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艷 蔡 娟 孫 鳳(江蘇大學,江蘇 鎮江 212013)
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相對較多,沒有初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也尚未涉足社會,大學生活有著充足的課余時間。然而,并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中的矛盾,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做些什么?他們如何安排、管理課余時間?本研究在對時間管理理論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從高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入手,探討培養課余時間管理能力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本次即將進行的調研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在校大學生按性別、專業、年級、學習成績等進行抽樣調查,涵蓋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學生。本次調研主要是根據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對大學生的課余時間管理情況以及學習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
2.1 運用頭腦風暴法對問卷進行分析與研討,以保證其在調查時可以全面獲取相關信息;
2.2 采用專業的統計軟件SPSS13.0 和EXCEL 進行統計并建立模型,進行數據的初步分析;
2.3 運用思維導圖法和系統分析法對調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最后的結論,并根據結論,提出相關的建議、意見;
2.4 運用對比分析法,目的在于分析大學生對時間管理的差異性以及給出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案。

圖1
本次對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的調查,采用的是以隨機問卷調查為主,輔以電話調查。
根據對特定大學生學校生活情況的調查以及對其具體時間的記錄,從而了解現在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調查發現除去一周五天中的上課時間外,有大量的課余時間,此次的調查就是針對這一時間段的管理。我們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了解江蘇大學的學生的課余安排,在問卷統計的過程中獲得了現在大學生普遍的課余時間的管理情況。從問卷的處理結果上,我們發現存在兩種很極端的學生,一種是將所有時間都花費在教室或圖書館的,也就是說這類學生是將其所有課余時間用于了學習;另一種則是將其課余時間用于網吧。但這兩種狀況的占比都不超過10%,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往往是多樣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課余是很豐富,但其豐富的課余時間安排并不能說明其時間管理是合理,在這些大學生中我們發現其大部分時間的安排缺乏計劃性,對其寶貴的時間存在著一種浪費現象。此外,我們還發現現在的大學生的課余時間的活動地點都集中在宿舍。他們的很多消費都是在網絡上發生的,其戶外運動的時間大量縮短。現在的大學生更愿意將其課余時間集中在接收快餐文化上面。總之,大部分學生的課余時間管理輻射范圍變得越來越小,其時間管理受到很大的局限。
4.1 調查結論
總體來看,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管理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同學過度機械性的學習或沉迷于網絡游戲或是一直處于迷茫無聊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具體來看,不合理的課余時間安排與管理給當代大學生造成了許多不利的影響:
(1)學習時間安排混亂。大學生個人時間規劃管理不合理導致逃課、翹課現象嚴重,或是平時不逃課,但課堂質量低下,知識掌握不牢、不系統。大學生需要加強課外知識儲備才能更加完善書本知識,加固就業籌碼,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學習沒有系統規劃,大大削減了課余時間學習。
(2)生物鐘混亂,大學生身體素質差。大學生熬夜、通宵成了普遍現象。然而,熬夜通宵對身體的危害極大,而且當代大學生越來越不重視個人身體健康,安排于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年輕一代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
(3)不合理的時間安排,會導致大學生活枯燥,興趣愛好狹隘。過度沉迷于網絡或是游戲的學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對學校社團、集體活動漠不關心,生活單調無味,個性不夠鮮明。
4.2 調查建議
針對以上現狀,我們從高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總結出以下幾條建議:
4.2.1 高校管理者方面
高校管理者應為學生有效安排課余時間提供充分的條件,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首先要做好圖書館建設,豐富的書籍、高雅舒適的環境是吸引大學生將課余時間安排在圖書館,走進圖書館的前提條件。其次是要健全體育娛樂設施,讓學生在專注學業的同時,抽出更多的時間鍛煉身體,擴大社交范圍,豐富課余生活。在軟件設施建設方面,高校管理者應注重加強學風建設,積極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
4.2.2 教師方面
教師對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的管理主要是在課堂,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注重關心學生的變化,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安排好課余時間。
4.2.3 學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學生要有珍惜時間的意識,完成向社會的過渡,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還有很多。其次,學生自身應對大學生活有一個明確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在計劃期內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計劃明確,是形成良好自控力的重要條件。再次,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注重培養個人興趣愛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團活動,擴大社交圈子。最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應有效利用校園的體育設施,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大學生活越來越自主化,學生課余時間也越來越多,網絡、社會活動對大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如何安排好個人課余時間、有效利用好個人時間也將成為大學的一門必修課程,研究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現狀與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價值。
[1]王云麗.普通高校大學生職業意識的引導[J].
[2]寇建明.高校素質教育與大學生終身健身意識的培養[J].湖北體育科技.2002(3).
[3]教育部文件.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