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艷 樊文竹
遼寧省腫瘤醫院科研與學術部,遼寧沈陽 110042
醫學是一門基于臨床經驗的發展性科學,醫學繼續教育對于提高醫生理論水平,提高醫學知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我國目前的醫學繼續教育情況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醫學繼續教育內容沒有體現出與時俱進,理論缺乏新穎性,其次課時太少,多數繼續教育課程的講解停留在表面,學員往往對講授的內容一知半解,并沒有獲得真正的提高。再者,講授內容缺乏系統性。醫學繼續教育應該體現出醫學知識本身的系統性,而不應該是以講座的形式,主題與主題之間缺乏關聯性,盡管課程開得很多,但是往往讓學員如走馬觀花一般。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糾正,那么勢必對我國醫學事業的長期發展造成影響。
繼續醫學教育是指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進行的在職進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職衛生人員不斷學習同本專業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跟上醫學科學的發展。因此,從教育的職能上看,它屬于成人教育的范疇,是專業教育的繼續、補充和完善[1]。對已完成院校醫學教育的衛生人員進行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終身性的訓練活動。
先是,我國的醫務人員水平需要繼續教育。在美國,培養一位醫師通常需要12年的時間,經過長期的訓練,他們的專業能力普遍都非常高,而在我國,醫生可能在接受了大學醫學教育就直接走上工作崗位,而這在美國是遠沒有從醫資格的[2]。當然,這種現象與我國的國情休戚相關。由于我國有13億人口,按照醫生與人口比例來看,我國對醫生的需求量很大。對于我國發展中國家的現狀和造?;颊叩男枰?,我們難以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培育醫護人員,這樣我們的國家醫護人員總體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是有所差距。因此,對我國來說,鼓勵醫護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是為了彌補我國快速發展帶來的醫護人員素質偏低的不足。這對于我國醫學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
另外,現代醫學的突飛猛進的發展要求醫務人員繼續教育來提高醫術。由于對世界的認識不斷增加,新知識的更新換代也很快。但是醫生一般學習時間在10年以上,這就至少造成了學習期間與現代醫學的脫節,這在已經工作了的醫生那兒表現更為嚴重。為了患者的身體能夠更加得到現代醫學的看護,醫生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才能對患者負責,實現醫患關系的協調。
所以無論從提高我國醫務人員水平來說,還是學習新的醫學技術來講,醫生都需要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已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在組織上,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和醫療衛生單位的網絡化的繼續醫學教育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在制度建設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的法規和制度。這些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的建立,保證了我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沿著正確方向,科學可持續發展。但是從實踐來看,制度發揮中的功能缺陷比較明顯,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選取它是因為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相當區域內的醫學繼續教育內容,本文以此為個案,希望能從中指出當前繼續教育內容存在的問題。具體見表1。
學習內容不新導致制度存在的必要性難以發揮。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些課程缺乏對于新理論的介紹,難以提高我國醫務人員水平或是增加他們的新的醫學技術。這樣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其次,醫學教育的核心內容應該包括人文精神,患者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對他們要關愛,治病還要救人,不能治病而不關懷人。中國千百年來稱頌良醫有仁心仁術。如澳大利亞醫學會對醫生的品德,要求有六項:負責、熱情排前二位,其他四項是勤奮、團結、堅定、能動。負責指的是對患者、對上級醫師和社會負責。青年醫生在培訓中都有記錄冊,每一專業輪轉完畢,除了臨床成績審核外,對上述六項要求都要評估,并由專業主任簽字。對比之下,我國對醫生的人文精神培養,醫德的教育是有明顯差距的。從表1 中可以看出對醫德教育的忽視,這反映了當今醫學繼續教育方面的缺失??傊?,以上內容的缺失使制度的服務對象——醫護人員較難從學習中獲益。

表1 遼寧省腫瘤醫院2012全年的教育課表
從表1 可知,傳統方式并不適合現狀的要求。表1 的課程都是在一個下午教導完成,這樣導致學習時間過短,教育效果不足。作為專門的教學,有些課程難以在3個小時內講解完成,如此快速的講授難免會使醫護人員學不到相關的知識。這是由于大量的患者需要醫生的救治,醫生們沒有時間造成的。在大中型醫院,每位醫生的工作量都比較滿,根本就很難專門去安排大量的時間進行再學習。而那些鄉鎮醫院基層醫生由于受地域條件的限制,師資缺乏,并且脫產集中學習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3]。
因此,傳統集中教育培訓方式并不完全適合現今醫生缺乏學習時間的實情,遠程教育方式因此逐步發展起來。
遠程教育的社會適應,就是一點對多點,能夠對廣大的群體做好點播服務,通過遠程的衛星或互聯網絡等手段對終端客戶實現視頻等醫學信息廣播或交互的行為。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體現了構筑網絡化信息平臺的理念,是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平臺,是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大部分醫務人員具備了參加網絡學習的硬件條件和技術水平,抽樣調查示,95%的臨床及醫技人員認為參加遠程教育是最為首選的繼續教育方式[4]。遠程教育對于提高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可以提供科學客觀的考核依據,實現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為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創造更好的條件,促進醫院的信息化建設。
但是,遠程教育必須解決中小網站發展難的問題。醫學版塊網站獲得國家批準,開設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體現了國家對醫療體系的重視。大型的遠程教育公司有雙衛醫學技術培訓中心和好醫生繼續醫學教育中心,從事廣播服務的有上海文廣《衛生健康》頻道、數字電視《百姓健康》頻道、24 h 醫學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數字電視《家庭健康》、《百姓數字健康》等[5],從事遠程診療的有軍衛網等,他們都得到了國家的良好支持。但是上千家以上的中小公司卻因為審批環節多,周期長,條件嚴苛等被拒之門外。如對遠程醫學服務多要經過審批:①廣電局的視頻服務審批(如《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許可證》);②衛生領域的認可。在中國從事遠程醫學主要有三類:一類是視頻硬件和視頻軟件的公司,如保利、愛斯利、V2、華平、福瑞特、視高等公司;二類是視頻技術服務公司,這類公司以專注醫學領域的軟件技術服務為主導,目的是解決視頻技術問題;三類是從事醫學服務的公司,這類公司集服務與技術于一體。這些企業中存在很多的的中小公司,它們沒有這么大的精力和財力去爭取牌照,所以造成了身份發展問題。制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急需加強對制度的改革。
中國廣大的基層醫療機構,主要是社鄉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他們往往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醫學知識培訓,文化程度低下且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比較差,也無法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哪怕他們有學習的愿望,但要通過學習考取相關的資格證,對于他們都非常艱難[6]。原因有很多:①國家沒有系統的政策支持。②多年的社、鄉衛生經濟崩潰的局面。③營收的狀況不容許個人或很難提供培訓經費,來維持自身的素質提升等。
這樣的情況,基層醫學繼續教育就缺乏市場。沒有教育經費和衛生經濟環境不好,教育培訓公司不愿意參與其中,這是市場化規律的結果,是一個常態。這種非社會化和非市場化的狀況,只能導致教育跟不上,要么是通過政府的手段,長期的基層醫生素質低下是必然的。教育制度的普及面不夠就因此形成。
繼續醫學教育的成本是十分龐大的,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政府在繼續教育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財政預算投入,而醫院的資金也是有限的,根本不能負擔醫生的全部繼續教育費用。資金是發展的關鍵,培訓資金缺乏使繼續教育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受挫。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的主體是醫療機構的醫生個人,形式就是辦培訓班、學習班、研討會。如前所述,醫生是每天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工作人員,時間很難抽出,再面對招生、招商、落實培訓場地、確立主辦承辦單位、收取培訓費、注冊報名、組織會務工作、頒發學分證等大量的工作,作為醫生的個人難以完成 所以有些醫生會通過一定關系讓醫藥企業來做這個事情,醫藥企業為此埋單不少。這種不確定性不易發揮制度的長期作用。
發揮制度的強大功能才能是制度順應當今的需要。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結合國外經驗及自身實踐經歷提出以下對策:
繼續醫學教育的經費,要通過多渠道籌集的辦法解決,政府、單位、醫生都要各自負擔一部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將繼續醫學教育經費納入部門預算管理,保持繼續醫學教育經費專款專用,經費要實行統一規劃、集中審批、集中使用;各單位應該提高用于繼續醫學教育經費,做到逐年增長,以便提供充分的財力支持;衛生技術人員本人也應承擔一定的費用。還應該提倡通過其他途徑籌集資金。
求新是指要把握好繼續醫學教育的內容,要根據現代發展出來的新知識、新技術,結合當前我國不同醫護人員的操作需要,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務求受到實效,另外也要注意提高基礎醫學的普及,以期醫護人員總體創新思維的提高。
求全是指在繼續醫學教育活動中不能局限于醫療技術的培養,還要注意醫德、法律法規的灌輸,這些對于解決當前存在的醫患緊張局面具有治本的意義。
最后,繼續醫學教育的內容還要切合各類人員的實際,規范化培訓應以“三基”為主,著重臨床思維能力,本專業的技能,獨立處理本專業(學科)的常見病,某些疑難疾病的處理能力,臨床科研方法,學術論文的書寫,外語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保證繼續醫學教育的形式靈活多樣,根據實際操作來看,以短期培訓、業余學習和自學為主適合我國的國情。最好還要鼓勵創辦教材編寫、學術報告、發表論文、科研立項等活動,它們可以為繁榮繼續教育提供豐富的土壤[8]。
其次,要持續改進傳統的教育方法。醫院要鼓勵醫護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建立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登記制度,“學分證”、“合格證”、“登記手冊”和業務技術考績存檔制度,成績作為對其培養使用和技術職務晉升的依據。對違反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遼寧省腫瘤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制度、規定,造成不良后果,或有弄虛作假行為者,視情節給予處分。
再次,對遠程教育要給予政策優待。對從事醫學視頻服務的公司,建議加快審核速度,鼓勵發展醫學視頻服務,這樣對整個醫學服務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如果政府采取堵、限、禁的做法,會阻礙對遠程教育行業在制度功能上的發揮。
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做好繼續醫學教育與培訓工作是關鍵。而看病難,其中之一難在基層缺乏高水平醫療人才。所以,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不僅僅是改變基層醫院缺醫少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才配置要向基層醫院傾斜,努力做好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培訓與教育工作。提高基層醫護人員的診療技術,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是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無人問津現狀的需要;是保障群眾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
重點在社、鄉,重點在扶持政策。真正的醫學教育在三級醫療網的社、鄉醫學教育,也是真正的目標需求,有需求但教育經費欠缺,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需要制訂扶持中小醫學教育、醫療服務公司的鼓勵政策,政府要鼓勵大量的中小醫療服務公司都參與到中國社、鄉衛生經濟的建設中,基層醫學教育才有強勁的人財物支持,中國的衛生經濟才能得到真正地平衡發展[9-10]。
專家自己從事醫學教育和醫療服務,必然導致壓迫醫藥企業的局面產生,也就難以堵住商業賄賂。建議醫學教育主要由法人單位(醫療機構、醫學教育公司、科研院所)來承擔,限制專家個人從事醫學教育活動,這樣就可以形成醫學教育的社會化、市場化、規范化。對于醫療技術服務,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狀況,可以估計擁有個人技術(非單位技術)的專家和企業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去推廣技術,鼓勵醫學教育、醫療技術服務在基層(社、鄉)的社會化。
[1]楊文秀,孟群,敬蜀青.國內外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2)[J].繼續醫學教育,2006,20(32):125-126.
[2]陳文峰,王立英,孫洪梅.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學分管理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9):45-46.
[3]諸葛毅,應曉維,俎德玲.醫學教育科研在三級醫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22(9):35-36.
[4]霍金榮.淺析數字化學習與醫院繼續醫學教育[J].醫學信息,2006,19(9):55-56.
[5]尹照玲,宋玉玲,李愛民.加強管理促進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發展[J].中國醫院,2006,10(9):85-86.
[6]陳慶海,張志華,洪少杰,等.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的優點及展望[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6,26(6):45-46.
[7]霍鳳霞.繼續醫學教育在現代醫院發展中的作用[J].醫藥產業資訊,2006,31(15):77-77.
[8]李盛華,鄧強,董萬濤,等.全國中西醫結合微創骨科新技術繼續教育培訓班暨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紀要[J].西部中醫藥,2011,24(12):106-107.
[9]張瑜,潘傳迪,張啟瑜,等.醫院科教科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簡介[J].醫院管理論壇,2006,23(5):66-67.
[10]程偉.基層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全科醫學與中醫學的融合[J].西部中醫藥,2012,25(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