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瑩艷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勞動者,“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職業學校實現這一目標的保證。然而,中職學校的教師結構現實狀況卻與中職教育的發展需要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筆者剖析了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必要性及培養機制。
[關鍵詞]中職“雙師型”教師 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296-02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冶金專科學校儀電系主任王義澄先生于1990年提出。依據教育部界定的“雙師”素質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國內職業教育評估機構認定“雙師型”教師資格的普通做法以及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把“雙師型”理解為既具備“雙證書”(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和教師技術職稱并且具有實際工作領域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又具備“雙能力”(既能駕馭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即“雙師型”教師應該是學術性與師范性統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高素質復合型教師。
一、中職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在生產、眼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勞動者和初、中級應用技術型人才。因而對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特別是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
21世紀是以占主導地位的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未來職業院校畢業生如果想滿足社會的需要就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相關專業操作技能。進而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的“雙師型”教師素質必須具備。
(二)新時期科技進步的要求
科學技術的進步一般都會影響社會職業的種類和職業活動的內容。在新時期,從總體上來看,社會職業的發展越來越綜合化,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崗位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從事某些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之間越來越趨同。中職學校的教師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的操作能力是新時期科技進步的要求。
(三)新時期中職學校發展的要求
近幾年,鑒于中職學校市場競爭加劇,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要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擴招,中職學校生源質量和數量呈下降趨勢,進而對其生存和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而,中職學校必須及時更新觀念,完善辦學軟、硬件環境,W面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另一方面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在專業理論課教學中提倡寬基礎,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鋪好道路,因材施教,熟練駕馭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畢業生質量。這就要求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必須既具有現代教育理論知識,又能駕馭現代化教學手段;既具有本專業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又具備相關專業的最新技術。
二、中職教師隊伍的現實狀況
(一)“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偏低
雖說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早,但有較多的職業學校是由不能勝任普高教育的普通高中改制轉變成的,這種狀況導致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缺乏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中職專業課教師優勢不明顯。據相關文獻報告表明,當前全國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占50%左右,“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的20%左右,而農村職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不足10%。
(二)“雙師型”教師補充困難
“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補充困難。造成此局面的原因,一是職校教師的福利待遇不怎么好,在聘的中職教師無法安心從教。二是職業學校超編教師缺乏分流的渠道,進而因無編制無法引進新增專業急需的“雙師型”教師。三是缺乏相應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和激勵制度。
(三)贗品“雙師型”教師現象嚴重
由于國家沒有頒布權威的“雙師型”職教教師資格的國家認定標準,各地制定出了地方性相關標準與程序。大多數的認定簡化為“雙證書”制度,即“教師資格證”加行業“技能等級證”。為了達到上級有關“雙師型”教師在專任教師中的比例的硬性評估指標要求,某些地區和學校實施“雙師型”教師速成培訓措施,“批量生產”“雙師型”教師。所謂贗品“雙師型”教師現象就是專業不匹配或者教師職稱與技能等級不匹配卻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的現象。
三、中職“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對策
(一)界定好“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目標
1并重分析專業與教師
依據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師資現實情況來確定培養教師的數量和類型。在分析了專業需求教師的數量、質量、專業在學校中的地位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確定現在及將來對教師的質和量的需求情況,進而確定培養目的、內容、形式等。
2以項目教學改革為突破口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要與學校的教學改革同步進行,在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改革,依據教師自身特點制定其實施項目教學方案,讓其擔任某些專業模塊的主講,明確自己的任務。
3以改善和調整師資現狀為關鍵
每一所中等職業學校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或重點專業,當然各專業的師資也各不相同。通過對本校教師師資現狀進行調查,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依據教師個人專業特長及意愿,調整其專業模塊、專業崗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教師的培養具有可行性、高效性、實效性。
(二)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機制
1建立教師與企業互動機制
專業教師經常化、制度化去企業進行對口實踐,通過專業實踐,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獲得實踐性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及時展示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教師同樣可帶著教學中的問題,請教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而提高自己應用和推廣新技術開發的能力。
2建立“雙師型”教師素質培養制度
(1)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來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同時專業教師也要積極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并且在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實訓教學環節中,盡可能結合實際,實戰訓練。
(2)實施去職教師資培訓基地進行骨干教師培訓、國家級培訓,通過外聘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的專家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做培訓講師,或者定期組織在職教師到這些師資培訓基地去參觀,并利用寒、暑假期進行培訓。既能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又能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術資格證書。通過骨干教師培訓、國家級培訓等培訓能夠快速的提高“雙師型”教師的雙師素質。
(3)實施“產學研”三步相結合,跟蹤高新技術,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采取多種產學結合方式,把教學與生產勞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注重教學、生產跟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相結合,把理論與實踐、設計與生產、教學與科研納入學校的各項教學環節之中。要求教師帶著項目從事專業課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從事產品的研究開發,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進而創造社會價值。
(三)完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保障措施
專業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需要通過的一定實踐來培養,特別是需要教師自己因此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而學校必須指定相應的政策來激勵專業教師,學校要制定培養方案甚至要形成相應的獎勵、補償制度,使“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過程形成良性循環狀態,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上提供可持續發展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洪珍,戚桂琴,等.我國中等職教師資隊伍存在問題與對策[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3)
[2]白兆盈.談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02(2)
[3]林干祥:《淺析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基本素養》,《職成教育研究》,2009,(4)
[4]潘書閣,任雪浩等.試論“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的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