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狄 李艷榮 杜曉宏 (北京積水潭醫院社區醫學保健科,北京 00035)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醫務人員高脂血癥、超重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高,北京某三甲醫院2010年健康體檢發現其高脂血癥患病率53.1%,超重肥胖率50.1%,高血壓患病率31.2%〔1〕;而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中血脂異常患病率為18.6%,超重率22.8%,高血壓患病率18.8%〔2〕,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醫務人員的健康狀況與普通人群相比更差。為進一步了解醫務人員的飲食和運動情況,并研究相應對策,改善醫務人員健康狀況,本文就北京某三甲醫院40歲以上醫務人員進行飲食和運動情況的問卷調查,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干預對策。
1.1 調查對象 北京某三甲醫院226名40歲以上醫務人員,男102人,女124人,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進行調查。
1.2 調查和評價方法
1.2.1 調查方法 用問卷調查法,由培訓合格的調查員按照統一標準和詢問方式進行一般情況(身高、體重)、飲食、運動等情況調查。
1.2.2 評價方法
1.2.2.1 飲食 谷類攝入過多:>400 g/d;蔬菜水果攝入不足:蔬菜水果總量<500 g/d;肉類攝入過多:>75 g/d;烹調油攝入過多:>25 g/d;飲水量不足:<1 200 ml/d。
1.2.2.2 運動 根據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PAQ)標準體力活動分為充足體力活動和體力活動不足二類。依據美國人類和社會服務部推薦的切點值,將充足體力活動定義為至少5 d/w、每天至少30 min/d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或者至少3 d/w、20 min/d的高強度體力活動。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體力活動則完全采用IPAQ量表的有關定義。充足體力活動時間為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時間與雙倍的高強度體力活動時間之和。未達到充足體力活動標準者,定義為體力活動不足,包括有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但沒有達到上述充足體力活動標準以及體力活動達不到中等強度定義和無體力活動者〔3〕。
1.2.2.3 超重 根據體質指數(BMI)公式: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BMI>24 kg/m2為超重。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行χ2檢驗。
2.1 飲食 男性醫務人員在谷類攝入過多、蔬菜水果攝入不足、肉類攝入過多上明顯高于女性(P<0.001)。男性及女性醫務人員在烹調油攝入過多、飲水不足上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醫務人員飲食情況〔n(%)〕
2.2 運動 35.8%(81例)的醫務人員存在體力活動不足,其中男34.3%(35例)、女37.1%(46例),男性及女性醫務人員在體力活動不足上無明顯差異(P>0.05)。
2.3 超重 49.1%(111例)的醫務人員存在超重,其中男60.7%(62例)、女39.5%(49例),男性醫務人員明顯高于女性(P<0.05)。
3.1 飲食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每人每天應吃谷類300~500 g,蔬菜 400 ~500 g,水果100 ~200 g,畜、禽、肉 50 ~100 g,油脂類不超過 25 g,飲水量不少于 1 200 ml〔4〕。造成本次調查中男、女攝入谷類、蔬菜水果、肉類有差異,原因可能是男性醫務人員工作繁重,體力消耗大,進食量多尤其是谷類、肉類攝入過多,蔬菜水果攝入相對不足;而女性醫務人員因為自身體質和愛美的要求,在谷類、肉類攝入上均較男性少,蔬菜水果攝入則相對較男性多。醫務人員烹調油攝入過多考慮原因可能是醫務人員工作不規律,在工作地點及外出就餐機會較多,且自身對推薦用油量認識不足,導致出現烹調油攝入過多。飲水不足考慮原因可能是醫務人員工作忙碌,門診及病房病人多,休息時間較少以致出現飲水不足。
3.2 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世界衛生報告中指出,體力活動不足或靜坐生活方式是全世界導致死亡和殘疾的因素之一〔5〕。本次調查醫務人員在體力活動不足考慮的原因可能是醫務人員工作繁忙,運動時間較少,而女性相對不愛運動、家庭負擔較重,缺乏運動。
3.3 超重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發現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1〕,而造成本次調查結果原因可能是醫務人員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較多而運動較少,男性尤為明顯。
3.4 對策 40歲以上醫務人員是醫院的中堅力量,在醫院的管理及臨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是影響健康的重大因素。為了維護醫務人員的健康狀況,應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國,近20年來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所謂健康管理,即對個體或人群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其目的是調動個體、群體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各種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6〕。國內外研究發現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過度增長,并且幫助人們建立起正確的健康理念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擺脫亞健康狀態,提升健康水平〔7〕。醫務人員是健康管理的實施者,但因為職業的原因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健康管理。針對本次調查所發現的問題,可對醫務人員進行如下的健康管理:(1)建立健康管理信息平臺:將收集到的一般情況、飲食運動情況等信息輸入電腦,實行健康管理信息化。(2)開展體檢:對醫務人員進行定期體檢,并對其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以“功能社區”的方式開展健康管理,制定個體化的健康管理方案。(3)飲食指導: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平衡飲食,谷類是基礎,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吃奶類、蛋、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和瘦肉,限油限鹽,足量飲水〔4〕。(4)運動指導:運動應循序漸進,運動形式多樣,提倡有氧運動,以能耐受最大為限度。(5)控制體重:對體重正常者,保持每日能量攝入與消耗量基本平衡。對超重肥胖者重點管理,對其進行運動監測,體重管理。控制攝入量,加強運動,增加消耗量,使每月體重減輕500~1 000 g。(6)戒煙限酒:勸導戒煙,限制飲酒。(7)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展板、資料,專家健康講座等方式加強健康教育。(8)定期監督與評估:根據不同個體的情況,通過短信、郵件、電話、面談的方式進行追蹤監督,定期復查與評估,及時調整健康管理方案。
1 楊 潔,趙 虹,刑 華,等.2010年北京某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健康查體結果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749-5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科技部,國家統計局.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J〕.臨床薈萃,2005;20(2):封三.
3 李 潮,洪 忻,王志勇,等.南京市城區居民業余時間體力活動及其社會經濟影響因素的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1:27(12):1321-3.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33-9.
5 Move for health,2002 World Health Day.Departmen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6 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師〔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11.
7 戴云云,何國平.健康管理在中國的發展現狀趨勢及挑戰〔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1;12(5):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