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濤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內一科,廣西 桂林 541002)
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因素〔1〕。從生物學角度分析,Hcy對構成結締組織的蛋白質長遠而潛在的影響很難觀察,Hcy影響半胱氨酸及賴氨酸的功能及結構,會使動脈的三個主要結構蛋白(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及多糖蛋白)衰退及影響其生長〔2〕。一般認為正常空腹血清Hcy濃度在3~15 μmol/L,高于15 μmol/L定義為高 Hcy血癥。本文對缺血性腦卒中復發與Hcy水平關系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50例,均符合1997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腦卒中患者臨床功能缺損評分標準》關于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3〕,同時符合入選標準:①近3個月未服用維生素、雌激素、葉酸等影響檢查藥物;②均行B超、血常規、尿常規及X線等檢查,排除患有心、肝、肺、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疾病或者免疫性疾病;③經過家屬及患者同意,并積極配合治療。根據既往是否被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分為初發組和復發組。初發組95例,男66例,女29例,年齡52~83〔平均(59.4±6.2)〕歲;復發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55~80〔平均(63.3±7.9)〕歲;另取60例同期入院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58~81〔平均(62.9±8.1歲)〕。
1.2 檢測方法 患者入院后,空腹取靜脈血5 ml,利用肝素鈉抗凝,離心分離血漿,低溫保存,備用。采用循環酶法測定血漿Hcy濃度。酶聯檢測ELISA試劑盒由上海雅吉生化試劑六廠提供,批號為Lot3323M201。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三組的Hcy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初發組和復發組的Hcy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但復發組的Hcy水平又明顯高于初發組,且復發組的高Hcy比例高于初發組(P<0.05)。見表1。
2.2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對比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表現不一致,但各亞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三組間相互比較也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1 三組的Hcy水平對比(±s)

表1 三組的Hcy水平對比(±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初發組比較:2)P<0.05
組別 n Hcy(μmol/L) 高Hcy〔n(%)〕初發組 95 15.28±7.801) 33(34.74)復發組 55 18.95±8.821)2) 29(52.732)對照組 60 14.34±4.69 0(0)
表2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對比情況(±s)

表2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對比情況(±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n Hcy(μmol/L) 高Hcy〔n(%)〕血栓組 22 18.98±9.511) 13(59.09)栓塞組 15 21.62±7.561) 7(46.67)腔梗組 18 17.34±7.271) 9(50.00)對照組 60 14.34±4.69 0(0)
2.3 不同復發時間的Hcy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不同復發時間的Hcy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但隨著復發時間越長,Hcy水平越高(P<0.05)。見表3。
表3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對比情況(±s)

表3 復發組不同類型的Hcy水平對比情況(±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1年內復發比較:2)P<0.05
組別 n Hcy(μmol/L) 高Hcy〔n(%)〕1年內 18 16.98±9.051) 10(55.56)1年以上 37 19.32±10.151)2) 19(51.35)對照組 60 14.34±4.69 0(0)
2.4 高Hcy與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的關系 將年齡、性別及高Hcy三個因素作為自變量,缺血性腦卒中復發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高Hcy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復發有關(P<0.05)。見表4。

表4 缺血性腦卒中復發與年齡、性別、高Hcy水平回歸分析
目前關于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具體機制沒有一個公認的解釋,具體哪些因子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的危險因素還是處于研究狀態〔4,5〕。Hcy是一種人體內的含硫氨基酸,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物,其本身并不參與蛋白質的合成。有研究報道,血液Hcy水平的提高已經成為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逐漸成為研究的重點〔5〕。Hcy是由蛋氨酸在體內中經脫甲基等一系列新陳代謝反應生成的〔6~8〕。本研究提示缺血性腦卒中的Hcy水平會出現升高現象,而且復發者水平更高;不同類型缺血性腦卒中有共同的病變機制,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Hcy水平異常,可能引起內皮細胞損傷,并且引起內皮細胞功能異常,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使機體凝血及纖溶系統出現失衡,從而影響脂質代謝而使機體處于血栓前狀態,從而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性增加。本試驗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提示表明升高的Hcy可能是復發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1 任 東,楊曉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卒中相關性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10):1178-80.
2 陳彥龍.急性腦血管病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關系研究〔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09;16(5):385-6.
3 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6:381.
4 吳瑜霞,龔 蘭,楊秀華,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反應蛋白、載脂蛋白E與腦血管疾病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5):152-3.
5 談曉牧,劉建國,劉懷翔,等.Hcy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再發缺血性血管事件及相關死亡事件的影響〔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18(3):202-4.
6 Cacciapuoti F.Hyper-homocysteinemia:a novel risk factor or a powerful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1;32(1):82-8.
7 薛燕平,王煒煒,任 倩.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在心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92-3.
8 Peevor R,Jones J,Fiander AN,et al.Development of optimal liquid based cytology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s for HPV testing:minimising the'inadequate'test result〔J〕.J Virol Methods,2011;173(2):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