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銘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張恩銘 男,1976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伴隨著數字化時代前進的腳步,文本載體和閱讀方式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3G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手持終端設備的出現和普及,使廣大讀者越來越青睞一種別具一格的閱讀方式——移動閱讀。這種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閱讀方式,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移動閱讀正在改變人們傳統的閱讀習慣,除了繼續承擔著傳播文化、提升素養的社會責任,在節能減排、推進構建節約型社會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樣的趨勢下,移動圖書館應運而生,它面向讀者推出一項新型數字閱讀服務項目,這種隨時隨地的移動信息服務,帶給讀者全新的基于海量信息資源的移動閱讀新體驗。筆者試圖通過對遼寧省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系統架構的描述,探討移動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思路。
關于移動圖書館的涵義,眾多專家、學者各持己見。上海師范大學的胡振華、蔡鑫認為,“移動圖書館是依托無線移動網絡、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讀者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通過使用各種移動設備方便靈活地查詢、瀏覽圖書信息及獲取相關服務”。廣東科技圖書館的黃群慶則認為,“移動圖書館就是移動用戶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以無線接入方式接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認為“目前移動圖書館主要表現為手機圖書館”的學者也不在少數。關于手機圖書館的涵義,最具代表性的是茆意宏、吳政、黃水清提出的“手機圖書館就是基于移動通信網絡的圖書館服務系統”,它是圖書館發展的新方向。手機圖書館將移動通信與數字圖書資源很好地結合起來,利用手機終端設備,對傳統的圖書館服務進行延伸與拓展,即時提供信息傳輸和服務。
筆者對“移動圖書館”是這樣定義的:讀者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可移動的手持終端設備,以無線接入的方式接收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具體來說,“移動圖書館”服務包括: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的上網功能檢索圖書信息;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的瀏覽功能閱讀書報、雜志;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的短信或電子郵件功能,接收新書信息、講座通知、到期提醒等。“移動圖書館”不是一個建筑實體,而是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與移動設備向讀者提供各種信息與服務的載體。
移動圖書館實現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云存儲等最新數字化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讀者可以通過移動手持終端設備隨時檢索館藏紙質書刊,訪問并免費獲取圖書館的海量數字化信息資源,圖書館可主動為讀者提供各種所需信息,更及時、有效、貼心地為讀者服務。移動圖書館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實現最大程度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信息推送服務是借助推送技術(Push)而實現的個性十足的主動信息服務方式。按照用戶指定的時間和主題,信息推送服務可通過互聯網將數字圖書館的最新信息發送到用戶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用戶通過登錄移動圖書館網站,注冊成為會員后,即可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定制信息。移動圖書館也可據此建立讀者信息庫,通過分析各類讀者的需求特點,利用推送技術(Push)主動為用戶提供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各種信息,實現更為及時、有效的貼心服務。此外,讀者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獲取館藏OPAC書目信息,也可以選擇短信訂閱催還提醒、預約到書提醒、圖書館資源動態、最新消息等服務。2004年,遼寧省圖書館通過移動網絡實現了移動閱讀服務,成為全國最早開展移動服務的省級圖書館之一。
移動通訊技術提供的數據傳輸速度與智能手機功能的強大使視頻下載、點播與流媒體服務變得現實與簡單。讀者可使用手機瀏覽器登錄數字圖書館主頁,檢索圖書目錄、下載文獻、在線閱讀,或收聽音樂、觀看視頻。隨著網絡速度的提升,讀者接收信息更加快速,接收容量不斷增大。由于讀者能越來越充分、快捷、高效地利用數字圖書館資源,閱讀與觀看的興趣就會隨之增長,無形中也就提高了數字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2010年,遼寧省圖書館在外借窗口推出了手持閱讀器的外借服務,這一新穎、便捷的服務方式,得到了讀者的廣泛認可。
移動圖書館可在平板電腦上實現讀者互動,主要包括書簽、評論、推薦、學術微博、云筆記、原跡手寫批注等功能。這些全新的讀者互動體驗方便讀者隨時隨地記錄、表達、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學習心得。
移動圖書館的WAP網站基本實現了數字圖書館移動門戶的相關功能,一般設置有“本館概況”、“資源導航”、“用戶服務”、“服務動態”、“最新消息”等欄目。移動圖書館統一檢索平臺提供館藏資源目錄、電子書、電子期刊、學術論文等資源的統一檢索,其中部分資源實現了文摘和全文的手機、掌上電腦閱讀。2010年,遼寧省圖書館推出了基于WAP的移動圖書館網站(http://wap.lnlib.com),實現了手機信息發布、書目檢索、在線查詢、鏈接式移動閱讀等服務。
圖書館可以通過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建立的互動溝通信息服務平臺,與用戶互動往來,及時、主動地向讀者發送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讀者所需信息。例如:當新書到館時,圖書館可以根據之前建立起的讀者信息庫,根據按讀者不同需求為其提供新書信息;當舉辦名人講壇、知識講座、讀者座談等活動時,圖書館可以提前通知讀者并預留座位。
“掌中方寸之地,浩瀚海洋閱讀。”e時代,只要擁有一部手機或一臺平板電腦,就可把圖書館浩如煙海的圖書、期刊等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閱讀。通過手機短信,讀者可接收圖書館發來的圖書到期、預約通知或新書信息;在戶外或交通工具上,讀者不僅可通過無線網絡查詢圖書信息,甚至可以任意閱讀電子期刊與電子書籍。
除了文字閱讀,移動圖書館還提供聲音、圖片、視頻等豐富多彩的視聽內容。以iphone、ipad為代表的功能強大的移動終端設備還可上網、游戲、點播視頻。讀者不僅可以獲得最新的閱讀內容,還可以閱讀彩色圖書。
移動圖書館用戶終端能進行在線閱讀或下載海量數字化信息,實現了無紙閱讀。由此可見,移動閱讀不僅提高了閱讀效率,而且節約用紙,低碳環保。據調查,網友從事上網活動時,“瀏覽新聞”占61.2%;其中有近1/5的人將“閱讀書報”作為上網主要內容之一;有91%的人表示,他們閱讀電子書后不會再購買此書的紙質版。
移動閱讀擺脫了空間和時間的閱讀局限,強調了人們閱讀的泛在性,讓閱讀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時不在、無所不在。通過移動閱讀,也使圖書館的電子文獻資源發揮更大的服務作用,快速便捷的數字閱讀必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遼寧省圖書館的移動數字圖書館項目正在積極籌建中,其系統架構如圖1。

圖1 移動圖書館系統架構
該圖描述了移動圖書館實現的整體架構,用戶可通過使用各種移動閱讀器設備,并通過無線網絡訪問移動圖書館。
讀者在檢索移動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時,首先向服務器發出檢索請求,各個數據庫服務器得到服務請求時,進行相關的文獻搜索并提取結果,根據讀者需求可瀏覽豐富的元數據信息。對于讀者在移動圖書館上進行圖書的查詢、續借和預約,系統則是通過圖書館原有的OPAC功能,利用系統接口實現。對于各種數字文獻資源的正文,系統通過UOML(Unstructured Operation Markup Language)文檔交換服務器以文字或圖像方式向讀者提供。
UOML文檔交換服務器是將數據庫中提取的全文交互成各種移動閱讀器所能顯示的格式,為讀者提供正文資源。任何一臺手持閱讀設備都可以通過無線網絡訪問移動圖書館,并進行檢索、查詢以及訪問正文的服務。
云計算平臺是移動圖書館所采用的主體架構。系統所有的運算和讀者信息都在服務器端完成和存儲,它對讀者所使用手持閱讀設備的運算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讀者只要有一個分辨率高且大屏幕的終端,即可獲得較好的應用體驗。
內容是圖書館開展移動閱讀服務的關鍵。圖書館可以深度挖掘自己的特色資源,整合、豐富內容資源,延伸產業鏈,將同一內容按移動通信網絡的分眾特點,進行深層次、多方位開發,形成豐富多樣的產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滿足各層次用戶的不同需求,最大程度地開拓市場空間。
要注意防范病毒對WAP服務器、數據庫、網關、手持移動終端的攻擊,選擇相關技術的應用,如防火墻、數據庫加密、用戶身份驗證等,以提高服務訪問的安全性。
移動圖書館是適應數字化時代特點,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圖書館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更好地服務群眾而推出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在讀者中愈發普及的手持移動終端開展文化信息服務,把圖書館的服務延伸到讀者最便捷使用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
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就是信息服務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任何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數字圖書館的所有資源。而隨著3G移動通訊技術時代的到來,高速無線網絡的快速發展,這一目標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綜上所述,移動圖書館是圖書館服務的新平臺和新模式。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23所高校圖書館和11家公共圖書館開展了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而遼寧省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的移動數字圖書館項目也正在積極計劃或實施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遼寧省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服務可以完全突破傳統的借閱方式,讓讀者更方便靈活地查詢、瀏覽、獲取圖書館各類數據信息,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移動閱讀的樂趣。
[1] 曹琴艷,顏芳.試論移動閱讀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服務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8):18-20.
[2] 胡振華,蔡鑫.移動圖書信息服務系統[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4):18-20.
[3] 黃群慶.嶄露頭角的移動圖書館服務[J].圖書情報知識,2004(5):48-49.
[4]宋恩梅,袁琳.移動的書海——國內移動圖書館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5):34-44.
[5] 茆意宏,等.手機圖書館的興起與發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1):3.
[6] 姜山.淺析3G與圖書館發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8):35.
[7] 李錦秋.基于3G的手機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0):46-49.
[8] 謝歡,沈妍.移動環境下圖書館的機遇與挑戰[J].圖書與情報,2011(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