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育東 吳永和 邱錢灃 溫陳媛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福建龍巖 364000
常規藥物的應用可較好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但不能將患者各項血脂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二甲雙胍是近年來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糖尿病治療藥物之一,不僅能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引發機體血管病變,還能有效調節機體血脂代謝[1]。本次研究將二甲雙胍作為糖尿病臨床聯合治療的藥物之一,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
選取我院于2008—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均為初發2型糖尿病,依照隨機分組法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60例,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1.8±1.8)歲;體重指數在25kg/m2之上;平均空腹血糖(12.5±1.4)mmol/L;治療前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分別為(2.44±0.76)、(5.86±0.77)、(3.08±0.48)mmol/L。對照組患者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31~75歲,平均年齡(52.4±2.2)歲;體重指數在25kg/m2之上;平均空腹血糖(13.5±1.2)mmol/L;治療前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分別為(2.41±0.69)、(5.79±0.71)、(3.04±0.35)mmol/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空腹血糖及治療前膽固醇等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均予以格列齊特緩釋片治療(天津懷仁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3861),1片/次,1次/d,餐前20min左右口服[2]。
1.2.2 觀察組 同對照組同樣方式口服格列齊特緩釋片治療,同時加用二甲雙胍(北京京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51)聯合治療,規格250mg/片,每日1片格列齊特緩釋片+1片二甲雙胍餐前20min口服,每周檢測血糖水平以調整用藥量。
兩組患者格列齊特緩釋片每日口服量控制在100mg以內,二甲雙胍每日用藥量控制在1300mg之內,所有患者均連續用藥4個月后觀察療效決定是否繼續用藥[3]。
使用日立牌7170規格全自動生化儀通過酶比色法檢測兩組患者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情況[4]。
本次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的對比應用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應用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用藥后血糖平均達標時間為(12.92±1.05)d,對照組血糖達標平均時間為(15.07±2.06)d,兩組患者治療后平均血糖達標時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膽固醇平均水平(2.11±0.68)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4.52±0.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2.18±0.55)mmol/L,治療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膽固醇平均水平(2.35±0.54)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5.17±0.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3.05±0.67)mmol/L,治療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觀察對比結果見表1。
糖尿病是我國發病率較高、對人體危害普遍較大的一類疾病,多數患者因胰島素分泌問題而產生糖尿病,發生糖尿病之后,患者在病情進展、治療控制過程中,極易出現系列并發癥,血脂異常會在人體患糖尿病之后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大血管病變。傳統的藥物治療方式雖然可以較為明顯地控制機體血糖,但對肥胖類患者效果不是很好,患者血脂水平也容易出現異常。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mmol/L)
二甲雙胍作用機理與傳統糖尿病臨床治療中所用的格列齊特緩釋片有互補的作用,聯合使用二甲雙胍之后,可相應減少格列齊特緩釋片的用量,減輕同種藥物大量使用對人體的毒副作用。二甲雙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已有幾十年之久,此種藥物的使用可快速對機體糖原分解、糖異生產生抑制作用,同時可很好地改善機體葡萄糖磷酸化作用及胰島素的敏感度,對預防及改善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控制血壓有良好的效果[5]。國內臨床工作者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結果顯示效果顯著,用藥后機體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會上升,從而控制患者進食后的血糖水平。若長期使用二甲雙胍,空腹血糖水平可降低至原先的90%,機體胰島素敏感性也能得到顯著改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治療之后,患者體重可得到很好的控制,血糖控制效果更為持久[6]。
本次研究對比了單純使用傳統藥物治療和加用二甲雙胍聯合治療下患者血脂控制效果,患者治療后平均血糖達標時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后膽固醇平均水平(2.11±0.68)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4.52±0.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2.18±0.55)mmol/L,治療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常規藥物治療結果(P<0.05)。研究結果提示常規治療方式聯合二甲雙胍共同治療可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控制血脂,綜合效果顯著。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可規范應用二甲雙胍以增強血糖控制效果、控制血脂。
[1] 陳子雄,孫學雄,歐陽衛,等.二甲雙胍對糖耐量異常患者的治療作用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17):50-51.
[2] 李冬梅,馬建華,李倩,等.羅格列酮和二甲雙胍對伴有血脂紊亂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和體質量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43):8801-8804.
[3] 伍華,陳敏,邵麗香,等.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8):1392-1392,1394.
[4] 張其連.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3):3995-3996.
[5] 姜影.疏肝降糖湯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3):1980-1981.
[6] 王芳,劉軍,陳灶萍,等.小檗堿和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2,29(6):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