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偌欣,曹瑩瑩,郭建騰
(中國醫科大學高職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1)
大學生兼職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1]。大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學習,但是由于大學課程負擔相對較輕,學生對于社會生活有著好奇和渴望,再加上日益加重的就業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本文通過對400名高職生的兼職情況進行調查,從學生、社會和學校管理等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目的是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生存發展現狀,為加強素質培養和創新教育方式提供依據。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3份,回收率達到95.7%。
了解高職學生目前的兼職基本情況,分析高職學生兼職的動機和意義。探究兼職對于高職學生學習的影響。探究兼職對于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找出高職學生在兼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學校管理層面提出積極建議,對如何形成兼職與學習動力的良好互動,提高就業能力和實現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建議[2]。

圖1 我校學生從事兼職的目的
本次接受調查的對象為本校高職學院學生400人,完整回收有效問卷共383份。其中有158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事兼職工作。兼職目的中,有51%的學生選擇賺錢為自己的兼職目的,34%的學生為了體驗生活,12%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只有3%的學生是閑著沒事,打發時間。經過進一步調查,在這158名從事兼職的學生中,家庭經濟情況困難以及經濟負擔較重的學生超過73%,說明經濟上的需求是促使高職學生打工兼職的主要原因。

圖2 我校學生參加不同類型兼職種類的比重
兼職勞動無外乎體力型勞動和智力型勞動。在本次調查中,從事餐飲和促銷等非專業性體力勞動的學生超過78%,其中餐飲服務員達到53%,而從事家教以及自主創業等智力型勞動的學生僅僅占到14%。本校學生的課外兼職活動以體力輸出型勞動占絕大多數[3]。

圖3 我校學生每周兼職時間
在受訪的學生中,每周兼職時間超過10個小時的學生占到了63%,以10~20個小時者最多。而且從事超過40小時的高強度工作的學生有3.5%,這個勞動時間基本相當于全職職工的工作時間,這個現象值得我們重視。

圖4 我校學生尋找兼職的途徑
我校學生找兼職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通過中介和網絡廣告等媒體,其中中介機構占31%,也有38%的學生是通過之前有打工經驗的學哥、學姐或者同學介紹,學校學生會和團委提供的兼職信息和崗位占5%。這也從一定程度反映出目前學生尋找兼職工作的途徑不多,而且主要是以社會盈利性組織為重要信息來源。

圖5 學生對專門指導機構的看法
我校多數學生希望學校以及教育部門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可以提高信息準確性和安全性。

圖6 兼職工作對學習的影響
在接受調查的158名兼職學生中,只有35人得到了獎學金。有48%的學生認為兼職不影響學習,有18%的學生認為兼職占用了很多學習時間,對學習有負面影響。而34%的學生表示他們兼職時間不長,是否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還不太清楚。

圖7 兼職工作對就業能力的影響
在參加調查的383名學生中,有84%的學生認為做兼職可以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對提高就業能力有著積極作用。有11%的學生認為兼職會占據學習時間,導致本末倒置,會影響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對日后就業有著消極的影響。有5%的學生認為就業是多方面綜合能力的體現,兼職對于就業的影響不大。
我校高職學生所從事的兼職工作主要是餐飲服務員和發放傳單等簡單類型體力勞動。而從事家教、自主創業以及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兼職所占比例很小。一方面與學校位于市區商業中心,周圍飯店商場對于臨時工的需求量大有關,另一方面很多受訪的學生認為餐飲和促銷類工作,對工作經驗沒有要求,而且一般都采取日結或者周結算工資,結賬快。目前的整體狀況是高職學生從事的兼職工作穩定性差,科技含量低,與所學專業關系不大,希望我校高職生今后能從職業生涯規劃個人長期發展的角度出發,有目的地選擇兼職,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調查發現,很多學生每周的兼職時間超過20個小時,這個概念就是很多學生的周六周日沒有休息,而且要在周一至周五的課余時間進行兼職工作。甚至于有些學生逃課,跑去兼職賺錢。對待這個問題,大學生應該分清利弊,把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就業技能作為根本,讓兼職與學習統一,并且適度延伸社會交際和溝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從事寒暑假兼職的學生認為,寒暑假時間長,能夠系統地從事一項兼職工作,而且工資收入相對較高。因此,我們也建議學生能夠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兼職,在學校能夠將更多時間分配給學習。
據調查,高職學生兼職的信息主要來自于網絡、學校的海報欄、家教服務中心和其他的職業中介機構。許多學生認為,除了學校的家教服務中心外,其他途徑得來的信息多靠不住。然而,由于求職心切、社會閱歷較淺等原因,不少學生的兼職經歷往往變成了上當受騙的經歷。在目前兼職中介市場如此混亂之時,各級教育和相關管理機構,要在制度建設方面建立健全兼職市場的管理規范和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應該積極營造一個管理規范、信息流暢的兼職信息中介平臺;要在思想教育方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兼職觀和就業觀,通過多項舉措來提供保障,滿足更多學生對兼職的更深層次需求。
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在學校從事兼職工作,家長并不知情。一方面,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就歸學校管了,自己就不管了。另一方面很多學生不想讓家長擔心就刻意隱瞞自己在校外兼職的情況。這種情況對學生安全以及學校相關管理都是很不利的。就需要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兼職動態,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打電話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近況,加以關心和鼓勵。相信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正確引導下,學生的兼職觀念和兼職效果都會得到提升。
[1]王爽.大學生兼職存在的問題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0(5):3.
[2]楊東明,宋華.論當代大學生兼職[J].石油教育,2007,5(2):5-7.
[3]黃倩.大學生兼職問題及管理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4]黃云輝.江西師范大學在校大學生兼職市場調查分析報告[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