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孟仲 (溫州市鹿城人民醫院科室急診科,浙江 溫州 325007)
風濕性心臟病是由于風濕性炎癥破壞心臟瓣膜的一種病癥,常會使患者表現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出現衰竭的癥狀??ňS地洛在心臟病心力衰竭治療中使用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流情況,增大患者的存活率〔1〕。依那普利是一種具有極高特異性的血管收縮轉換酶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形成而擴張小動脈,減輕患者心臟的后負荷,加大冠脈運血量,降低了心肌的氧耗,使左室心肌重構發生逆轉〔2〕。本文就我院在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臨床采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就其療效進行臨床評價。
1.1 一般資料 選用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間醫治的風濕性心臟病心衰患者119例,并采用X線、心臟彩超等檢查手段確診均為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同意采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所有患者均排除Ⅱ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過敏者、血壓<90/60 mmHg患者,排除慢性肺疾病和肝腎功能異?;颊?。采用隨機性原則分為實驗組60例和參照組59例。在實驗組中,男39例,女 21例;年齡 45~79〔平均(58.3±6.4)〕歲;其中單瓣膜發生病變的患者為26例,聯合瓣膜出現病變的患者34例,心功能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評分Ⅱ級患者為32例,NYHA評分Ⅲ級患者25例,NYHA評分Ⅵ級患者3例。在參照組中,男35例,女24例,年齡44~82〔平均(57.6±5.7)〕歲,其中單瓣膜發生病變的患者為29例,聯合瓣膜出現病變的患者30例,心功能NYHA評分Ⅱ級患者為34例,NYHA評分Ⅲ級患者23例,NYHA評分Ⅵ級患者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癥嚴重程度等方面的差距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參照組:對參照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結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治療實施治療。依那普利6 mg/次,1次/d,在10 d后增大用藥量,但最大用量不能超過20 mg/d;同時采用地戈辛0.25 mg/d進行強心治療,0.3%硝酸甘油片劑進行血管擴張治療,采用呋塞米40~80 mg/d進行利尿〔3〕。實驗組:在采用參照組用藥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服用卡維地洛??ňS地洛初劑量為6.25 mg/次,2次/d,但最大用藥量不能超過50 mg/d〔4〕。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個人癥狀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并詳細調查患者的服藥情況及心動指標變化情況。兩組患者的治療持續均為6個月。
1.2.2 心臟測定 采用心臟彩超在靜息狀態下測取患者的左房內徑(LA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用 Simpson平面法計算左室射血分數(LVEF)。
1.2.3 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6個月以后,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定。對治療6個月以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進行NYHA評分,與治療前NYHA評分比較。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和2級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和1級:無效:心功能改善效果不明顯,沒有達到有效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的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計量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Z檢驗)。
2.1 心功能改善情況 經過6個月治療,實驗組LAD、LVEDD、LVESD較治療前明顯減小,LVEF較治療前明顯增大;參照組LAD、LVEDD、LVESD較治療前也有一定程度減小,LVEF較治療前有一定程度增大,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實驗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 n 觀察點 LAD(mm) LVESD(mm) LVEDD(mm) LVEF(%) 6 min距離(m)實驗組 60 治療前 49.2±8.5 50.1±11.8 61.4±10.3 35.8±7.3 391.4±123.6治療后 45.7±7.41) 42.5±10.61) 53.9±10.61) 46.2±9.11) 467.2±143.91)參照組 59 治療前 49.4±8.2 50.7±10.9 60.8±10.4 35.6±7.8 387.3±119.5治療后 47.2±8.01)2) 47.8±10.51)2) 56.6±10.71)2) 41.3±8.51)2) 421.8±120.21)2)
2.2 兩組治療有效率情況 治療6個月以后,實驗組顯效38例(63.33%),有效17例(28.33%),總有效率為91.67%;參照組顯效29例(49.15%),有效13例(22.03%),總有效率為71.19%。實驗組總有效率優于參照組(P<0.05)。
心臟重構是致使患者心功能衰竭的一個主要原因,通過藥物對血流動力進行修復性治療,實現逆轉心室重構成為最近幾年的主要治療措施。目前逆轉心臟重構的藥物比較常用的是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和醛固酮系統阻滯劑,在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已經普遍使應用,并獲得顯著效果〔5〕。
依那普利是心衰治療中一種特異性高、有效周期長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它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形成,擴張小動脈,使血壓降低,減輕心臟后負荷,不改變心率就能實現冠狀動脈供血量增加,減少了心肌的耗氧量,使左室心肌發生逆轉重構。但是,依那普利治療心衰不能顯著降低患者血液中的醛固酮水平,不能徹底阻止心力衰竭時神經和體液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傷〔6〕??ňS地洛是一種新型的非選擇性神經性β受體阻滯劑,對β1、β2受體都可以徹底阻滯,而且還可以擴張血管;同時,卡維地洛不會致使患者心臟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提升和β-受體的增加,可以徹底對交感神經系統形成阻滯效果〔7〕。另外,卡維地洛還能夠對快速心律失常實現有效抑制,對惡性的心律失常有顯著的預防作用,使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率大幅度減低??焖俚男穆墒СJ秋L濕性心臟病患者心力衰竭發病和惡化的關鍵誘導因素,而卡維地洛通過同時阻斷β1、β2的受體,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好心率,使快速的心律失常發生逆轉,減少患者猝死數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8〕;卡維地洛還擁有不錯的抗增生和抗氧化用途,能夠有效抑制炎性細胞損傷機體組織,保護心肌細胞的功能,組織心肌發生重構。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衰,可明顯改善患者的 LVEDD、LVESD、LVEF等指標和心臟功能,聯合用藥對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構逆轉和治療的有效率方面都顯著強于單純用藥的參照組。依那普利和卡維地洛聯合使用,能夠有效實現抑制心肌重塑,防治患者心功能衰竭,改善心肌供血,減少猝死率。
總之,針對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卡維地洛和依那普利予聯合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強治療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1 閆洪光.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在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556-7.
2 宋衛民.比索洛爾、依那普利和螺內酯聯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1):166-7.
3 管一平,鄒翰琴.比索洛爾,依那普利和螺內酯聯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心臟雜志,2011;23(5):623-6.
4 黃 煒,吳建東.卡維地洛與依那普利聯合治療老年慢性心衰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4):4890-1.
5 趙志堅,李 芹.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學,2012;2(26):21-2.
6 劉 敏,劉光平,盧 暉,等.卡維地洛治療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45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學,2007;37(2):31-3.
7 林麗軍.依那普利、卡維地洛及螺內酯聯合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8;46(7):57-8.
8 胡家庭,濮艷姑.依那普利和卡維地洛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臨床觀察〔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5;3(4):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