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王勝文 徐 斌 (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吉林 長春 130052)
目前腎上腺素是公認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的藥物〔1〕。心肺復蘇(CPR)時盡快建立靜脈通路與呼吸通道、盡早實施人工胸外心臟按壓與心電監護、及時心臟電擊除顫與腎上腺素等藥物的合理應用是CPR成功的關鍵〔2〕。本文就CPR時采用靜脈泵輸入腎上腺素和靜脈推注標準劑量腎上腺素對復蘇成功率進行對比,觀察如何獲取最好的臨床救治率。
1.1 對象 將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ICU/CCU收治的79例心臟驟停患者隨機分為使用靜脈泵輸入腎上腺素組(A組,n=40例)和使用標準劑量腎上腺素組(B組,n=39例)。其中男44例,女35例,年齡24~79歲;冠心病45例,腦梗死21例,藥物中毒5例,外傷4例,過敏性休克2例,消化道出血2例。兩組病人性別、平均年齡、發病時間、原身體狀況、心臟驟停原因及院外急救情況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病人在心臟驟停后立即給予持續性胸外心臟按壓,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機機械通氣;保持靜脈通路,靜脈滴注升壓藥物及呼吸興奮劑等。在此基礎上A組病人使用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 mg后,繼之持續靜脈泵輸入腎上腺素(劑量 0.007 ~0.016 mg·kg-1·min-1,最大劑量<0.025 mg·kg-1·min-1),并依據病患的生命體征調節泵入劑量,達到自主循環恢復時,減量或停藥。B組在心臟驟停后CPR過程同A組,但靜脈推注腎上腺素1 mg,若心臟未出現復跳,每隔3~5 min注射1次,1 mg/次,如此重復。兩組病例在出現不同癥狀時如心動過速與過緩、室顫、腦水腫等不同情況時分別對癥處置,觀察搶救效果。
1.3 療效判定 自主循環恢復標準:心律轉復為竇性或交界性自主心律,停止胸外按壓后能夠維持;上肢動脈血壓≥90/60 mmHg;大動脈搏動恢復;心音清楚聽到;瞳孔散大轉為變小,對光反射恢復;自主呼吸恢復;面色及口唇由發紺轉為紅潤。無效:采取各種措施搶救30 min以上仍無自主循環與呼吸,終止復蘇。存活:自主循環與自主呼吸基本恢復,意識恢復。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1.5 結果 兩組病人自主循環、自主呼吸的恢復時間和恢復率及存活率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自主循環、自主呼吸的恢復時間(±s)和恢復率及存活率〔n(%)〕比較

表1 兩組病人自主循環、自主呼吸的恢復時間(±s)和恢復率及存活率〔n(%)〕比較
與B組比較:1)P<0.05
組別 n 自主循環恢復 時間(min)存活A組 40 18(45.0)9.66±1.231)14(35.0)87.8±9.2218(45.0)1)自主呼吸恢復 時間(min)B組 39 9(23.7)17.31±1.45 14(35.0)87.8±9.22 9(23.7)
心臟驟停后CPR成功的關鍵首先取決于搶救開始的時間,同時,有效的冠脈灌注,及時恢復心肌血供也是CPR成功的重要環節,而有效的冠脈灌注取決于主動脈舒張壓的高低。腎上腺素是CPR的一線選擇用藥,具有興奮α、β受體的作用。在復蘇過程中,不同劑量的腎上腺素會產生不同的作用效果〔3〕,但其α受體的作用大于β受體的作用。α受體分為α1、α2受體,主要分布在外周阻力血管的平滑肌上,激動后使全身外周小動脈收縮,血管阻力增加,主動脈舒張壓升高,改善了冠脈血流灌注,增加心臟按壓時的再搏容量,使心、腦血流灌注增加,可增加心臟復跳的機會及減少腦組織損傷。β受體分為β1與β2受體,β1受體主要分布在心肌細胞、冠狀動脈平滑肌上,興奮時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臟特殊傳導系統的傳導速度加快,心率加快,冠脈血管擴張,使心、腦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心臟復跳、并使室顫波轉為粗顫波易于轉復;β2受體主要分布在支氣管平滑肌上,激動后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減少氣道阻力。盡早使用靜脈泵輸入腎上腺素有助于CPR的成功。
腎上腺素屬于超快速清除類藥物,血漿半衰期為2 min。美國2000、2005年AHA推薦心肺復蘇時,標準劑量腎上腺素為1 mg靜脈推注,每3~5 min1次。有學者在心肺復蘇時使用遞增劑量腎上腺素1 mg靜脈推注,繼之加倍劑量為〔(2n-1)mg,n為靜脈推注次數〕靜推,最大一次劑量可達16 mg〔4〕。亦有學者認為在心肺復蘇時不宜大劑量使用腎上腺素,大劑量可以導致心肌細胞過度收縮,心肌舒張障礙,發生“石頭心”現象〔5,6〕。本研究說明在心肺復蘇時,采用靜脈泵輸入腎上腺素可以解決該藥物血漿半衰期時間過短(2 min),血藥濃度不穩的問題。由于持續性泵入腎上腺素,維持了有效血藥濃度,加強了病患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解決了護士急救過程中,在抽吸藥物時抽吸量不足、程序繁雜和忙亂現象,減少了工作量;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救治率。
值得注意的是,首劑腎上腺素的劑量為1 mg靜脈推注,繼之,要根據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癥狀及生命指征監護狀況選擇相應靜脈泵入腎上腺素的劑量,同時合理使用多巴胺、胺碘酮、納洛酮、阿托品、碳酸氫鈉等藥物。對于每天堅持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病患,腎上腺素無效〔7〕。
1 張 維,沈 洪.腎上腺素和血管加壓素在心臟復蘇中的評價〔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3;12(7):499-500.
2 趙水平,胡大一.心血管治療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8-92.
3 郭美華,任景艷,趙 莉.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進行心臟復蘇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2):459.
4 常學鋒,安蓮華,倫志軍,等.遞增劑量腎上腺素加多巴胺搶救患者心臟驟停3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2(31):704-5.
5 肖利民,桑顯富,金春華,等.大鼠窒息法心臟驟停后心肌攣縮的發生規律〔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9;29(4):787-90.
6 Klouche K,Smithline HA,Duekin L,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travenous aminophylline for atropineresinstan out of hospital asystolic cardiac arrest〔J〕.Acad Emerged,2003;10(3):192-7.
7 樓濱城.過敏性休克的急救〔J〕.醫藥導報,2011;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