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寇桂香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體現了職業教育特色。外科護理學是中職學校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課程。在其教學中應該體現現代職業教育要求,更多地立足于護理崗位場景、學校實訓場景,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多實踐、勤思考,要注重傳授有關外科護理工作過程的知識,使學生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從而培養學生從事外科護理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可彌補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不足,教學環節相對集中,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操作情況隨時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而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習慣于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相脫離。為了及早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我們在2011級雙證護理27班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嘗試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并對其效果進行了評價。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我校2011級雙證護理27、28班兩個班的120名學生,每班60人,均為女生。年齡17~22歲,平均年齡18.5歲,均為國家任務生。學制4年,前3學年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完成校考課的同時參加護理專業大專自學考試8門課程的統一考試),第4學年進入臨床實習。將27班作為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28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由同一教師按同一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及授課計劃授課,保證兩組授課內容同步。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平均智育成績等方面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實驗組 課前布置預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成小組,展開課前討論,明確學習任務。教師安排學生通過課余見習和網絡視頻了解護理流程及普外科護理特點,最后以小組為單位整理出普外科典型工作任務,并將各小組確定的工作任務張貼于學習園地,經各小組討論、總結、教師指導后得出最終的普外科典型工作任務。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講解普外科基礎理論知識(30分鐘左右),再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入院接待、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術前護理、術后護理、護理評價、健康教育)設計教學情境:(1)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各小組間互相進行入院接待,并整理出接待注意事項和改進方法,張貼于學習園地。(2)學生小組討論,提出護理評估要點和方法。(3)教師扮演標準化病人(SP)與小組代表進行護患溝通,并提供 SP個人和疾病相關特點。(4)小組得出護理評估和護理診斷結論,制定護理目標并張貼于學習園地。(5)小組根據評估結果,對 SP或模擬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術前、術后護理,并整理歸納,張貼于學習園地。(6)小組間采用角色扮演法進行健康教育。(7)采用各小組自評、組間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的方式對各組情況予以點評總結。
1.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課堂教授法,即以理論為主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法,配以多媒體課件,教師按預先準備的教學程序,將教學內容有步驟地講授給學生,課后布置練習題和作業,以達到教學目的。
1.3.1 考試成績 普外科章節內容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階段考試,統一命題(病例分析占成績的 30%)、統一考試、統一閱卷。
1.3.2 問卷調查 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實驗組學生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認同情況,共發放60份問卷,無記名填寫,當場收回,有效回收率為100.0%。
1.3.3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2.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 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表1 兩組學生外科護理學考試成績比較(x±s,分)

表2 實驗組學生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評價[n(%)]
經調查發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有以下作用。
采用雙向互動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教學過程注重教師、學生與課程內容之間雙重雙向的活動構建。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勤動腦、多動手,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拉近了學生與臨床的距離,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其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和積極性。由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所有學生都認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并運用已學知識去思考問題,將理論與臨床病例有機結合,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便于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最終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表1顯示,實驗組理論考試與病例分析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成績有顯著性差異;表2顯示,實驗組98.3%的學生認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外科護理學是一門臨床護理課程,學生積累的理論知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轉變成能力[1]。臨床病例分析是一個預實踐的過程,對病例中病人病情的發生、發展、治療、護理等的觀察和思考涉及臨床多學科知識,學生通過對案例中復雜的內容進行整合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臨床思維,為其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表2顯示,實驗組95.0%的學生認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通過對一個臨床實際病例的展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討論、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終解決實際問題。在實施過程中,多采用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法,學生在復雜的問題情境中逐漸形成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提高了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的能力。兩組學生病例分析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書和育人是教師的雙重使命,專業教學與人文教育最佳的契合點就是理實一體化教學[2]。一個真實的臨床病例不僅再現了病人的生理情況,也反映了病人的心理、社會等狀況,即病例中不僅包含了專業知識,同時融入了護理禮儀、人際溝通、健康教育等知識。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其感性理解教學內容,實施時既可以抓住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又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有利于塑造其職業品格;同時通過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使學生既掌握了人際溝通的技巧,又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
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但在推行該教學法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加強護理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護理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的有效手段。要想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加強“一體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根據我校發展現狀把握“示范校”建設發展的大好時機,將“一體化雙師型”護理教師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加強督導、推行激勵機制和教研結合等措施作為“一體化雙師型”護理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舉措[3]。做到校企(院)合作,工學結合。教師團隊的建設主體不僅是校內的專任教師,更要在校外聘請醫院的兼職教師,雙方共同為衛生職業教育作出貢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實一體化教室是保證教學順利實施的關鍵,教室要配置與專業和學生規模相適應的教學環境和硬件設備。我校在進行中職示范校建設過程中,正在對實訓室進行改、擴建,可以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對教室進行重新規劃,擴大面積,將實訓設施安排到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室。安裝可移動高清攝像頭,將小組實訓情況展示于大屏幕上,供其他小組和教師觀看。安裝可活動桌椅,開辟學習園地,便于小組討論學習和展示實訓成果。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心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并有值班教師隨時指導,學生可隨時到教學中心練習操作、查閱資料。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圍繞一個工作任務或項目來組織教學的,通過改變原有的按知識學習組織授課的順序,達到學中做,做中學,將所學理論與實踐完全融合起來的目的。現有的大部分教材無法實現教學要求,我們可以編寫“十二五規劃教材”為契機,將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融入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中,對教學目標進行課題化分解(每個課題都包含一個或多個知識點),以專業技能為主線,將多個課題的知識重點和學習目標有效地串聯起來。這種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的教學方式讓教與學有了更強的針對性,可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會用專業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將理論貫穿到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實現理實結合,講練結合。如果教師對學生在實踐課中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管不問,這種理實一體化教學將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案例,在學生實踐課操作前,先進行操作演示,在操作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回答。
傳統的理論教學在教室進行,而實踐教學在實訓室或實驗室進行,這樣課堂教學秩序易于管理。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實訓中需要學生互相配合操作、互相討論,學生的自由度相對較大。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加強教學管理,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玩耍、打鬧等現象,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必須嚴抓課堂紀律,加強學生管理,根據專業至少安排兩名教師參與教學,教師巡回指導,維持好課堂秩序,以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及實訓安全。
總之,我們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從中發現問題,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豐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內涵,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1]樊新霞,姚鳴.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7):643-644.
[2]潘夢靜.“全景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探析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27):143-145.
[3]韓慧娟,邸紅軍,吳秋霞,等.臨床護理教學“一體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