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俠 康 猛 李 迎
(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61)
劉鳳俠 女,1968年生。碩士,副研究館員,副館長。研究方向:信息服務、文獻資源建設。
筆者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知網)收錄的有關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圖書館應用的研究論文為統計源,選取題名為檢索入口,以(無線射頻識別+RFID+RFID技術+高頻+超高頻)*圖書館為檢索的邏輯表達式,2002~2011年為檢索時間范圍,共檢出相關論文360篇,從論文的期刊分布、數量及年代分布、作者地域分布、主題分布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探討RDID技術在我國圖書館中應用的現狀、研究熱點、存在問題及未來趨勢。
研究論文的來源期刊是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空間分布特點、掌握該領域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方法[1]。經統計,在360篇論文中,公開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252篇,另有100多篇會議論文。252篇論文發表在59種期刊上,其中圖書情報學期刊35種、科技電子類期刊20種、學報類期刊4種。35種圖書情報學期刊載文181篇,20種科技電子類期刊載文65篇,學報上載文6篇。圖1列出了RFID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論文在3類期刊上的分布情況。經統計,發表在圖書情報學期刊的論文占全部期刊論文的71.83%,學報占2.38%,科技電子類期刊占25.79%。由此可見,圖書情報類刊物是發表圖書館RFID技術研究論文的主要園地。

表1 RFID研究論文在35種圖書情報學期刊的分布

圖 1252篇論文在3類期刊上的分布
掌握研究論文的數量及年代分布,可以了解該學科的研究水平和發展脈絡[2],揭示該研究領域的活躍程度。圖2統計了2002~2011年間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研究論文的數量及年代分布情況。數據顯示,2002~2003年沒有發表論文;2004~2005年間論文呈現緩慢遞增的趨勢,2006年起論文數量明顯增多,2009年稍微回落,2011年發表論文100篇,說明RFID技術在圖書館應用越來越多,呈現出關注度高、發展迅速、研究成果快速增長的態勢。

圖2 論文數量及年代分布
通過分析論文主題,可以了解過去一段時期RFID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預測該領域的未來發展前景。筆者對252篇論文進行主題歸納分析,共有主題59個,其中主要相關主題12個,如圖3所示。經統計可知,RFID、圖書館、RFID技術成為目前此類論文探討的熱點問題。

圖3 論文主題分布
對論文作者進行統計分析,可以了解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群以及研究的連續性,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研究所涉及的廣度與深度[3]。經統計,發表兩篇論文者35人,發表3篇論文者4人,發表4篇論文者2人,發表5篇論文的1人,表明在RFID技術應用的研究論文中,大部分作者只發表1篇論文,發表論文最多的是5篇,反映了RFID技術在我國圖書館中的應用存在地區上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說明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研究成果有望進一步增多。
對論文合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可以了解作者之間研究的合作度。表2列出了RFID研究論文作者合著情況。對76篇合著論文的作者單位進行分析,發現絕大部分論文是由同一單位作者合著,少數論文是由不同單位的作者合作完成。這說明在RFID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同一單位內部人員之間的合作,缺乏與外單位的橫向交流。

表2 論文作者合著情況統計
分析論文的地區分布,可以了解論文產出的地域性。統計結果如圖4所示,252篇論文分布在全國17個省、4個直轄市的21個單位,分布較廣且各地區發表論文數量極不平衡,其中廣東省發文17篇,居各地區之首,江蘇、四川兩省發文16篇,發文10篇以上的有7個省,廣西、寧夏、安徽等省各發文兩篇,還有一些省份沒有發表相關的研究論文。按照論文產出單位類別進行統計,高校圖書館發文130余篇,公共館發文50余篇,其中僅深圳圖書館就發文12篇,還有一些公司也發表了相關的研究論文,表明了RFID技術應用在高校館、公共館各占一定的份額。

圖4 論文地區分布統計
上述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的核心地區為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江蘇、四川、福建、浙江、北京、深圳、湖北、山東、上海等省市,每個地區的發文數均超過10篇,而經濟、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西部地區,RFID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步伐較慢,如寧夏發文僅兩篇,西藏自治區沒有發文。論文的研究者過于集中,分布很不均衡,表明了RFID技術在我國圖書館界的應用存在地域上的差異。
從論文分布及合作情況來看,RFID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研究領域具有足夠影響力的權威專家和研究群體還很少,現階段還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發表論文多篇且被核心期刊收錄的論文作者寥寥無幾,不同單位之間著者合作度明顯偏低,因此不利于該領域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RFID技術應用于我國圖書館雖然起步較晚,2006年僅兩家圖書館采用RFID技術,但發展的勢頭很猛,截止到2011年底,國內應用RFID系統或已招標的圖書館數量已達到60余家[4]。隨著RFID在圖書館應用的發展,有關RFID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研究主題不斷擴展,由最初的RFID的工作原理、功能、價格研究發展到現在的標準、存在問題、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等等。然而,從目前國內研究情況看,一些研究者本單位沒有采用此項技術,本人沒有接觸過或親身體驗過RFID技術,只是查閱一些資料來撰寫相關論文,缺乏應用實踐,研究視角窄,研究深度不夠,研究內容空洞。
RFID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圖書館技術[5],同時也是圖書館智能化管理的發展趨勢,RFID技術改變了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拓展了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管理及服務的水平。盡管如此,由于目前RFID技術仍然存在成本過高、技術標準不統一、防盜安全問題和頻率選擇等諸多問題[6],還需要圖書館界及研發公司的多方研究與合作,各館在選擇采用RFID技術上應該在政策和資金的允許范圍內[7],從實際出發,不盲從,不追風,充分了解RFID發展狀況,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把握引入RFID的最佳時機[8]。
[1] 李剛,李丹.近年來我國圖書館聯盟研究論文的統計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4):10-11.
[2] 王翠英.對2000-2005年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統計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2):9-11.
[3] 相東升.從基金論文看圖書情報學課題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5(3):9-11.
[4] 朱小梅,葉莎莎.RFID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研究——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2(7):34-37.
[5] 馮鑫.探析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農業網絡信息,2012(4):58-59.
[6]邱烜婧.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分析——以武漢圖書館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5):118-121.
[7] 吳一平.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與規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195):126-128.
[8] 劉紹榮,杜也力,張麗娟.RFID在圖書館使用現狀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