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芳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體育課部,湖北 武漢 430223)
一年一度的高校校園運動會,秩序冊的編排是一項非常繁瑣而又細致的工作,要保證參賽運動員姓名與號碼、單位、參賽項目的一一對應,處理起來非常的費神,特別容易出錯。雖然目前已經有成熟的軟件應用于各種大型體育賽事的編排,但作為一年一次運動會的高校來說,不會花錢購買專業的運動會秩序冊編排軟件。Excel具有強大的處理大量數據的功能,充分應用Excel函數在高校校園運動會秩序冊編排利用的實踐中,自動生成運動員號碼、運動員名單與號碼對照表以及各比賽項目的運動員分組、分道次表,既簡化了復雜的編排工作,又確保了編排數據信息的準確性。
編排校園運動會秩序冊,其中運動員姓名與號碼對照表,運動員競賽分組、分道次是最關鍵的兩部分,也是秩序冊的核心部分。要編排好這兩部分,需要在編排中特別注意幾個關鍵點,只有保證這幾個關鍵點的科學性,才能確保編排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1)運動員號碼唯一性。
運動員號碼代表參賽運動員的身份,唯一性是必須的。但一些運動員報名參加多項比賽,如果以比賽項目為單元,給每個參賽運動員分配一個號碼,勢必會造成一名運動有多個號碼。這樣,編排容易,但不利于實際使用,一方面,運動員參加比賽容易拿錯號碼,導致運動員的身份認定及成績錄入混亂;另一方面,制作號碼布增加造成浪費,也給號碼布的發放帶來不便。
2)運動員姓名、號碼與單位一致性。
在運動員比賽分組中,一般要包括運動員姓名、號碼與單位等。雖然運動員號碼是唯一的,可以確定運動員身份,但檢錄時,為便于及時通知未檢錄運動員所在單位,通知運動員到檢錄處檢錄;當碰到運動員同名時,可以通過所在單位來區分。因此,在各個參賽項目中,確保運動員姓名、號碼與單位等一一對應是運動會秩序冊編排中另一個比較復雜的環節。
3)運動員比賽分組的隨機性和集中性。
在100 m跑、200 m跑、400 m跑、800 m跑、110 m欄等徑賽項目中,要盡量避免同一個單位的運動員分在同一組進行預賽,同時,在道次分配上,也盡量不要同一個單位的運動員總在兩個邊道上參加比賽,要注重分組的隨機性。
在1 500 m跑、5 000 m跑及田賽項目中,為了便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相互鼓勵,提高比賽成績,同時,防止各單位同一時段安排啦啦隊,賽場非運動員人數過多,導致賽場安全性降低,盡量使同一個單位的運動員分在同一組中進行比賽。因而,要注重分組的集中性。
1)報名表。
報名表是運動會秩序冊的最初始數據,是編排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1],是統計參賽運動員人數、比賽項目分組、編寫運動員號碼布以及其他信息的唯一依據。設計科學合理、操作性強、輸入規范的報名表,將為運動會秩序冊編排的后續工作打好基礎。
用Excel電子表制作報名表(見圖1)。為方便統計,男女運動員分表填寫。為了規范輸入,“號碼”由 IF函數實現,隨姓名有無以奇數序列自動生成,如號碼1001由函數IF(B2="","",2*ROW()+997)生成,下面號碼可通過下拉填充至A201單元格,預設200名運動員參賽。“姓名”限制2~4個字符,否則提示錯誤。“系”通過選擇輸入,其他輸入提示錯誤。比賽項目通過選擇輸入,只設定空白或1兩個選項,其他輸入提示錯誤。“限項”提示報名超過限報總數,如除集體項目外個人項目限報2項,超過2項單元格變顏色,以提示。各單位報名表填寫好并打印出紙版的,校對準確后簽字蓋章,連同電子版一同上交到校園運動會組委會。紙版的用于備案,電子版的用于秩序冊編寫。

圖1 運動會報名表
2)運動員姓名與號碼對照表。
為了方便運動員查找個人號碼,一般需要以姓的拼音字母先后排列,因此,在編排運動員姓名與號碼對照表之前,先對已報名表按“姓名”列的降序或升序排列。假設圖1示工作表名稱為1000,即“汽車系”這個單位的男運動員報名表,按以下3步完成運動員姓名與號碼對照表的編排。
第1步,運用COUNTA('1000'!B2:B201)函數計算出汽車系男運動員總數,在實例演示中,共輸入了19名運動員報名信息。
第2步,運用IF(ROW(1:1)>19,"",'1000'!B2&""&'1000'!A2)函數組合,提取在工作表 1000中存放的報名信息,存入目標工作表“號碼對照表”,假設1001號運動員存放在“號碼對照表”E4單元格中,并在F4單元格中運用ROW()函數生成一個遞增序列數,選擇E4和F4,向下拖動公式,提取19名運動員的姓名與號碼信息。
第 3步,運用 IF(ISERROR(IF(ROW(1:1)>4,"",INDEX($E:$E,MATCH(SMALL($F:$F,ROW(A1)+4*(COLUMN(A1)-1)),$F:$F,)))),"",IF(ROW(1:1)>4,"",INDEX($E:$E,MATCH(SMALL($F:$F,ROW(A1)+4*(COLUMN(A1)-1)),$F:$F,))))函數組合,生成一個4×5的矩陣(見圖2)。

圖2 運動員號碼對照表(Excel版)
通常秩序冊需要在word文檔中排版,因此,先選擇、復制、粘貼到記事本中,再選擇、復制、粘貼到 word文檔中,得到最終運動員號碼對照表(見圖3)。

圖3 運動員號碼對照表(Word版)
3)競賽分組及分道次。
競賽分組是運動會編排中較為復雜的一項工作[2],是運動會秩序冊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難處理的部分。在分組、分道次編排之前,先把各單位上報的電子報名表進行匯總,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種簡便的方法是建立一個新表,把各單位上報的電子報名表依次復制粘貼到新表中,給新表命名“匯總表”;另一種方法是假設工作簿名稱為“運動會秩序冊”,設9個單位,每個單位建立一個報名表,報名表名分別為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運用函數組合IF(IF(ROW(1: 1)>SUM(gxydys), "",OFFSET(INDIRECT(LOOKUP(ROW(1:1)-1,hzzz,bm)&"!A1"),ROW(1:1)-LOOKUP(ROW(1:1)-1,hzzz),COLUMN()-1))=0,"",IF(ROW(1:1)>SUM(gxydys),"",OFFSET(INDIRECT(LOOKUP(ROW(1:1)-1,hzzz,bm)&"!A1"),ROW(1:1)-LOOKUP(ROW(1:1)-1,hzzz),COLUMN()-1)))把各單位上報的電子報名表信息提取到新建的工作表“匯總表”中,其中 bm、gxydys、hzzz是自定義的名稱,其引用值分別為:bm={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gxydys=COUNTIF(INDIRECT(運動會秩序冊 .xls!bm&"!a2: a201"), ">0");hzzz=MMULT(N(ROW(INDIRECT("1:"&ROWS(運動會秩序冊.xls!gxydys)))>COLUMN(INDIRECT("C1:C"&ROWS(運動會秩序冊.xls!gxydys),0))),運動會秩序冊.xls!gxydys)。“匯總表”與各單位報名表格式一致(見圖1)。完成科學的分組及分道次,可根據比賽項目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配,以男生比賽項目,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100 m跑、200 m跑、400 m跑、800 m跑、110 m欄等徑賽項目,另一類是1 500 m跑、5 000 m跑及田賽項目。
(1)以200 m為例,100 m跑、200 m跑、400 m跑、800 m跑、110 m欄等徑賽項目分組、分道次實施步驟。
第1步,新建一個200 m跑工作表,運用函數組合 IF(ISERROR(INDEX (匯總表!$A$2:$A$601,SMALL(IF (匯總表!$E$3:$E$601="","",ROW($E$3:$E$601)-1),ROW(1:1)))),"",INDEX(匯總表!$A$2:$A$601,SMALL(IF(匯總表!$E$3:$E$601="","",ROW($E$3:$E$601)-1),ROW(1:1))))&"-"&IF(ISERROR(INDEX (匯總表!$B$2:$B$601,SMALL(IF(匯總表!$E$3:$E$601="","",ROW($E$3:$E$601)-1),ROW(1:1)))),"",INDEX(匯總表!$B$2:$B$601,SMALL(IF(匯總表!$E$3:$E$601="","",ROW($E$3: $E$601)-1), ROW(1: 1))))&"-"&IF(ISERROR(INDEX (匯總表!$C$2:$C$601,SMALL(IF(匯總表!$E$3:$E$601="","",ROW($E$3:$E$601)-1),ROW(1:1)))),"",INDEX(匯總表!$C$2:$C$601,SMALL(IF(匯總表!$E$3:$E$601="","",ROW($E$3:$E$601)-1),ROW(1:1))))把報名 200 m跑的運動員信息“號碼-系-姓名”存放在200 m跑工作表的E列,從E3單元格開始,并在F3單元格運用RAND()函數生成一個隨機數,選擇E3和F3單元格下拉填充200個元素。此步操作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即通過對“匯總表”中的200 m跑那一列按降序排序,把報名 200 m跑的運動員信息復制粘貼到新建立的200 m跑工作表中。
第 2步,以 8跑道的體育場為例,運用IF(ISERROR(IF(ROW(1:1)>8,"",INDEX($E:$E,MATCH(SMALL($F:$F,ROW(A1)+8*(COLUMN(A1)-1)),$F:$F,)))),"",IF(ROW(1:1)>8,"",INDEX($E:$E,MATCH(SMALL($F:$F,ROW(A1)+8*(COLUMN(A1)-1)),$F:$F,))))函數組合自動生成分組、分道次(見圖4)。

圖4 200 m跑分組、分道次表
第3步,靈活應用LEFT()、MID()函數,把圖4所示的分組、分道次,轉化成秩序冊需要的表格,假設圖4第1組存放在I列中,應用LEFT(I2,4)、MID(I2,10,4)以及MID(I2,6,3)分別把第1組第1道的運動員相關信息提取出來存放在指定位置,以此類推,完成第1組分道次的轉化(見圖5)。

圖5 200 m跑預賽第1組分道次信息對應表
在此,讀者不難明白,為什么在報名表制作中,在“系(單位)”一列限定要通過選擇來填寫。其意義在于分組、分道次編排中方便使用MID()函數提取“系(單位)”的信息。
(2)以三級跳遠為例,1 500 m跑、5 000 m跑及田賽項目分組、分道次實施步驟。
第1步,與200 m跑編排相似,只是在F列填充數據中,用ROW()函數依次生成一個等差序列的數列。此操作的意義在于使同一個單位的運動員盡量分配在一起集中進行比賽。
第2步,與200 m跑編排相似,如果最多20人一組,只需要把8改成20就可以了,也可以改成其他20以內的任意數字(見圖6)。

圖6 三級跳遠預決賽第1組信息對應表
1)科學設計的報名表,保證了運動員信息的準確無誤。在報名表設計中,應用 IF()和 ROW()兩個函數組合,根據運動員姓名信息自動生成號碼,實現了運動員號碼的唯一性。同時,通過選擇填充的方式對報名信息填寫,規范了填寫內容,保證了運動員報名信息的統一性,提高了準確率。
2)科學的競賽分組、分道次,體現了運動會的人性化管理。在100 m跑、200 m跑、400 m跑、800 m跑、110 m欄等徑賽項目中,應用RAND()函數實現了分組、分道次的隨機性;在1 500 m跑、5 000 m跑及田賽項目中,應用ROW()函數實現了分組、分道次的集中性。從運動會的科學管理上講,如此分組是符合體育競賽人性化[3]管理要求的,既有助于提高運動員成績,也有利于比賽組委會對比賽現場的管理。
3)通過函數計算來自動進行編排,其優勢遠大于人工編排。編排高校校園運動會秩序冊的數據信息都是通過Excel函數組合對報名表中原始數據信息進行計算、引用而生成,沒有人工手寫抄入,不存在錯、漏等問題,提高了運動員數據信息的準確率。同時,編排過程產生的數據信息都由報名表原始數據信息產生,因此可以通過修改報名表原始數據信息,達到修改編排過程中的所有信息,不會出現因一處錯誤而要修改多處的麻煩問題,提高了運動會秩序冊編排工作的質量與速度。
[1] 徐立平. 如何利用EXCEL進行田徑運動會的比賽編排[J]. 科教導刊,2011(9):88-89.
[2] 陳貴祥. Excel在基層田徑運動會編排記錄中的實踐應用研究[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3):81-83.
[3] 黃敏,陳英軍,李亞莉. 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展望[J]. 體育學刊,2011,18(9):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