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霞 趙 欣
1.開原醫保局保健科,遼寧開原 112300;2.鐵嶺市婦嬰醫院婦保科,遼寧鐵嶺 112000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市孕產婦、圍產兒的死亡率,尋求預防高危妊娠的有效措施,我們市于2011年4月開始對我市七鄉鎮,2011年1—12月內分娩的產婦進行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
我們在我市的21個鄉鎮隨機抽取七個典型的鄉鎮為調查點,按照統一制定的調查表,直接到產婦家詢問產婦本人及家屬。
高危妊娠診斷的標準為:按遼寧省高危孕產婦搶救常規中規定的高危妊娠管理范圍及遼寧省高危妊娠產前評分標準分七大類:①一般情況;②異常產史妊娠;③嚴重內科合并癥;④妊娠合并性病;⑤本次妊娠異常情況;⑥致畸因素;⑦社會因素。對以上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分析。
抽樣的10個鄉鎮2011年分娩的產婦數為1404人次,本次調查人數為1250人,占調查人數的89.03%。孕產婦死亡發生1人,孕產婦死亡率為71.23/10萬,圍產兒死亡9人,圍產兒死亡率為6.41‰。7個鄉以開原鎮鄉高危妊娠發病率最高。(χ2=5.29,P < 0.05,見表1)。
調查出的165例高危患者中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統計,共查出高危因素有17種,以胎位不正所占比例最大,妊高征和異常分娩史次之(表2)。

表2 221例患者的高危因素發生情況
①異常產史以二次剖宮產居多占92.59%;妊高征中輕度的占52.1%、中度的占28.57%、重度的占11.05%。異常產史中主要以死胎產史和兩次以上人流史;骨盆狹窄以住院時剖宮產指征的診斷。

表1 調查鄉鎮高危妊娠發病率比較
②妊娠合并內科疾病以妊娠合并貧血發病率最高,其次乙肝病毒攜帶者,甲亢和糖尿病均有病例。
③221例高危因素中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的47歲。不同年齡孕產婦發病率以30歲以上年齡組為最高(χ2=19.48,P < 0.01,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孕產婦高危妊娠發病率比較
④產次與高危妊娠發病率關系
P1為8.3%,P2為9.2%,P3為11.2%。三者無顯著性差異(χ2=1.55,P > 0.05)。
⑤文盲、小學、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孕產婦的高危妊娠發病率12.1%、11.23%、8.0%、9.20%四者之間無顯著差異。
⑥本次調查的1250例孕產婦中自然分娩者272例,其中高危妊娠18例,發病率為6.80%,剖宮產978例,其中高危妊娠203例,發病率20.57%(U=6.83,P < 0.01)。
⑦高危妊娠的圍產兒死亡率明顯高于非高危妊娠(U=3.37,P < 0.01),這兩組產婦因例數少而無顯著性差異。
①這次高危妊娠流行病學調查,雖然例數不多,面積不夠大,但初步了解了我市高危妊娠發病情況及相關因素,為我市高危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據。
②高危因素的種類增加,社會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與我市的經濟、文化、衛生等社會發展水平有關。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是降低高危妊娠發病率的關鍵。
③各項高危因素無顯著性差異,異常產史 、胎位不正、妊高征分列前三位,剖宮產率居高不降,也是導致高危妊娠增高的原因,提高產科質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宮產率,可減少高危妊娠的發生。
④從表3看出,30歲以上的孕產婦高危妊娠發病率高達40.00%,40歲以上因年齡評分高危妊娠100%。而25歲年齡組高危妊娠的發病率最小,可見25歲左右是生育的最佳年齡。
⑤P1胎患高危妊娠的少,P3胎上則發病率高,因此我們加大宣傳力度,與計劃生育部門協作,做好技術指導,宣傳適齡結婚、適齡生育,改變傳統生育觀念。
⑥高危妊娠的圍產兒及孕產婦死亡率遠高于非高危妊娠者,圍產兒的死亡原因主要為早產、窒息、新生兒肺炎。所以當前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篩選高危妊娠,切實加強高危妊娠的分級保健管理工作,是減低孕產婦死亡、圍產兒死亡的有效措施。
[1] 周郜隆.高危妊娠的監護與處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劉彩霞,鄭淑玲,鄭玲.實用高危孕產婦急救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