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彩鳳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面向內貿的物流服務直觀而略顯簡單,而國際物流服務則完全不同。由于交付環節多,物流周期長,單據不統一,需要遵照不同國家的政策,存在語言文化的巨大差異等原因,使其業務專業性強,價格隱性大,各種市場價格令人目不暇接,無所適從。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國際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簡稱IL)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物流。它是國內物流的延伸和進一步擴展,是跨國界的、流通范圍擴大了的物的流通。第三方物流是獨立于供需雙方,為客戶提供專項或全面的物流系統設計或系統運營的物流服務模式。隨著業務外包被引入國際物流的管理領域,第三方的國際物流業務得到迅速發展。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本身不一定擁有船舶、飛機、汽車、火車車皮或集裝箱等運輸工具,不一定直接提供運輸等物流服務,而是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上,以企業之間的聯盟為紐帶,將實際承擔者所提供的物流服務,采用專業化手段,進行針對性的個性組合之后,向物流服務的實際需求者進行銷售。
物流服務是一種無形商品,可以買賣。作為第三方的國際物流服務,同樣存在服務的采購和銷售過程,也就是說,它以較低的成本將國際物流服務采購回來,再以較高的價格整體銷售出去,從中賺取差價。其價格確定大致分兩個步驟:
第一步,向上游主體預定國際物流服務,形成“采購價格”。公司的市場專員負責與上游主體溝通,用盡量低的價格,向能夠實際承擔國際物流服務的上游主體,預定相應的服務,構建自己低價格的采購網絡體系。這些上游主體及其相應的物流服務如表1所示。
此時,雙方往往以預定的方式,約定好對應物流服務的價格。直到第二步攬貨過程中,待貨物信息、港口航線信息都確定了,并與收發貨人確定具體的物流服務內容以后,才正式與這些上游主體正式確定供需關系。

表1 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向上游主體采購的物流服務
第二步,向下游主體實施攬貨,形成國際物流服務的“銷售價格”。公司的sales負責開拓業務,在采購成本上加上公司的預期利潤,確定一個高于成本的價格,向有進出口貨物運輸需求的收發貨人,銷售國際物流服務。從服務的角度看,在銷售服務;從貨物的角度看,其實是在“攬貨”,即說服收發貨人將進出口貨物交付給自己代為承運,取得托單。這一步,以與收發貨人簽訂國際物流服務合同為標志,價格作為合同的重要而關鍵的內容,正式確定下來。隨后,可以按照雙方約定,實際操辦國際物流業務,從而實現公司利潤。
為了很好解釋定價方法,假定公司承接廣西南寧市某發貨人的家具出口業務,將運往北非索馬里的霍比亞港口,由收貨人自行到霍比亞港提貨,分裝入10個集裝箱進行運輸。經商議確定走馬士基的船,走北非航線,由防城港碼頭啟運,在香港中轉,陸地運輸部分由防港物流的車隊承接(100元/箱),集裝箱運輸費用按馬士基公司在該航線上的規定(1980元/箱),貨物在防城港的集裝箱堆場(10元/天.箱)和碼頭(10元/天.箱)裝運,計劃集港后第9天裝船。假定公司要求的最低利潤率為總服務價格的25%,且與各方上游主體就集裝箱在這條航線上的服務簽訂過協議,價格如括號中所列。
那么,公司向發貨人客戶的報價應該是:價格=服務總成本/(1-利潤率)=(1980+10*9+100+10*9)/(1-25%)=2260/(1-25%)=3013元/箱。此時,公司操辦這一票業務所賺取的總利潤為:3013*25%*10=7532.5元。
在本例中,為了思路清晰而簡化了一些項目,如:存在裝卸費用;報關和報檢費用;碼頭會有一定期限的免費使用期;從防城到香港會產生駁船費用;集裝箱的租用、做箱、拆箱和清洗也會產生費用等。在實際業務中可以按類似方法一并在“服務總成本”中進行考慮。
服務價格的制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國際物流服務的具體情況因運輸方式、貨物類別、貨物數量和客戶需求不同而具有絕對的特殊性,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此,為了很好說明第三方國際物流服務價格的形成過程,本文以海運出口磷酸的價格形成為例進行詳細論述。
案例: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接到發貨人(A客戶)的一票意向托單,A客戶要求在3月中旬從廣西防城港(FANGCHENG PORT)出運一批共30X20’GP磷酸(危險品,UN NO.:1805,D.G.CLASS:8.0,貨物毛重26噸/20’GP),到韓國的釜山(BUSAN PORT)。A客戶的意向價為 USD500/20’+DOC(全包價,ALL IN RATE),同時要求從防城港到釜山的航行時間不能超過一周。本公司對于東南亞貨物的利潤要求為 USD30/20’GP—USD50/20’GP。
磷酸屬于危險品,全球港口與碼頭對收發危險品是有規定的。起運地是防城港,目前防城港停靠的班輪船不多。針對以上信息,公司開始向船東預定服務,向客戶報價,并最終確定服務價格。
首先,確定對方港口可以收發該種危險品貨物;其次,根據以往經驗,了解不同船東的信譽和服務質量,初步確定船東范圍;再則,向特定船東進行直接咨詢,或登錄相應船東公司的網站,以了解船東及租期信息。經了解,從防城港走班輪出運的船東和航線不多,通常用泊船運至香港中轉,故運輸耗時相對長一些。其中,到釜山且服務較有保證的船東有:
船東一:甲公司(比如OOCL),該船東到韓國釜山(BUSAN)有三條航線:CIX/EUM/KTX4。若選擇EUM航線從香港到BUSAN只需要3天時間,再加上防城港到香港的3天時間,則全程為6天,達到客戶對航行時間的要求。
船東二:乙公司(比如 WHL),同理計算得知,其從防城港出運需要10天的時間,才能到達BUSAN。初步看,未能滿足客戶要求防城港出運一周內到達的要求。

表2 不同船公司海運航線報價信息
首先,依據船公司的初次報價,計算得到相應航線的采購價(全包價):
OOCL CIX/KTX4 航 線 :300+30+55+50+30+DOC=465美元+DOC;
OOCL EUM航線:350+30+55+50+30+DOC=515美元+DOC;
WHL W090航線:340+30+55+50+0+DOC=475美元+DOC。
其次,分析船公司報價:按照客人的運價要求(USD500/20’GP),確保本公司保有最低利潤(USD30-50/20’GP) 的基礎上,推算出船公司的全包采購價不應高于USD470/20’GP。對照上述兩家船公司的初次報價可知,除OOCL的CIX/KTX4航線船可勉強達到要求外,其他組合有一定差距。
然后,向客戶初次報價:由于不同客戶對價格、對船期、對船東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可以先不過多考慮客戶的價格意向。本例中,確保本公司最低利潤(USD30/20’GP)情況下,如實提出三種報價方案,供客戶選擇。
當然,船公司報價和收發貨人價格意向之間,如果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就應當在基本滿足客戶價格意向的前提下,報出對本公司最有利的價格,為公司留下較大利潤空間。
首先,與客戶溝通得知:客戶不能接受12天的船期,直接否決了方案一,并希望我們在OOCL的EUM航線或WHL的 W090航線上再做努力,但更傾向走OOCL的EUM航線。
其次,分別與不同船公司溝通,得知兩家船公司3月份到韓國釜山的艙位都有富余,需要貨量支持,而且本票貨物屬于大票貨,本公司具有相當的議價優勢。可見船公司給予價格優惠的可能性較大。
再則,再次向兩家船公司發出還盤——提出希望給予特價支持。同時根據不同船公司給出的報價及船期服務的差異,有針對性的列出實質性的還盤理由和運價要求。
1.向OOCL明確告知:(1)走EUM航線;(2)實際貨量及意向價格,要求對集裝箱費用給予優惠;(3)要求減少危險品附加費到USD30/20’GP。理由是:磷酸屬于8類危險品,在防城港屬于常規貨物,發生安全隱患事故的可能性小,航運過程中對船只、碼頭造成的潛在危險系數也非常小。
2.向WHL明確告知:(1)船期過長,服務達不到客人的要求,應以海運費的較大優惠來收攬此貨;(2)和(3)同上。
經過以上與兩家船公司的第二次溝通,兩家船公司均對此票貨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給予批復,同意特價申請,給出此票貨物的特惠運價(對照表2的信息):1.OOCL的EUM航線:基礎海運費減為USD330/20’GP+FAF+THC+DOC;危險品附加費減免至 USD30/20’GP;另外,不予限重,免收超重附加費。計算得知:優惠額度為USD70/20’GP,全包價由USD515/20’GP+FAF+THC+DOC優惠到USD445/20’GP+FAF+THC+DOC。2.WHL的W090航線:基礎海運費減為USD310/20’GP+FAF+THC+DOC;危險品附加費減免至USD30/20’GP(免收超重附加費),但船期無法縮短,全程仍為10天。計算得知:優惠額度為USD50/20’GP,全包價由USD475/20’GP+FAF+THC+DOC優惠到 USD425/20’GP+FAF+THC+DOC。

表3 向客戶報價的幾種方案
簡單計算得知,兩家船公司的特惠運價均能滿足客戶對價格的最初意向要求。此時,可以加大公司利潤至USD55/20’GP,對客戶做出第二次報價,詳見表3最后一列。該兩項最終報價方案既能加大公司利潤,又都能達到客戶對價格預期的要求。由于該客戶對船期的敏感性比對價格的敏感性大,所以最終選擇OOCL(EUM航線)的服務。因此,國際物流服務的最終銷售價格確定在USD500/20’GP+DOC。
服務價格的制定是一項精細的工作。第三方國際物流服務的價格主要受成本利潤、供需關系、公司的定價政策和服務方式的影響。
成本、利潤和客戶需求,是物流服務價格形成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最終價格只有既能夠被市場所接受,又能夠彌補成本費用,并實現一定利潤,才真正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生存發展規律,才是正確合理的。企業服務價格的形成,其實是市場需求和企業贏利兩方面相互博弈的結果,是企業主要依據市場需求、服務成本和預期利潤來確定服務價格的過程。此時,產品總成本決定著價格的底數,市場需求則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價格的最高限度。
成本利潤加成法成為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當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產品總成本為基數,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產品價格。具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以成本的一定比例來確定預期利潤,兩者之和即為銷售價格。此時,銷售價格的計算公式為:價格=總成本*(1+既定的百分比),這里的百分比是以成本為基數的利潤率。二是以銷售價格作為基數確定預期利潤,利潤數額已經包含在銷售價格中。此時,經過對上述公式進行轉換,可以得到該函數關系的變形公式:價格=總成本/(1-利潤率)。第二種方法是企業最常用的方式。
同行同期同類服務的價格水平,是物流服務價格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價格是價值的直接反映,同行同期同類服務的價格是市場對該服務的供需均衡價格,是市場能接受的價格尺度。公司在確定服務價格時,須調研市場上可替代服務產品的成本、價格和屬性,以競爭者的服務產品的價格作為參照,對照自身物流服務的優劣,以確定最終價格。具體來說,如果自己提供的物流服務方案與競爭者的比較相似,則將價格定得接近于競爭者,以爭取該筆業務;如果自己的服務和方案明顯優于競爭對手,則可以將價格定得高些,反之則低些。在實踐中,公司成本費用越難以估算,或者公司利潤空間越大,越須考慮這個要素。
服務價格的確定應與公司的服務方式保持一致。公司服務方式解決的是如何適應物流需求者的需要,吸引更多的收發貨人購買本公司的物流服務產品。時間、地點和條件變化不定。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必須使自己的服務方式靈活多樣,方便物流需求者,符合收發貨人的需要。比如,有些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在準確得知收發貨人的真實需求后,據此制訂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物流方案;有時提供多套物流方案供收發貨人自主選擇;有時按到達區域或不同期限(如幾小時內、幾天內等)到達某些區域等某些服務水平標準,制訂套餐式的價格,使不同需求的客戶清晰明了地了解分項目的價格情況,從而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越成熟的物流服務,其服務方式越靈活多樣,最終服務價格中包含越多服務方式的要素。
物流服務最終價格的確定還應考慮公司的定價政策,既要考慮公司的品牌質量、定價形象、對價格折扣的態度以及對競爭者價格反應的指導思想,也要考慮公司內部有關人員對定價的意見,還有物流運輸商、倉儲商等對所定價格的意見,以及本公司市場占有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要求。▲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 [J].交通建設與管理.2007-10-15(106-120)(或 http://wenku.baidu.com/view/3c949c631ed9ad51f01df 2ad.html).
[2]陳彩鳳.國際貨運代理[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06(17-18、30、72).
[3]薛浩,田大鋼.第三方物流服務產品的定價[J].企業經濟.2005(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