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久昕
父親滕代遠當年在太行山戰斗時,與楊立三一同制訂的著名的《滕楊方案》到如今已公布69周年了。筆者查找一些資料后撰寫此文,以紀念那段令人難忘的艱苦歲月。
1943年3月,太行山區軍民聯合起來,打退了敵人的又一次“掃蕩”。連續幾年的青黃不接,使百姓生活很苦,缺糧的人家開始捋樹葉、吃樹根、挖野菜度荒。八路軍總部駐地麻田和附近村莊,常常看到提筐挖野菜的婦女和兒童。部隊戰士也吃不飽,餓著肚子行軍打仗,甚至在嚴寒的冬天仍穿著單衣。為減輕人民負擔,軍民共度荒年,總部機關干部每人每天糧食定量從一斤半減為一斤,有時甚至不到半斤;衣服、鞋襪無法供給;辦公文具幾乎沒有,一個信封都要反復使用多次。時任八路軍參謀長滕代遠和廣大軍民一樣,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共渡難關。從滕代遠、楊立三致中央關于太行財經問題的電報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字:“太行區今年軍隊服裝已成空前嚴重問題,去年十月財經會議時是依照十斤米換一斤棉花計算的,現在一斤棉花則需廿余斤米,超過預算一倍多,小米跌到五元左右一斤沒有人賣……今年軍服共需款二萬四千五百萬元,現在存下小米十四萬石(一石合現在60公斤)款項毫無著落,即十四萬石小米完全出口,也差款一半以上。”
1943年秋,華北持續干旱,土地干裂,寸草不生,接著又遭蝗災。太行山根據地的群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在八路軍的幫助下,秋糧仍取得了較好的收成。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麻田一帶,修了水渠,糧食畝產可達二三百斤,這在當時是非常可觀的產量了??偛亢退鶎俨筷牬罅﹂_展墾荒生產,收獲了大量的蔬菜,糧食也可以做到自給三個月。
秋后,在完成反“掃蕩”戰備工作之后,劉伯承、鄧小平領導廣大軍民全力轉到修河筑堤、興修水利的工程中,從根本上加強根據地抗災奪豐收的能力。滕代遠則從前總直屬隊抽調近百人,編成兩個生產大隊,并率領他們上山開荒。他要求每人至少負責兩畝土地,從開荒、播種、除草到收獲,要負完全責任,貫徹到底。一年下來,滕代遠除參加集體勞動生產外,還抽空另干農活。自己的地里上交蔬菜130多斤,節約鞋子5雙、布襪2雙、麻3斤、單軍衣1套、棉衣1套,帶頭完成了生產節約任務。
中共中央北方局在1944年1月1日發出《關于1944年的方針》,對該年度完成的中心任務提出四條要求,其中第二條規定:“開展大生產運動,根據地黨政民組織必須以百分之九十的力量領導人民生產,百分之十的力量用于財糧征收。”為了貫徹北方局的指示,滕代遠在召開的動員大會上,結合當前任務,闡述了開展生產運動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八路軍要學會三套本領,能打仗,能生產,又能團結群眾、組織群眾。”1944年的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人人投入到這場具有戰略意義的運動中。滕代遠說:“十八集團軍司令部第一大任務是領導全軍作戰,堅持華北敵后抗戰。第二大任務就是領導全軍生產。自己動手,克服困難,減輕人民負擔?!?/p>
劉伯承、鄧小平連續發出指示,要求所屬部隊必須堅決節食節用。劉伯承堅持吃大灶,天天跟大家一起啃又黑又硬的菜饃饃。鄧小平也拿起工具,加入到抬石頭、壘石堰的工作中。滕代遠在屋前種菜,他種的一棵冬瓜長勢特別茂盛,收獲時最大的一個冬瓜重達30公斤。管理科副科長謝漢初用籮筐把冬瓜背走,擺在總部直屬單位紀念“九一八”13周年大會主席臺上,與會者都感到驚訝和興奮。楊立三副參謀長經常和戰士們一起上山背柴。他在工作實踐中感受到,在貫徹執行中央關于生產節約的指示中,出臺什么樣的政策,直接關系到能否真正發動群眾,能否在生產節約運動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在處理公與私的關系上,在處理收益的分配問題上,能否照顧到個人私益,敢不敢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楊立三是一個務實、進取的人。為了調動大家生產節約的積極性,改善當時已十分困難的物質條件,他將后勤部生產節約獲得的一部分收益獎給了個人,并允許個人養雞、養兔、養蠶、養蜂,收入歸己。因此,后勤部不但生產節約成效顯著,而且供應也比其他單位好,有的人甚至有了上千元的積蓄,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偛康奶庨L科長們和戰士們一起比著干,按總務部門規定,每人完成全年上交500公斤蔬菜、50公斤小米的任務。一些有病或者堅持機關戰備工作的人員也擠出時間積肥、打野菜、種菜、養雞、紡棉花、捻毛線、織毛衣。滕代遠決定從機關抽人組成墾荒隊,赴武鄉縣、襄垣縣和偏城縣山區開荒種地。當年在小窩鋪和龍王堂開墾荒地500畝,種了土豆、蘿卜、蕎麥、谷子等。由于土質好、肥料足,加上人們干勁大,當年就獲得大豐收。有一個單位光是土豆就收獲30多萬公斤,自己吃不完,就用土豆釀燒酒,再把酒運到敵占區換回藥品和槍支。情報處40人的墾荒隊在隊長梅聿實領導下,多項生產指標創紀錄,收益突出,受到滕代遠嘉獎。

當軍民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之后,在生產物品的分配上,部隊中出現了“一切歸公,反對私有”和“個人應該多多分享”等模糊認識。有人甚至說“搞個人的利益是資本主義”。
為了澄清這些模糊的認識,需要有一個具體的政策條文規定。就在此時,滕代遠、楊立三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和找個別人談話,反復征求大家的意見,了解人們最關心的是什么,大多數人最贊成的又是什么。他們匯集了大量的情況后,主持搞出一個實施生產節約的方案,即著名的《滕楊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生產有分工,勞動有報酬,公私兩利”的方針,調動了部隊生產節約的積極性。
1942年底,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上講道:“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诠疥P系上,就是‘公私兼顧’,或者叫‘軍民兼顧’。我們認為只有這樣的口號,才是正確的口號。”在解釋將要實行的“精兵簡政”政策以后,毛澤東指出:“節約是一切工作機關都要注意的,經濟和財政工作機關尤其要注意?!崩罡淮涸?944年1月的中央直屬機關生產總結會上,也提出了“先公后私,公私兩利”的原則。他還批評那些對此抱懷疑態度的人受了兩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一是經驗主義的影響,二是教條主義的影響。領導的講話精神和切實支持,生產運動中群眾積極性需要得到更好保護的現實要求,迫使八路軍總部制訂出生產節約的相關文件?!峨鴹罘桨浮肪褪窃谶@樣的歷史背景下出臺的。
《滕楊方案》是1944年4月1日公布的,它的全稱為《滕參謀長楊副參謀長手訂總部伙食單位生產節約方案》。方案共分5個部分:“寫在前面(前言)”“積極生產”“獎勵節約”“提倡私人積蓄”“幫助群眾生產問題”。
“寫在前面”中這樣寫道:“敵后的斗爭環境是艱苦的,我們的生活是困難的。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生產工作,太行山上成千成萬的英勇戰士,拿著镢頭在開墾著處女地……這是光榮的事業!為了更好地進行生產與節約運動,特遵照毛澤東同志‘公私兼顧’的指示及李富春同志‘先公后私,公私兩利’的原則,規定本單位的生產節約的初步辦法。”
“積極生產”部分,明確規定了每個人參加農業生產、手工業生產、副業生產的任務、辦法及收益分配標準。如:凡能參加生產勞動者,每人須開墾荒地兩畝生產出3個月口糧(每天0.75公斤)和全年的蔬菜(每天0.5公斤),超額完成任務者,按20%提獎;鼓勵個人利用業余時間捻毛線、打毛衣等,公家代辦原料、代銷成品,所得盈利自得70%,余下30%歸伙食單位;私人采野菜交伙食單位養豬,每公斤付錢4角,全歸個人;個人養雞、兔、蠶、蜂所得,全歸己有;等等。
“獎勵節約”部分,詳細規定了服裝,辦公用品,糧、煤,廚房用具,公用物品,牲口用具,生產工具,其他一切公物等8個方面的節約要求及獎勵辦法。如:用煤標準。熱天(5月~9月)每人每天12兩,冷天每人每天14兩(均按16兩1斤計),節約部分按市價二八分紅,伙食單位得八,炊事員得二;一切服裝(包括衣服、鞋襪、毛巾),每人必須保有兩套以上,在不受凍、不打赤腳的原則下,按照應發標準節約的,節約部分全部折款歸個人所有;完成開荒任務,未損壞镢頭者,獎現金10元;等等。
“提倡私人積蓄”部分規定:凡個人生產勞動所得的分紅及節約的獎勵,只要不是非法所得,均準許私有;私有財物可折價寄家,不愿匯寄者可儲存在銀行或者合作社生息(建議銀行對此存款提高利息);個人存款在工作調動或退伍時,準許帶走;等等。
在滕代遠撰寫的《我的回憶》 (未發表) 中,他對當時的情況這樣寫道:為了“響應毛主席‘增產節約’的號召,實行了每人每天節約糧食二兩,救濟工人和貧下中農的難民,并且向各單位要求,組織起來,自己負責種菜,自己運糧、運煤,減輕抗日根據地人民的負擔。不久,又在駐地動員組織了參謀處、情報處的指戰員,登上麻田南面的高山,開荒500畝,種了糧食,自己采摘榆樹葉和柳樹葉和著飯吃。我和副參謀長楊立三也在一處開荒種了地,提出了《滕楊方案》,建議各軍區、軍分區、各部隊、各機關注意推行,抓緊增產節約。在麻田小河溝還建造了水車,幫助農民群眾灌溉旱地。壘了石頭,圍了沙地,種菜、種糧食,還在河邊搞了兩個紡棉線的小工廠。一些單位不再用油燈,改用電燈……”為了讓大家能夠分辨野菜能否食用,滕代遠專門在會議結束時給大家講解。他手中提著一個菜籃,里面裝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各種野菜,并向大家推薦椴樹葉。
母親林一時任八路軍前方總部情報處一科(派遣)科長。她在寫的自傳中說:“響應毛主席‘生產自救’的號召,大搞生產運動……在彭副總司令、滕參謀長率領下,在遼縣(今山西左權縣)武軍寺后山下武村等處開墾荒地。當時機關留下少數人值班,大部分男女同志都上山開荒。早晨趁太陽還未升起,就扛起鋤頭爬上高山。我們女同志并不落后,開荒時和男同志一樣,齊頭并進向前沖。等到太陽出來,勞動得又饑又渴,見到炊事員把開水和飯桶抬送到山上,大家真高興。不洗臉不梳頭,忙著盛碗小米干飯,泡點蘿卜條菜,坐到山坡上,吃得非常香。吃完喝點水繼續勞動,到中午才下山……由于女同志體力差,以后不讓上山開荒,先從合作社借點錢,買粗羊毛線織成毛衣,再賣到合作社,可得到手工錢,是二八分紅,八成交公,二成留給自己用?!覀兙瓦@樣從生產節約中,度過了艱苦困難的歲月。雖然困難,但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對革命動搖,只有精神飽滿,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p>
《滕楊方案》的出臺,在太行山根據地的黨政軍民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4月13日,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的中共太行區黨委和太行軍區政治部發出了《響應〈滕楊方案〉,檢查生產運動的聯合指示》。4月17日,《新華日報》太行版在頭版頭條以《向〈滕楊方案〉的生產大道上邁進》為標題,對《滕楊方案》進行了大力宣傳和高度評價,并指出:《滕楊方案》是“把中央及陜甘寧邊區生產經驗具體化的典范,是對全區生產、節約運動突破一點的領導”。號召大家按照《滕楊方案》的要求,把生產節約運動推向嶄新的天地。因此它受到了全體指戰員的熱烈歡迎,在根據地的黨政軍民中產生了深遠的政治影響,給根據地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滕楊方案》的出臺,極大地調動了黨政軍民努力生產、厲行節約的積極性。從八路軍總部到軍區,從中共中央北方局到地方各級黨組織,所有能參加生產勞動的,不論職務高低,都按方案中的要求規定了各項生產任務,并制訂了節約計劃。八路軍總部機關當年就開墾荒地500多畝,并種上了谷子、豆子、玉米、土豆、蘿卜等。由于大家干勁大,土地肥,八路軍總部種的莊稼大都獲得了大豐收。
由于生產節約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各基層單位在執行《滕楊方案》中,都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從一點一滴做起。太行軍區特務營一連,以往每月燒柴要用5000元,執行方案后,每月只用2000元,節約率達到60%。他們種的糧食和蔬菜除供本連食用外,每班還向軍區上交蔬菜0.6萬公斤,上交糧食30公斤。
地方黨政機關執行方案后,也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1944年太行區黨政機關新墾荒地7629畝,共種地10332畝,生產細糧10.5萬公斤,蔬菜75萬公斤,平均每人自給兩個月糧食和全年的蔬菜。方案實
施后,充分調動了機關和部隊參加生產的積極性,把太行山的大生產運動推向了高潮。
滕代遠在《堅持了六年抗戰的八路軍》一文中,在總結了八路軍開入華北戰場,轉戰敵后六年以來的情況后指出:“面對敵我斗爭進入空前緊張與殘酷的局面,我們要更好地發揚我軍艱苦奮斗、英勇犧牲的光榮傳統,我們應學習殉國先烈的盡忠國家民族、熱愛勞動人民的革命品質,我們應保持高度的民族氣節和革命氣節,要有戰勝任何敵人的勇氣和犧牲一切的決心,才能把在望的最后勝利爭取得手?!狈桨傅呢瀼貓绦?,不但使根據地軍民勝利地度過了抗戰的最困難時期,而且給中共在后來領導經濟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現在看來,《滕楊方案》之所以受到廣大軍民的歡迎,是因為它在當時敵后抗戰的艱苦條件下,正確地處理了生產和分配的關系,集體和個人的關系,消費和積累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