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林
(南京市天景山中學 江蘇南京 211100)
校園青奧文化宣傳活動對普及初中生青奧知識的影響
——以南京市天景山中學為例
楊美林
(南京市天景山中學 江蘇南京 211100)
青奧會是青少年的盛會,在2014年南京青奧會即將來臨之際,學校應抓住籌辦青奧會的歷史機遇,宣傳青奧,傳承奧林匹克文化,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本文從實際出發,從校園青奧文化宣傳活動方案的名稱、對象、指導思想、階段劃分、活動內容、形式與評價,實施途徑、活動保障幾個方面去設計并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實施,結果證實對普及初中生青奧知識有明顯成效。
校園 青奧文化 宣傳活動 初中生 青奧知識
國際奧委會決定于2014年在南京舉辦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將是我國承辦的又一國際性綜合體育盛會。青奧會創辦目的之一就是運用教育手段,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奧運會,感受奧林匹克精神和內涵;在年輕人之間提升體育意識和參與感。初中階段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階段,在認知發展上處于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狀態中。針對他們體育鍛煉的認知水平較低,體育鍛煉意識不強,體質較弱等特點,借2014年南京青奧的契機,學校應大力宣傳青奧,傳承奧林匹克文化。南京江寧大學城地區的體育場館是青奧會比賽的“三大場館區”之一,而天景山中學是南京市中離該場館最近的初中學校。天景山中學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創建南京市青奧學校,并設計了相應的校園青奧文化宣傳活動方案,按學期分三階段實施。
青春奧運,活力天中。
天景山中學學生。
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辦好青奧會、創建新南京”的號召,積極創建“青奧學校”,增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展現辦學特色。通過青奧系列主題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遠離不良道德意識和生活習慣,提升學生體育素養、文明素養、奧運意識。同時展現中國文化、南京文化,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為辦好2014年南京青奧會,貢獻力量。
地點:學校長廊。負責人與職責:分管德育活動副校長總負責,辦公室主任負責訂制青奧圖片,體育協助德育主任完成圖片展內容,德育主任確定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班主任宣傳動員、組織實施。活動形式與內容:圖片展的內容包括青奧的起源發展、青奧目標與理念,青奧文化、青奧會的原則與管理、南京申辦青奧的歷程,南京青奧比賽場館、體育競賽項目、城市運行、文化教育活動、南京十大旅游景區介紹等相關設計。青奧圖片展每一個月更換一次,德育處統一安排各班參觀學習,并布置參觀學習任務,如完成參觀心得。
地點:學校計算機教室。負責人與職責:分管德育副校長負責,信息主任、信息教師負責網站的發布管理、德育主任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信息教師、班主任負責活動方案的實施。活動形式與內容:每周定期更新青奧知識,內容有中國參賽選手、世界著名選手、青奧發展歷史等。并發布社會上開展的一些青奧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去。
地點:學校報告廳。負責人及職責:由分管德育副校長負責,團支部書記確定比賽方案的制定與落實,班主任協助組織落實。活動形式與內容:在全校進行宣傳,以班級為單位參賽,參賽人數每班10人。由學校團總支負責,按統一時間分年級分地點比賽.比賽的方式為知識問卷。比賽各年級選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頒發獎狀。
地點:班級教室。負責人及職責:分管德育副校長統一負責,德育處聯合美術組制定活動比賽方案。選派教師評委12人,學生評委20人。評委負責審評作品,并展示于校園宣傳欄。活動形式與內容:學校組織學生舉辦“青年盛會,南京青奧”為主題的手抄報及手抄報大賽,各班上交不得少于10副。學校成立青奧知識競賽評委團,由12名教師和20名學生組成。學生評委各班上報一人。由評委團組織初審出優秀作品,并在校園宣傳欄展出,根據評委按年級評分,按得分高低選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頒發獎狀與小獎品,根據各班獲獎人數及等次給班級常規考核加分。
地點:學校田徑場。負責人及職責:分管德育副校長統一負責,德育處聯合體育組制定活動比賽方案、運動會規程。選派教師評委,保證教師人人有崗,負責各崗位裁判工作,學生志愿者24人。負責會場秩序、衛生、協調等工作。活動形式與內容:體育課上傳授一些民族傳統項目如陀螺、滾鐵環、扭秧歌、踢毽子。利用每天大課間活動、陽光活動,定期組織趣味體育比賽。在學校每年一屆的學校田徑運動以青奧為主題,以”一班一國”的形式豐富比賽內容,在運動會上宣傳與分享各國文化,體驗志愿者服務和頒獎臺的神圣與莊嚴。
地點:校園、社區。負責人及職責:分管德育副校長統一負責,德育處聯合團支部制定活動比賽方案并組織、落實。班主任協助配合。活動形式與內容:開展“情系青奧,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培訓。開展“爭當青奧志愿者”活動,組織部分學生進社區,向居民發放傳單,推薦好的低碳生活方式。綠色校園活動,包括開展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廢物改造、校園義賣活動等。
建立學校青奧領導小組機構,劃分工作,各負其責。
知識是前人實踐的經驗,認知是自己實踐的經驗,此二者是我們行為和思考的依據。青奧文化知識是對青奧文化認知的基礎條件,只有提高了青奧文化認知,才能對行為與思考提供依據。(見表2)

表1 階段劃分表

表2 青奧知識認知百分比統計表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校對學生進行青奧文化宣傳,能夠使學生對青奧的相關理論知識產生明顯的影響。
第一周,學生對青奧知識的了解較少,學生對青奧的起源、目標、原則、比賽項目、文化幾乎都不了解,統計中,“不了解”的占96.5%以上,分析該結果跟青奧會因為才舉辦了一屆,歷史很短,學生對其不夠關注,加上學習壓力重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第二十周,對于“不了解”的各項數據都所有下降,數據的明顯變化,與學校通過校園媒體、活動的開展等途徑開展的青奧長廊圖片展、圖片展的內容本身就包括青奧的起源發展、目標與理念,青奧文化、原則與管理、競賽項目、文化教育活動等內容,并由德育處制定了參觀學習的方法和學習任務,提高參觀學習的有效性,而不只是流于形式。校園網站論壇發帖,每周定期更新青奧知識,鞏固與拓寬學生的青奧知識。手抄報比賽活動,圍繞青奧主題,進行設計。學生在設計前,主動搜索,選取相關青奧知識,本身也是對青奧知識的拓展學習。青奧知識競賽,更能促進學生了解與掌握青奧知識。隨著校園青奧文化宣傳活動的實施,體育活動、主題班會活動、志愿者活動等拓寬學生青奧知識面,并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與理解青奧知識。各項變化的幅度不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青奧會比賽項目降到29%,下降幅度相對較小的是“青奧會文化”,分析青奧知識中,學生可能更有興趣關注青奧會比賽項目,對于抽象內涵的興趣較低。
受活動方案實施時間,開展各類活動的普及面,體育教學手段、活動評價、學生學習壓力等因素影響,學生對青奧知識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入,這需要學校繼續持之以恒的、深入宣傳青奧,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使學生享受到高質量、高品質的教育,讓學生拓展青奧知識面,收獲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自覺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從而以點帶面,帶動學校全面工作的轉變和提升。
[1]史國生.五環輝映下的金陵[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
[2]李海峰.青奧會:學校體育發展的新機遇與新契機[J].成功(教育),2011(20).
[3]左欣.青奧會人文教育價值對于校園文化影響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4]鄧雪.第一健康生活方式(第一生活)[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5).
[5]張兆斌.青奧文化梳理與解讀[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6).
G804
A
2095-2813(2013)09(a)-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