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調查結果顯示,近幾年我國肝臟疾病的發病率有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其中最為常見的為肝硬化,肝硬化屬于一種因各種病因對肝細胞造成長期損傷而誘發肝細胞壞死的一種慢性疾病。肝硬化患者的病理表現主要為肝細胞出現彌漫性壞死,纖維組織出現增生,肝細胞結節狀再生,且反復進行,最終導致肝小葉結果以及血液循環途徑發生變化,造成肝變形、變硬。目前對于肝硬化的早期診斷以血常規、尿常規、功能試驗、免疫學檢測等[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和同期健康體檢者展開了各項生化指標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匯報如下。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臨床患者和同期健康體檢者,分別抽取其中的64例和60例作為研究對象,肝硬化組中有男41例,女23例,年齡41~68歲,平均(56.2±13.4)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2.5±0.6)年,包括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32例,酒精性肝硬化者21例,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者11例。肝功能分級情況為:A級者9例,B級者13例,C級者42例;健康組中有男35例,女25例,年齡40~67歲,平均(55.3±13.7)歲。以上統計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肝硬化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1.2.1 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計研究對象展開各項生化指標檢測,并對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2.2 檢測方法 所用儀器為我院現有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抽取受檢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在3000r/min條件下離心3 min,分離血清,而后對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堿性磷酸酶(ALP)、膽堿酯酶(CHE)、γ-谷氨酰轉肽酶(γ-GT)、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白蛋白(ALB)、總蛋白(TP)、血清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PC-Ⅲ)、層黏連蛋白(LN)、Ⅳ型膠原(IV-C)水平進行檢測[2]。
研究中相關數據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上述各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均采取均數加減標準差(±s)進行表示,分別展開t檢驗和χ2檢驗,在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得知,肝硬化組患者的AST、ALT、ALP、γ-GT、TBIL、DBIL水平較健康組發生顯著升高(P<0.05),而CHE、TP、ALB水平則較健康組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各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經統計得知,肝硬化組患者的HA、PC-Ⅲ、LN以及IV-C檢測結果均較健康組發生顯著升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纖維化各項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ALT與AST在肝細胞內分布,在肝細胞發生壞死后會導致大量的ALT、AST釋放進入血液,從而使血清中含量得以顯著增加,有研究顯示,其升高的程度與肝細胞受損程度呈現明顯的正相關[3]。CHE為乙酰膽堿酯酶與擬膽堿酯酶兩部分所構成的物質,可以對乙酰膽堿產生催化作用,形成膽堿與乙酸。若是機體肝細胞發生壞死,則會引起膽堿酯酶合成量發生顯著降低[4]。TBIL可以對肝硬化肝細胞損害程度進行反映,TBIL升高幅度越大則表明肝損害越嚴重,病程也會因此而延長[5]。TP、ALB能夠對肝臟合成蛋白功能情況進行反映,隨著肝硬化病程進展,肝功能損害程度會逐漸加重,失代償期肝臟合成功能也會因此而發生顯著降低,肝臟合成蛋白功能因此而減弱,導致白蛋白水平降低,球蛋白水平則會發生顯著升高,研究表明ALB同病程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6]。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肝硬化和健康體檢者的各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肝硬化組患者的AST、ALT、ALP、γ-GT、TBIL、DBIL水平較健康組發生顯著升高,而CHE、TP、ALB水平則較健康組低。這一結果對以上言論予以了證實。研究中還對比分析了兩組研究對象的纖維化治療,結果發現肝硬化組患者的HA、PC-Ⅲ、LN以及IV-C檢測結果均較健康組發生顯著升高。
綜上所述,對肝硬化患者展開各項生化指標檢測能夠為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等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值得臨床對其給予關注。
[1] 邱輔佑,黃慈花.應用聯合診斷評價生化及凝血指標對肝硬化的診斷價值[J].中國熱帶醫學,2008,8(10):1715-1717.
[2] 賴力英,龔國忠,周華英,等.肝臟生化功能檢測對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評估價值的探討[J].中國醫師雜志,2010,18(7):982-983.
[3] 孫若東.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3):45-46.
[4] 田鵬飛,徐杰,段正軍.肝纖維化標志物聯合生化指標檢測判斷肝病進程的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7):411-412.
[5] 張耀平,李皇.195例肝硬化患者臨床生化結果分析[J].廣西醫學,2008,30(3):363-364.
[6] 滕廷波,王群興.53例晚期肝硬化患者部分生化項目檢測結果分析[J].華中醫學雜志,2009,33(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