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開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檢驗科,北京,10005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分為非ST段抬高ACS(NSTE-ACS)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l),是常見心血管疾病,多以胸前區疼痛為主要癥狀,發病急,病情重,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者死亡。目前ACS臨床治療已經常規化、系統化,治療指南不斷更新,其內科藥物治療多以重建冠脈血運、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穩定粥樣斑塊、降低病死率及并發癥等為目標[1-2],調脂、抗炎是其治療核心之一。ACS二級預防多以他汀類藥物為調脂、抗炎策略,但其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與劑量呈正相關,導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有效劑量而難以達到理想療效[3]。為提高ACS二級預防療效,近年來臨床以步長腦心通膠囊聯合常規治療方案對ACS進行治療,筆者通過觀察其對ACS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影響,以了解其調脂、抗炎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心內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ACS患者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綜合癥狀、體征及冠脈CT、冠脈造影、心肌酶譜、心電圖等輔助檢查參考2002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制訂的ACS診斷標準[4]確診。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46~78歲,平均(63.4±6.9)歲;STEMl者8例,NSTE-ACS者52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為(63.7±7.1)歲;STEMl者9例,NSTE-ACS者5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無嚴重并發癥;2)最近一次發病至入院時間≤2 h;3)年齡<80歲;4)取得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有明確相關藥物過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2)PCI術或溶栓失敗者;3)治療依從性差。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具體診斷給予對癥治療,必要者可選擇PCI術或給予瑞替普酶溶栓,常規治療方案參考相關指南[1-2]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對照組他汀類藥物選擇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90092),1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腦心通膠囊(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01),1.6 g/次,3次/d。兩組均以 12周為入組觀察周期,入組觀察期間不調整藥物劑量,不添加其他調脂、抗炎類藥物。
1.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觀察周期內出現心源性死亡、新發或再發心肌梗死(AMI)、完全血運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例數。兩組患者均于觀察周期首日和末日空腹12 h后抽取肘靜脈血立即分離血清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和hs-CRP血清水平。觀察周期內每周復測1次實驗室常規檢查,并根據患者用藥反應,記錄藥品相關不良反應。所有數據采集均有我科專門人員收集,所有輔助檢查均常規進行;出現MACE及嚴重不良反應患者均收集最后一次血脂及hs-CRP數據作為觀察指標。
1.5 檢測儀器和試劑 儀器:羅氏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LDL-C、HDL-C、TC、TG 和 hs-CRP試劑盒均由德國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提供。
1.6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應用SPSS 1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血脂及hs-CRP血清水平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MACE、不良反應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MACE對比 觀察周期內觀察組MACE發生率5.00%明顯低于對照組18.33%,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MACE對比[例(%)]
2.2 兩組血脂水平及hs-CRP對比 兩組觀察周期末日HDL-C均較首日明顯升高,LDL-C、TC、TG、hs-CRP均較首日明顯降低,但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經t檢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及hs-CRP對比(s)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及hs-CRP對比(s)
注:組內同指標對比:at=3.6407,aP<0.05;bt=23.4473,bP<0.05;ct=15.6168,cP <0.05;dt=9.9308,dP <0.05;et=22.7660,eP <0.05;ft=6.1288,fP <0.05;gt=28.8402,gP <0.05;ht=7.0874,hP <0.05;it=20.1654,iP <0.05;jt=26.8195,jP <0.05;組 間 同 時 間 對 比,kt=3.0562,kP<0.05;lt=3.7573,lP <0.05;mt=7.0874,mP <0.05;nt=8.9439,nP <0.05;ot=8.1748,oP <0.05。
組別 對照組n=60觀察組n=60首日 末日HDL-C 1.45±0.36 1.71±0.42a1.49±0.38 1.95±0.44首日 末日fk血脂 LDL-C 4.05±0.51 1.93±0.48b4.08±0.53 1.63±0.39gl(mmol/L)TC 6.82±0.78 4.76±0.66c6.89±0.81 3.95±0.59hm TG 3.26±0.46 2.47±0.41d3.31±0.47 1.84±0.36in hs-CRP(mg/L)21.43±4.79 6.54±1.65e21.68±4.84 4.31±1.32jo
2.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明顯不良反應均為肝酶明顯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對照組發生率3.33%(2/60),觀察組發生率1.67%(1/60),均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19,P >0.05)。
ACS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突然破裂導致的臨床綜合征,斑塊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為其主要病理改變,斑塊破裂是其基礎病例因素,而血脂異常及炎癥反應是導致斑塊形成、破裂的始動因素[5],因此調脂、抗炎是現代醫學治療ACS及預防其復發的核心策略。對ACS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反應標記物進行動態檢測,是檢驗科與臨床科室有機結合的重點區域。血脂指血漿中的中性脂肪,LDL-C、HDL-C、TC、TG等均為其臨床常用觀測指標,其中LDL-C升高是ACS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對其進行有效糾正(血清水平降至1.8 mmol/L以下)可改善ACS預后[9],我科主要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其檢測。hs-CRP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是炎性反應的標志性因子,對冠心病的診斷與危險分層均有極高的指導意義[10],免疫比濁法為其常用檢測技術。經過多年臨床反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可敏感、正確表達相關指標血清水平。
他汀類藥物是現代醫學中具有調脂、抗炎雙重功效的代表藥物,在ACS治療中有著重要地位,可有效預防ACS患者MACE發生,但其療效、風險均與劑量成正相關,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難以取得有效療效,且即使到達強化調脂目標,冠脈事件仍有發生風險[6],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在調脂、抗炎同時進一步降低MACE發生,是ACS治療中需要探討的重點問題,而在此過程中,檢驗科密切配合為臨床診治ACS提供了有效保障。
ACS在中醫學中可歸屬于“真心痛”“胸痹”“心痛”等多種病證,而中醫學將現代醫學檢查結果以“微觀辨證”納入其辨病辨證范疇,認為冠脈事件發生與“氣虛”“痰飲”“寒凝”等證候有密切聯系[7]。步長腦心通膠囊為16味中草藥組方而成的純中藥制劑:其中黃芪補中益氣、行血布津為君,以散瘀通絡化濕;丹參活血化瘀為臣,增君藥通絡止痛之功;當歸、桃仁、紅花、川芎、赤芍、雞血藤、川牛膝活血通絡逐瘀,桂枝、桑枝溫經通脈祛寒,乳香、沒藥調氣活血定痛,全蟲、地龍、水蛭破血逐瘀通絡,佐助君臣行氣通絡、溫經止痛;全方可收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溫經止痛之效[8],對“氣虛”“痰飲”“寒凝”等證候均有良好療效,因此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
經1個觀察周期治療后,對比血脂及hs-CRP血清水平數據可發現,兩組治療后血脂及hs-CRP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但對照組LDL-C未達到控制目標,而觀察組LDL-C下降更為明顯,且其他指標均較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提示步長腦心通膠囊在調脂、抗炎方面均有確切療效。兩組MACE對比顯示,觀察組MACE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同時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步長腦心通膠囊可安全、有效改善ACS患者預后。
總之,步長腦心通膠囊可安全、強效糾正ACS患者血脂異常,抑制炎癥反應,顯著降低MACE發生,檢驗科為臨床診治ACS提供有效保障。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S].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8):675 -690.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S].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5):353 -367.
[3]高遠,關啟剛,孫宇姣,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應用負荷劑量的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汀的效果對比[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3):235-237.
[4]ACC/AHA.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report of American college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for partition guidelines[J].J AmColl Cardiol,2002,39(3):542 - 553.
[5]林靜,徐尚華,熊尚全,等.血脂康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炎癥因子和 MMP 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09,4(2):71-73.
[6]李樹仁,王天紅,張寶軍,等.腦心通膠囊對冠狀動脈臨界病變冠心病患者炎癥反應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5):607-611.
[7]張瑩,李慶祥,陳立新,等.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證候與相關實驗室指標典型相關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3,8(4):414 -416.
[8]邱霞.丹紅注射液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2,7(6):517 -519.
[9]林松.腦心通膠囊治療高脂血癥15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0,45(12):884.
[10]李朝杰,龍明智.腦心通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 Hcy、vWF、MMP-3、hs-CRP 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9):2063-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