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夢熊 鄭格琳 陳 思 楊永生 鄭 蕾 陳珞珈
(1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100700;2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100102)
為了適應北京市中醫藥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為居民提供優質的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通過規范和建立科學的中醫藥服務項目和價格體系,建立價格監控和調整機制,實現中醫藥醫療服務項目與價格的動態化和科學化管理,是當前醫改和中醫藥服務的一項重要的任務。
診療服務項目是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服務的具體內容,由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各省市有少量的增加,收費標準由省級物價部門決定。過去,中醫藥診療服務項目數僅占醫療診療項目的1/30,且不系統和不完善。建立中醫藥診療項目體系,關系到更好的為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關系到中醫醫院的運營、生存和發展,是當務之急。課題組對此開展了研究。
北京市中醫診療服務項目目前一直沿用1999年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以下簡稱“紅本”),紅本共規定診療項目3000余項,其中中醫項目只有88項。在中醫項目中,皮膚科5項,針灸27項,正骨按摩8項,其他44項[1]。
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2年5月印發了《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它是三個部委在2001年版、2007年版的基礎上修訂的,分綜合、診斷、治療、康復、輔助操作和中醫六大類,11大項,9360個項目,較2007版增加了4000多項。中醫的診療項目共337項,占所有項目的3.6%。其中中醫醫療服務327項,在綜合醫療服務中有10項(中醫辨證論治7項、中醫辨證論治會診3項)[2]。
3.1 研究方法 調查樣本為首都的6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隨機抽取的12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一所中西醫結合醫院,共19所中醫醫院。通過這些醫院申報的項目,經篩選、論證,確定一批臨床在用的、確有療效的新的中醫藥服務項目,與原有的中醫藥服務項目合并,規范并建立首都的中醫藥服務項目體系。
我們印發了統計表,該表填寫的是各中醫醫院目前使用的中醫藥服務項目(指運用中醫藥理論和技術完成診斷與治療的醫療服務項目),包括“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紅本)及北京市發改委價刊收錄的項目、紅本原項單列項目、北京市發改委對醫院單批的項目、雖未列入“紅本”,但醫院仍在開展使用的中醫項目及有項目名稱和內涵但因某些原因暫未使用的項目。
各中醫院將實際開展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上報給我們。我們即成立由北京各中醫醫院專家組成的各科專家組,專家必須是二甲以上中醫醫院的科主任和主任醫師,每一專科的專家均有10人左右,分為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肛腸科、中醫骨傷科、針灸科、推拿科、其他科室、藥劑科等8個專家組。各科分別召開專家論證會,對上報、收集的中醫診療項目進行歸納、篩選、論證,規范,該增加的增加,該淘汰的淘汰,然后提交綜合專家組審議。
綜合專家大組論證會對各組提交的中醫診療項目進行評議、綜合、平衡、審定,最終提出了首都中醫藥服務項目體系的項目。
我們主要采用數理統計分析,專家訪談,描述性研究、現場調研、專家論證等方法進行研究。
3.2 課題組提出的北京市中醫診療服務體系的項目1)項目數量:485項。2)項目分類:共分9類,見表1。3)項目體系內容:包括項目編碼、項目分類、項目名稱、項目內涵、計價單位、計價說明、除外內容。

表1 北京市中醫藥服務項目分類一覽表
3.3 北京市中醫診療服務項目體系與北京市發改委、國家發改委兩個醫療項目標準的比較 北京市發改委“紅本”里的中醫診療項目只有88項,國家發改委“新規范”里中醫的診療項目有337項,我們課題組提出的北京市中醫診療服務項目體系有485項,比北京市的“紅本”新增加了397項。比國家發改委的新規范增加了148項。新增加的項目主要為中醫心理治療組73項、中醫設備組26項、中醫特殊治療組32項,占89%,其他專科新增項目較少。
4.1 在國家和地方的《醫療項目規范》中,應當不斷增加完善中醫的診療項目 根據我們的調查和研究,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2012年發布的《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與北京市發改委1999年發布的《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其收錄的中醫診療項目還不完全,還有一些療效好有特色的中醫診療項目沒有收進去。例如在三部委的9360個醫療項目中,中醫337項,僅占3.6%。再如,西醫的診療設備項目列了幾千項,而中醫的診療設備一項都沒有收入,如低頻子午流注治療儀,是根據中醫的子午流注和辨證論治選穴,臨床療效很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推廣使用200多項中醫的診療設備,但三部委《項目規范》中一項也沒有列入,造成實際上在中醫院是不能開展這些項目也不能收費。又如,在三部委的《項目規范》中,沒有一項中醫心理方面的項目,而我們通過調研,納入到我們項目體系的中醫心理項目就有73項。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目前批準的中醫診療項目偏少,一些項目應該納入而未納入。我們建議,有關部門應共同研究,不斷補充完善中醫的診療項目,將目前尚未列入醫療服務項目的一百余項中醫診療項目納入醫療服務項目體系,一方面適應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要,一方面使有療效有特色的中醫治療方法保存下來,要給中醫藥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廣闊的空間。
4.2 中醫藥行業要加強中醫藥診療服務項目的研究中醫藥的診療項目與西醫的診療項目一樣,覆蓋了臨床各科。隨著中醫學術和科研的發展,古老的中醫獨特療法開始傳承恢復;新的療法、新的技術、新的設備不斷涌現,中醫藥行業自身要加強這一方面的研究,要論證,要甄別,該收入的要收入,該淘汰的要淘汰,對每一個診療項目的內涵,包括項目編碼、項目分類、項目名稱、計價單位、計價說明、除外內容等等,都要做深入的研究[3]。
4.3 中醫診療項目關系到中醫的生存發展與能否保持特色 我國的醫療機構診療行為越來越規范和嚴格,中央和省級頒發的診療項目和物價標準,是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服務的法定依據。如果中醫的診療項目很少,或者收費較少,造成的后果,一是中醫醫院靠中醫的醫療服務難以維持醫院的運行,與綜合醫院的差距越來越大,員工的收入水平低,中醫醫院不斷萎縮。二是中醫醫院為了生存和經濟收入,重西輕中,大量開展西醫檢查和治療方法,改變了中醫醫院的屬性和方向[4]。三是由于一些有特色的中醫治療方法不依賴現代設備檢查,也不需要很多的醫用耗材,收費標準較低,由于經濟效益低,科室和醫院不愿意開展,致使一些有特色有療效的中醫方法在臨床應用中難以開展,逐漸消亡。例如,同樣是一例閉合性骨折的患者,收費標準是,中醫小夾板固定復位收費80元,西醫用石膏固定復位收160元,所以很多中醫醫院都不用小夾板改用石膏了。醫生的高技術服務和勞動價值完全沒有得到公平的反映和體現[5]。
4.4 中醫的診療項目確定之后,要深入研究認真測算每一個診療項目的成本,到底需要人力、技術、房屋、設備和能耗多少,項目的合理定價應該是多少,目前的定價標準合理還是不合理,這些都是關系到中醫醫院的生存、發展、中醫特色診療項目能否傳承下去的大事情。據我們課題的研究,目前北京中醫診療項目百分之九十的收費標準都是低于成本的,那么中醫醫院愿意開展嗎?我們對13家中醫醫院核算的104個中醫藥服務項目,2011年的服務總量為7,106,683例。這些診療項目總收入為6,709.27萬元,項目總成本為95,078.41萬元,13家中醫醫院開展的104個中醫藥服務項目在2011年共虧損8.84億元。本來中醫醫院在資源水平上就比西醫醫院要少得多。這些問題不解決,如果只是在一些表面或形式上的東西上去做工作,造成中醫醫院的衰落其實是我們自己。
中醫需要自己系統的規范的診療項目體系,也需要公平合理的收費標準!
[1]北京市物價局、衛生局關于下發《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1999年]合訂本的通知.京價(收)字[1999]第390號.
[2]國家計委、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試行2012年版))的通知》.
[3]崔爽,韓成祿.淺析技術勞務價值在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中的體現[J].衛生經濟研究,2004(3):68 -71.
[4]許凌雪,王麗,尹愛寧,等.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3):246 -248.
[5]王艷紅.中醫診療項目及收費標準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