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 霞
(中國人民銀行東川區支行,云南 昆明 654100)
當前,產能過剩已成為部門和經濟學公認的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2012年12月份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濃墨重筆強調,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工作重點。回首2012年,全國除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產能大量過剩外,氮肥、電石、氯堿、甲醇、塑料等一度熱銷的化工產品也因為產大于需而銷售困難;銅、鋁、鉛鋅冶煉等有色行業生產形勢低迷,產能過剩問題凸現。甚至多晶硅、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領域的產品也出現產能過剩,大型鍛件也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隱憂。產能過剩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且對銀行也帶來了較大的冶煉信貸風險。
東川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礦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和支柱性作用顯著。

?
201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完成總產值178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礦業行業企業37家,年總產值為163億元),增加值完成36.7億元,同比增長30.2%,(全區礦業行業增加值33元,占全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0%);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76億元,同比增長27%。礦業經濟占據全區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從上表中可看出:2012年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占礦業經濟的20.36%和24.7%,以銅為主的采選和冶煉占比較重。故我行針對銅冶煉為主的產能過剩進行調查。
東川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兩千多年以來一直是我國的產銅基地之一,為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歷史前進總要付出代價,東川的教訓尤為慘痛,兩千年掠奪式的開采,四十年計劃經濟體制的桎梏,使得東川因銅而興,因銅而盛,也因銅而衰,成為新中國唯一一個因礦產資源枯竭、經濟社會發展停滯而被降格的地級市。再就業特區的建立,招商政策的優惠,使得東川工業有了飛速發展,但雨后春筍般產生的大量探、采、選企業,對我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地質災害和安全、環保問題。今年以來,特別是“牛奶河事件”以來,全區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經濟出現較大滑坡,產能嚴重過剩也就表現得更為突出,處在行業性整體虧損狀態。據對全區涉及采礦、選礦企業71戶的調查情況看:2012年完成銷售收入37,7675.77萬元,上繳稅收66,135.36萬元。截止4月18日,正常生產企業15戶,停產、半停產企業56戶。原因如下:
三大冶金公司(因民冶金有限責任公司、濫泥坪冶金有限責任公司、湯丹冶金有限責任公司)由于受金沙公司礦權、股權整合影響,今年1月份以來一直處于停產。
我區小選廠建設無序、泛濫,有很大一部分選礦企業實際生產能力偏小;一部分選礦企業由于沒有自己的礦山,選礦原料全部靠外購維持生產,容易引起無證開采或盜采現象發生,這也為私挖濫采提供了銷售渠道;資源不足,企業自身發展難以為繼,轉型或整合問題迫在眉睫;部分選廠規模小,把含銅礦的碳酸巖原料,經破碎粉磨、分級、加選礦藥劑浮選后,形成灰白色漿狀尾礦漿。因沒有能力建設尾礦處理設施,存在直排現象,造成較大的污染。
礦山各礦點周邊礦權爭議點較多,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糾紛又緊隨出現。例如:較為突出的云南興東礦業有限公司白沙包礦區爭議問題尚未解決,新成立的昆明龍拱山礦業有限公司就擅自到爭議區域進行礦業活動,雙方探、采礦坑道已多處貫通,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和社會不安定因素。
部分企業輕環保,追求短期效益的現象依然存在,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法制條件下,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以及違法所帶來的風險低的現象相當普遍,尤其企業在環境保護上表現得更為突出,這是目前許多企業違法排污的重要原因。政府基于財政收入、政績等方面的考慮,對項目、企業的違法違規常常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不支付或少支付資源環境成本,多數企業在行業產能過剩、企業開工不足的狀態下也能生存,甚至還有不菲利潤,或暫時能生存,一旦熬到經濟回升期還會有不錯的效益。
由于礦產資源原料嚴重不足,許多企業(如本地區三大公司之一云銅凱通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需要向外購買礦原料來進行加工,價格上基本喪失了定價主動權,加之,加工生產出的產品價格不是很高,利潤空間兩邊都受到擠壓,利潤空間相對來說會飄浮不定,甚至相對狹小,特別是今年以來加工生產出的產品價格基本在5萬元/噸上下徘徊(高峰時期近9萬元/噸),由于利潤空間小,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沖擊,不利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積累發展。
中央已經明確,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促進產業調整升級的契機,推進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加強科技創新、統籌規劃,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結合東川實際,建議如下:
第一,應把好項目審批關。
堅持提高門檻,嚴格把關,進一步規范限制礦產開發,堅決杜絕“粗放型、高污染”的礦產開發,嚴格和規范礦產開發項目審批行為,強化礦產資源的規劃管理,嚴格礦產資源規范的實施,嚴格礦產資源開發的準入條件。做到未經環評審批,相關部門不得辦理采礦、征地、安全許可、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未經環評審批已經辦理采礦等手續的一律停產,待環評審批后再核準恢復采礦。礦產加工生產企業必須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
第二,執行相關政策要求,提高環保標準。
目前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嚴,民眾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媒體對環保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次小江尾礦水污染事件的發生有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們必須直面問題、敢于擔當,要認真按照國家、省、市環保部門對我區采選企業環保整改的相關要求,結合東川采選企業環保設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完善,加強環保監管制度建設。結合東川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逐步實現提升一批、整合一批、關閉一批,提高我區采選行業的規模質量和運行水平。積極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增強工業技術水平,逐步優化產業結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據悉淘汰東川鋁業有限公司三車間28臺75K A電解槽,淘汰了落后電解槽裝置,配置了符合產業政策的電解槽設備,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1.5萬噸;淘汰東川澄星磷業有限公司1#和2#黃磷電爐,淘汰落后黃磷產能0.7萬噸;云南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三個公司的選廠進行了技術改造,提升了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現代有色金屬礦物采選技術水平;昆明金水銅冶煉有限公司實施10.5萬噸/年陽極銅、30萬噸/年硫酸技改,技改工程正進行當中,并淘汰4.5平方米和7.5平方米鼓風爐各1臺,2009年后昆明金水銅冶煉有限公司和昆明海疆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獲得高新技術個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實現了零的突破;云銅凱通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實施10.5萬噸/年粗銅、30萬噸/年硫酸技改擴建工程已于2010年12月完工進行生產,淘汰該公司3.5平方米、4.5平方米、10.5平方米鼓風爐各1臺;昆明金合礦業有限公司淘汰3.5平方米鼓風爐1臺;合計淘汰落后銅產能12.5萬噸,以上的措施有效提升了東川區銅冶煉工業技術水平,由落后的鼓風爐冶煉系統轉化為較為先進的富氧熔池熔煉系統,并將冶煉產生的廢氣收回制酸,極大地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保護了生態環境。
第三,銀行資金支持合規企業的發展。
從銀行看,產能過剩之所以會帶來信貸風險,一是目前產能過剩的行業在過去都是較為紅火,效益頗佳的企業,故是銀行競相追逐的對象,而現在出現部分企業還貸能力下降,甚至拖欠貸款;二是產能過剩國家通過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調整等手段壓縮產能,而壓縮產能導致部分企業整合,部分項目下馬,從而給銀行帶來風險。故,銀行應支持合規礦產企業的發展。東川共有6家銀行機構,其中有5家銀行業機構對礦產業和有貸款業務(農村信用聯合社、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富滇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貸款余額2007年至2010年間基本保持著均衡,但2011年后向礦產業貸款有逐步減少的趨勢。

?
從上述可以看出2007至2010年間:
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向礦產業發放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51.35%、22.22%、22.16%、22.24%、7.6%、6.4%;農行 2009~2010年占比為5.47%、16.90%,2011年和2012年沒有向礦產業發放貸款;富滇銀行2009~2012年占比為8.7%、7.83%、1.05%、0.87%;2012年郵政儲蓄銀行占0.37%;2012年工商銀行僅向礦產業發放貸款只占0.87%。
第四,多元化發展,促推產業結構調整。
由于現有的銅資源逐步減少,加之礦產資源深部開采,成本隨之加大,經濟效益已會減弱。相當一部分礦產資源不能滿足本地企業生產需要,而轉向外部購買(含國外),又形成巨大市場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影響經濟效益。總之,企業仍以礦產資源采掘、粗加工和工業原料生產為主導,靠資源和價格為支撐,以擴大外延規模來拉動增長的方式未得到有效改善。企業生產受資源、價格和宏觀政策制約度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容易出現大起大落。所以,要結合東川實際積極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依托東川銅礦資源,優先發展銅產品深加工,結合粗銅冶煉能力,推動電解銅產品生產,為后續銅材及型材加工提供原料保障,形成銅產業多品種發展,提升銅產品附加值。加快磷化工產業發展,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及配置,開發磷深加工產品,完成產業接續替代,打造第二支柱產業;打造“2+5+X”工業體系,即以銅產業和磷化工兩個產業為主導,稀貴金屬、機械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生物制藥5個產業為支撐,其他多種產業為輔助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