷,促使紅細胞互相凝集,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流量減少。PT、APTT、MPV、FIB是凝血與纖溶系統有價值的實驗室指標,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苦碟子注射液系單方抱莖苦荬菜提取而成〔5〕,主要成分為腺苷、總黃酮。研究發現〔6〕總黃酮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纖溶酶活性,促進血栓溶解,使病灶血流量增加,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擴張血管,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改善血流變微循環障礙,降低全血及血漿黏度,改善組織缺血缺氧,降低機體氧代謝,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耗氧減少,對抗氧自由基,從而減輕缺血缺氧對腦組織產生的損害,進行腦保護治療。
蘄蛇酶系從尖吻蛇蛇毒中分離醇化的一種凝血酶樣酶,具有降低血中纖維蛋白原濃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降低其黏附力,從而達到預防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作用;此外,還可使血漿黏度降低,并能抑制紅細胞聚集從而增加腦血流改善缺血區血供;全面改善纖溶系統各組分功能,誘導血管內皮釋放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將纖維蛋白溶酶原變成纖溶酶而溶解血栓。此外,本品分解血漿纖維蛋白,生成降解A肽纖維蛋白單體,從而促進t-PA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原轉變成纖溶酶效應,促進溶栓〔7〕。
本研究說明兩藥在治療進展性腦梗死方面有協同作用,對缺損的神經功能改善作用明顯,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與國內報道效果一致〔8〕,方法簡便,安全可靠,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
3 Matsumoto N,Kimura K,Yokota C,et al.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lition represents recurrent attack in acute small non-lacunar stroke〔J〕.J Neurol Sci,2004;217(2):151-5.
4 李 慧,張 澎,任秀寶,等.腫瘤患者外周血循環血管內皮細胞數量與血清VEGF水平的關系〔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3;10(3):94-7.
5 羅 昕.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2):183-4.
6 汪 瀟,俞仰光,史玉鳳.苦碟子注射液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1(8):550-2.
7 劉 強.蘄蛇酶注射液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0):185-6.
8 孫 晶,徐錦江.蘄蛇酶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老年進展性腦梗死3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0):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