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媚 毛 平
1.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透室,湖南長沙 410013;2.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護理部,湖南長沙 410013
隨著醫療水平及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現如今透析療法已成為治療終末期腎臟病的有效措施。而且近年來,透析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顯著增加[1]。在老年透析患者的治療護理中,健康教育是患者獲得透析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降低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提高他們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的作用[2]。但是由于年齡及身體機能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對老年患者反復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影響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活質量,有文獻提示[3],家庭支持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我中心于2011年12月—2013年3月對52例≥60歲老年患者家屬加強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52例患者為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液透析年限為8個月-12年,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60~81歲,平均年齡66.6歲。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6例,高血壓腎病13例,糖尿病腎病11例,惡性腫瘤2例。52例患者均使用費森尤斯4008B透析機,F7HPS透析器,每周透析8~12 h。
2011年12 月—2012年7月,對52例老年患者根據我中心制定的臨床健康教育路徑表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并觀察記錄患者的透析效果;2012年8月—2013年3月,繼續對患者進行反復的健康教育,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強化健康教育,觀察記錄患者的透析效果,比較兩段時間內患者的透析效果并分析。
1.2.1 常規健康教育 根據我中心制定的臨床健康教育路徑表循序漸進地進行,內容包括: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識、血液透析的治療流程、血管通路的建立及自我維護、血液透析常見并發癥的癥狀及預防、血液透析用藥的治療作用及不良發應、血液透析的營養要求及飲食原則。
1.2.2 強化家庭健康教育 ①向患者家屬宣傳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讓家屬了解到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對于老年患者在心理及生理方面維持穩定的狀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②老年患者由于年齡大、行動不便、機能退化,他們中很大一部分需依賴家人生活,那么家人的知識直接影響到血透患者的生活與治療。根據患者家屬不同層次的受教育程度,有針對性地宣教透析相關知識,提高其對透析治療與疾病的認知。③向家屬發放飲食護理手冊,提供食物中各類成分含量表,使家屬能夠正確選擇,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營養的膳食,改善其營養狀況的同時避免高鈉、高鉀、高磷食物及過多水份的攝入。④為家屬提供透析病人家庭護理手冊,內容包括老年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日常運動的要求及配合、常用藥物的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透析間期常見并發癥的癥狀及預防處理、透析間期體重的自我監測、血管通路的家庭維護。⑤由專人負責定期召開專題講座及討論會, 為家屬強化透析相關知識,解決家屬在為患者提供家庭護理時所遇到的困難,分享不同的家庭護理經驗。
①透析間期并發癥:老年患者因透析不充分、自我護理及家庭護理不當等原因在透析間期出現低血壓、高血壓、心衰、高鉀等并癥。②血管通路并發癥:老年患者的不當行為或錯誤習慣導致深靜脈留置管或內瘺栓塞,從而血流量不佳,引血不暢;無菌操作不當,不注意清潔衛生導致血管通路的感染。③脫水量:是每次透析時醫生根據患者在透析間期的體重增長量設定的水份超濾量,一般是患者干體重的3%~5%,脫水量>干體重的5%時脫水量過多。

表1 兩階段患者透析效果比較[n(%)]
所有數據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表示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T值為-5.95,在加強家庭健康教育前后,52例老年患者的透析效果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4]。老年透析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存活率明顯低于年輕患者[1],而常規的健康教育在對其反復實施后取得的效果仍是不佳,透析效果沒有明顯的改善。家屬是患者重要的支持系統,對患者心理及軀體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在我們加強家庭健康教育后,患者得到了家屬的支持與鼓勵,積極地配合家庭護理,按時進行規律透析治療,正確服用藥物,合理飲食,嚴格控制水鈉攝入,積極進行血管通路的自我維護,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透析效果較之前的常規健康教育有了明顯的改善。家屬關心、家庭支持是提高老年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我們要繼續加強老年透析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透析效果,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1] 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3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74.
[2] 賀孟萍.健康教育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6,12(15):1378.
[3] 肖月麗,高少波,王娟,等.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 28(9): 1838-1839.
[4] 秦潔,趙紅,汪彬,等.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185-187.
[5] Nagl-Cupal M, Sehnepp W.Family membe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effects and mastering the situation. A review of qualitative studies[J].Pflege,2010,23: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