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李 平, 朱士合
(河北省興隆縣人民醫院, 河北 興隆 067300)
超前鎮痛(pre-emptiveanalgesia)是在有害刺激作用于機體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中樞神經敏化以消除或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術后鎮痛藥用量,減輕不良反應的方法。患者術后自控靜脈鎮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是臨床常用的鎮痛方法[1]。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位衍生物,其化學和藥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報道。但在我國真正使用是在2000年以后,對其臨床效果和藥理學特性已有報道[2],但其用于超前鎮痛方面的研究還很少[3]。本研究旨在比較術中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鎮痛聯合術后PCIA和不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鎮痛,單純用PCIA,對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臨床資料:選擇靜吸復合全身麻醉術后使用PCIA鎮痛的病人106例,年齡35-64歲,體重指數(BMI)20-25,性別不限,ASA分級1-2級。舒芬太尼為宜昌人福藥業生產的,規格50ug/mL/支。鎮痛泵采用駝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輸注泵”,規格 100mL,標稱流速 2mL/h,鎖定時間15min,PCA 量為0.5mL 每次。
1.2 方法: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手術麻醉采用氣管插管全麻。靜脈注射咪唑安定 0.05mg/kg、異丙酚 1.5mg/kg、芬太尼4μg/kg、羅庫溴銨0.1mg/kg,肌肉松弛滿意后行氣管插管,接麻醉機行機械通氣。麻醉維持:靜脈泵入異丙酚,瑞芬太尼或吸入異氟醚,靜脈間斷注射羅庫溴銨。A組在手術結束30min前靜脈給予舒芬太尼10ug,清醒拔管后接PCIA,泵內加舒芬太尼4μg/kg,托烷司瓊 10mg,0.9%鹽水 100mL,輸注量為 2 mL/h,48h 后拔除。B組直接于清醒拔管后接PCIA泵內藥物及拔出時間同1組。兩組患者均于術后常規吸氧監護24-48h。并分別記錄術后 1h、2h、4h、8h、12h、24h 的心率、血壓、脈搏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疼痛評分、鎮靜評分、不良反應。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0-3分內為鎮痛有效,4分以上為鎮痛無效)、鎮靜評分采用Ramsay評分:1分為不安靜、煩躁,2分為安靜合作,3分為嗜睡、聽從指令,4分為睡眠狀態能被喚醒,5分為呼喚反應遲鈍,6分為深睡、呼喚不醒。
經過觀察評估,A組4h內鎮痛評分(見表1),0-3分48例,4-6分5例。惡心4例,嘔吐1例,B組鎮痛評分,0-3分以下36例,4-6分12例。有5例述疼痛劇烈,出現躁動,血壓升高,肌注嗎啡10mg后緩解,惡心11例,嘔吐3例。4h后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均無其他不良反應發生(見表2)。A組4h內的鎮痛效果明顯高于B組,且不良反應少。

表1 兩組鎮痛方法術后不同時間的VAS評分

表2 兩組鎮痛方法引發的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單純追求手術效果,還希望術中和術后都要有良好的鎮痛效果,傳統的術后鎮痛方法在術中術后鎮痛效果銜接方面做得較差[4]。超前鎮痛是20世紀Crile基于臨床觀察而提出的,效果確切。舒芬太尼脂溶性高,可迅速擴散分布到體內各組織,極易透過血腦屏障并能迅速在腦內達到有效濃度。因此舒芬太尼的起效比芬太尼時間短而鎮痛效價高,并具有心血管系統功能穩定、無組胺釋放等特點.非常適用于超前鎮痛及術后鎮痛。本研究顯示,A組于手術結束前給予舒芬太尼10ug并沒有造成病人的蘇醒延遲及呼吸抑制,又能在術后鎮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B組病人雖然也用了術后鎮痛,但鎮痛效果銜接較差,病人仍能在術后4h內感到較明顯的傷口痛。而且,有5例患者出現了躁動,血壓升高等嚴重的不良反應,須加用鎮痛藥。綜上所述,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鎮痛聯合術后PCIA,鎮痛效果確切,安全可靠,使病人安全無痛的渡過了圍術期,值得推廣。
[1]聶欣忠,李有明.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鎮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09,15(6):32 -33.
[2]唐貞申,湯義,安建雄,等.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鎮痛用于面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后鎮痛[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4):
[3]李永軍,楊建軍.噴他佐辛和嗎啡用于剖宮產術后硬膜外鎮痛的效果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5):599.
[4]Shirzad H,Shahrrani M,Rafieian-Kopaei M.Comparison of morphine and tramadol effects on phagocytic activity of mice peritoneal phagocytes in vivo[J].Int Immunopharmacol,2009,9:968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