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杰
(沈陽市和平區少年兒童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05)
戴 杰 男,1960年生。本科學歷,館長。
據《中國文化文物2012統計年鑒》統計,全國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為2850個,其中區縣級圖書館2491個,少兒圖書館僅有200余個并主要集中分布于大中城市,西北地區少兒圖書館僅有15家。許多地區的少兒圖書館名不副實,雖稱其為館,實則只是公共圖書館的一個部門。據《中國青年報》等相關媒體報道,“全國有700個區縣圖書館全年沒有購書經費,且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區縣級圖書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瓶頸。”區縣級少兒圖書館(室)普遍存在館舍老化破舊,設施設備落后,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經費無保障,文獻資源得不到及時補充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少兒圖書館(室)的發展。筆者以沈陽地區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為例做一說明。

表1 沈陽市地區少兒館基本情況(2012年12月末統計)
表1顯示,沈陽地區少兒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是不均衡的,存在著館舍面積小、藏書少、購書經費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沈陽地區少兒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發展。
以沈陽地區為例,在13個區縣中,有4家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只有鐵西區少兒圖書館館舍面積達1500平方米。有9家公共圖書館內設少兒圖書館室,面積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左右,除書庫外,用于少兒閱覽和活動場所面積也不過100平方米左右,滿足不了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
近幾年來,雖然區縣級少兒圖書館(室)的發展勢頭有所好轉,但與當地經濟的發展相比還是相對滯后,沒有體現出文化事業經費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有所改善。從上表可看出,沈陽地區作為相對發達的副省級城市,仍有少兒圖書館沒有單列購書經費(如沈河區),或只有區區2萬元(如皇姑區),郊區縣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少兒圖書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在沒有購書費、沒有活動經費的情況下,是無法開展各種少兒讀者活動的,經費不足已成為制約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館藏資源要好于成人館內設置的少兒圖書室,其購書經費能單列且文獻資源相對豐富。但全國也只有200余家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且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據筆者統計,沈陽市13個區縣未成年人數是85萬,少兒類藏書數是38萬冊,人均0.44冊,而獨立建制的少兒館,未成年人數量為29.4萬,少兒類藏書為23.6萬冊,人均0.8冊,仍遠低于國際圖聯人均兩冊的標準。由于受經費制約,少兒圖書館(室)無法根據讀者需求及時補充和完善館藏文獻資源。
少兒讀者興趣愛好、閱讀需求的多樣化,要求少兒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必須多樣化。目前大多數少兒圖書館仍為傳統服務模式,以簡單的借還為主,因經費不足,少兒讀書活動、流通站服務并未有效開展。借閱時間上,讀者與少兒圖書館也存在沖突,影響了少兒讀者對少兒圖書館資源的利用。
少兒圖書館不僅應有圖書情報專業人才,還應有教育學、心理學、美學、計算機、外語等專門人才。由于多種原因,區縣級少兒圖書館人才結構不合理,館員素質參差不齊,接受過圖書館專業教育或培訓的人員不多,接受過計算機、外語、教育學、心理學專業教育的更少。如和平區少兒圖書館5名工作人員中,只有一人具有圖書館專業背景,很難適應少兒圖書館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少兒圖書館建設是一項高投入、高積累的社會公益事業,需要購置大量文獻資源和計算機軟、硬件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數據開發,還要鋪設光纜等基礎設施,這一切都需要國家、政府大量的經費投入。少兒圖書館的公益性和所提供服務的平等、無償原則,決定了其經費問題不可能靠自身努力加以解決。只能通過立法明確地方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的具體責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共圖書館的經費困難。所以,應加快《圖書館法》的立法進程,并制訂各相關配套法規及實施細則,使之成為圖書館各項工作的規范,另外,要明確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的主體地位和責任,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規定政府要保證公共圖書館的館舍建設、設施設備建設、人員和管理的經費,使圖書館事業能夠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
2011年2月,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國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通知,同時規定免費開放所需經費由財政列入預算。2013年1月,《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文化部審定,“各級政府切實履行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責任,將公共圖書館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架構,納入財政預算,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公共資金投入力度,保證公共圖書館免費提供基本服務和正常運轉的需求。”“圍繞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建立公共圖書館經費保障機制。將公共圖書館人員開支、資源購置、基本服務提供、數字圖書館建設、設施設備購置與維護等日常運行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逐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以保證公共圖書館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
少兒圖書館作為提供公共信息和知識服務的場所,通過宣傳、推薦、外借、閱覽等方式將知識傳遞到讀者中,滿足讀者對文化的需求。如編制推薦書目、舉辦讀書報告會、新書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講座書評、讀書心得交流、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要積極開展少兒圖書館進社區、進學校的送書、讀書活動,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藏書資源、網絡資源開展資源共享;通過建立流通站、圖書屋、家庭圖書角、流動服務車等形式開展為青少年服務,積極引導讀者利用少兒圖書館,使少兒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得以發揮。
少兒圖書館是本地區少兒文獻資源的集散地,其依據文獻資源平臺開展各種讀書活動。針對學生上學期間讀者少的狀況,圖書館應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館校協作。在城內邊遠社區和中、小學校設立流動站或閱讀基地,如有些館在學校班級建立了“小桔燈”讀書角,采取圖書流動箱定期按班次輪換的方法,為讀書角周邊兒童提供閱讀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兒童看書難的問題。通過館校協作,不僅增強了孩子們利用少兒圖書館資源的意識,也促使少兒圖書館作用得以有效發揮,實現辦館效益最大化。
在少兒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上,應建立布局合理、機制完善、文獻共享、高效運行的區、街道、社區3級少兒圖書館服務網絡。所在街道、社區的行政部門提供必要館舍、設備、人員和經費,由區少兒圖書館作為業務和技術支持的龍頭單位,提供文獻資源,并負責對該圖書室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定期更新圖書,這種方式也被稱為總館——分館制服務模式,由分館向所在區域兒童提供借閱服務。這種模式投入小而效益大,使少年兒童能就近借閱圖書,統借統還,安全方便。通過在有條件的街道、學校建立“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借(還)處”,進一步提升少兒圖書館服務的科技含量,豐富當地少年兒童的課余文化生活。
少兒圖書館服務質量高低的關鍵是人才。培養一支合格的專業化隊伍,是實現區縣級少兒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必要錯施。少兒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首要任務便是提高館員素質。一方面應完善用人制度,提高工作人員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應建立一套科學的繼續教育機制,如采取館內培訓、委托培養或鼓勵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等方式優化員工的知識結構,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知識精,工作能力強的新型少兒圖書館工作隊伍。
筆者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級政府對少兒圖書館事業的投入逐年加大,加之少兒圖書館人始終不懈的努力,那些影響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問題和不利因素一定能得到有效解決,少兒圖書館事業也一定會呈現出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1]王雅秋.提升少兒圖書館的社會形象 [J].圖書館學刊,2006(5).
[2] 劉麗鵑.圖書館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J].圖書館學刊,2006(3).
[3] 徐捷.少兒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0(10).
[4] 馬海霞.公共圖書館為青少年讀書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學科,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