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明 陳 凱 雷 波 于向紅 劉曉燕 梁俊清▲
1.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2.北京華眾思康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延胡索為罌粟科紫堇屬植物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塊莖,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1]。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延胡索具有鎮痛鎮靜、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解痙及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心律失常等作用[2]。延胡索甲素、乙素等叔胺生物堿和去氫紫堇堿、巴馬亭等季胺生物堿是其發揮藥效的主要物質基礎。本課題組在研究含延胡索新復方中藥的制備工藝中,發現延胡索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等叔胺生物堿的含量受溫度、濕度、空氣等因素影響很大,會變成相應的季胺生物堿和其他結構的生物堿。文獻[3-4]也報道延胡索乙素等生物堿在高溫時發生熱降解反應,含量會降低很多。延胡索浸膏的干燥工藝是含延胡索新復方中藥制備工藝中的一個環節。中藥浸膏干燥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真空干燥、冷凍干燥、流化床干燥、噴霧干燥等。其中,噴霧干燥具有干燥時間短、干燥面積大、有效成分破壞少等優點,是用于中藥液態物料干燥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迄今,未見有延胡索浸膏的噴霧干燥工藝的報道。所以,本課題組對其進行了研究。本文通過正交方法,以噴霧粉水分和延胡索乙素含量為考察指標,對影響噴霧干燥的3個主要因素進風口溫度、出風口溫度、浸膏相對密度進行考察,以確定延胡索浸膏噴霧干燥的最佳工藝。現將試驗報道如下:
SODA-12型霧干燥機(上海大川原干燥設備有限公司);98-1-B型電熱套(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PP-05衛生級蠕動泵(常州城合衛生設備廠);Agilent 11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Sartorious BP211電子天平(美國賽多利斯公司);比重計(北京華科電子儀器開發中心)。
延胡索浸膏(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0604);延胡索乙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726-200208);95%乙醇(藥用規格); 乙腈為色譜純;水為重蒸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延胡索提取工藝為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溶劑用量8倍[5]。真空減壓濃縮,得延胡索浸膏。
2.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5-7]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0.5 μm); 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調 pH 為 6.4)(52∶48);流速:1.0 mL/min;柱溫:室溫;檢測波長:280 nm;進樣量:10 μL。 理論塔板數按延胡索乙素峰計算不低于3 000。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超聲溶解,補足甲醇,制成1 mL含46.3 μg的溶液,即得。
2.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正交試驗樣品0.02 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醇溶解,上中性氧化鋁柱,30 mL乙醇洗脫,流出液及洗脫液收集至50 mL量瓶中,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10 mL,加乙醇稀釋至50 mL,搖勻,測定。定容后,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溶液,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2.4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溶液2.0、4.0、6.0、8.0、10.0 μL,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試驗,測定吸收峰面積。以延胡索乙素含量(X)為橫坐標,吸收峰面積為縱坐標(Y)做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36.425X+0.28,r=0.999 4。由此可知,延胡索乙素的進樣量在0.432 8~2.164 0 μg范圍內,其峰面積與質量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2.5 精密度實驗 取濃度為46.3 μg/mL的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條件操作,每次進樣2.0 μL,測定峰面積,計算RSD=0.37%(n=7)。說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2.6 穩定性試驗 取濃度為46.3 μg/mL的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條件操作,在 0,6,12,18,24 h 時分別進樣,測定峰面積,結果RSD=2.3%,說明溶液24 h內穩定。
2.2.7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延胡索浸膏粉6份,約0.02 g/份,按“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延胡索乙素含量0.37%,RSD=1.43%。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考察 精密稱取已知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延胡索浸膏粉末6份,約0.02 g,分別置于6個10 mL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濃度為46.3 μg/mL延胡索乙素溶液1 mL,加甲醇搖勻定容,用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計算延胡索乙素回收率為102.1%,RSD=2.48%。結果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ⅨH水分測定法項下第一法測定。
在預試驗和參考文獻[8-12]的基礎上,根據影響噴霧干燥的3個主要因素:進風口溫度(A)、出風口溫度(B)、浸膏相對密度(C),分別選取以下3個水平進行考察,以延胡索乙素含量和噴霧粉水分為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表進行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取浸膏,等分成9份,用電熱套邊攪拌,邊濃縮成表1中的相對密度,然后每份再等分成2份,按表1進行實驗,相同實驗條件所得結果取平均值進行計算。
2.4.1 延胡索乙素含量測定與結果 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操作,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 μL,進樣,測定吸收峰面積并計算結果,見表2。
2.4.2 水分測定與結果 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方案及結果
2.4.3 方差分析 分別對出粉量、延胡索乙素含量以及水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4、5。由表3、4、5 可知,各因素對出粉量影響大小順序為C>A>B,浸膏相對密度對出粉量有顯著性影響;各因素對延胡索乙素含量影響大小順序為C>B>A,無顯著性影響;各因素對水分的影響依次為A>B>C,進風口溫度對水分有顯著性影響。綜合評價,優選工藝為A3B2C3,即進風口溫度180℃,出風口溫度80℃,浸膏相對密度1.15。

表3 方差分析(出粉量)

表4 方差分析(含量)
利用同一批浸膏按優選工藝進行3批驗證試驗,結果見表6。由結果可以看出,該工藝比較穩定,重現性比較好。
試驗研究中發現,延胡索浸膏在噴霧干燥進料時選擇相對密度為1.05~1.15為宜,相對密度過高,黏稠度大,容易阻塞管路,藥粉易粘壁;如果相對密度過低,蒸發的水量增加,能耗大,效率低,藥粉顆粒太細。

表5 方差分析(水分)

表6 驗證結果
延胡索浸膏噴霧干燥時進風口溫度以180℃為宜。溫度適中,可提高干燥效率,粉末含水量小。如果進風口溫度過高則藥粉末顏色會變得更深,化學成分含量也會降低;溫度過低則料液容易粘壁;干燥耗時長,效率低,成本高。
本試驗結果表明,以噴霧干燥方法制得的藥粉在外觀及有效成分含量上均優于其他干燥方法,且噴霧干燥過程快,有效地減少了工序造成的損失。在設備投資與操作運行費方面更為經濟,適合于大生產。
[1]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061.
[2]馬勝興,陳可冀.延胡索研究概況[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5,5(12):758-760.
[3]王浴銘,朱鳳云,張君增,等.元胡產地醋制法的化學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1990,15(9):531-533.
[4]徐敏,付曉泰,朱正勇,等.中藥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的熱穩定性的研究[J].中成藥,2007,29(5):746-747.
[5]呂子明,劉丹,劉文娟,等.正交試驗優選延胡索堿總生物堿的提取工藝[J].中國保健營養,2012,23(2):103-105.
[6]呂子明,劉文娟,于向紅,等.大孔吸附樹脂純化延胡索總生物堿工藝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0):109-112.
[7]孫根芳.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婦寶顆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5,5(4):287-288.
[8]耿炤,陶建生.噴霧干燥技術及其在中藥制藥中的應用[J].中成藥,2004,26(1):66-28.
[9]薛彥朝,李奉勤,史冬霞,等.正交設計法在中藥噴霧干燥工藝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6,3(23):20-21.
[10]劉起華,文謹,王菲,等.葛參丸提取和干燥工藝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0):19-21.
[11]安富榮,崔嵐,王勤,等.茵杖舒膽顆粒噴霧干燥工藝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1,18(7):55-57.
[12]劉春泉,宋江峰,章英,等.甘薯葉提取物噴霧干燥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11,32(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