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軍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楊永軍
目的探討分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對我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間接受診治的60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行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照組30例單獨采用血液透析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并記錄兩組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和指標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指標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指標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患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臨床癥狀明顯得到改善,在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應用。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癥;臨床療效
尿毒癥是因體內有多種毒素潴留而引起的疾病,是各種慢性腎臟病在晚期臨床出現的代謝功能紊亂和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尿毒癥的毒素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分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目前常用的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是血液透析(HD),但單純血液透析所能清除的毒素主要是肌肝、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1],而很少能清除中分子毒素、大分子毒素和蛋白結合毒素,所以常用采用血液透析的患者時常會出現嚴重性皮膚瘙癢、營養不良、高脂血癥、腕管綜合征和頑固性高血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影響了治療效果。對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接受診治的60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間接受診治的尿毒癥患者60例,經分子毒素分析可確定患者均中毒癥狀明顯,有食欲不佳、睡眠障礙、頭暈、不同程度皮膚瘙癢和高血壓等臨床表現,病情穩定可以接受透析治療,均無嚴重透析禁忌證。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行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照組30例單獨采用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43.25±2.14)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3±0.41)年;原發疾病有以下幾種: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6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原發性高血壓腎病3例,多囊腎3例,間質性腎炎2例,梗阻性腎病1 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27~61歲,平均年齡(42.64±1.37)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06±1.09)年;原發疾病有以下幾種: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5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原發性高血壓腎病4例,多囊腎3 例,間質性腎炎2例,梗阻性腎病1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原發疾病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降壓、降血糖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基礎性綜合治療,并控制飲食。①研究組30例行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使用AK95血液透析機,聚砜膜F6透析器和專用碳酸鹽透析液,治療過程中血流量為每分鐘200~250 L。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進行串聯,血液灌流器為一次性使用,內裝大孔形吸附樹脂,由二乙烯苯和苯乙烯聚合而成,外層被火棉膠。開始治療前用5%葡萄糖溶液沖洗管道和灌流器,再次沖洗時使用的是含有20 mg肝素的生理鹽水500 ml,沖洗用量為2 L。治療過程中血流量為每分鐘200~250 L,肝素首劑量1 mg/kg,以后每小時追加量為10~20 mg;串聯治療時間為2~2.5 h,之后將灌流器取下。每周進行1 次聯合治療,每周2~3次血液透析治療,聯合治療時間持續3個月以上。②對照組30例采用單純血液透析治療,治療血流量為每分鐘200~250 L,每周治療2~3 次,每次治療4 h,治療時間持續3 個月以上。
1.3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對比高血壓、食欲、骨痛、頭暈、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觀察兩組治療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 G)和甲狀腺激素(PTH)等臨床指標的變化情況。
1.4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的判定:顯效即臨床癥狀消失,有效即臨床癥狀減輕,無效即臨床癥狀未減輕。②經治療高血壓的改善情況可分為三級:顯效即只需1~2聯的降壓藥,BP<140/90 mm Hg;有效即仍需要3聯降壓藥,BP<140/90 mm Hg;無效即仍需維持原降壓藥水平不變,BP>140/90 mm Hg。總有效=顯效+有效。

2.1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比較 觀察組在高血壓、食欲、骨痛、頭暈、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均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 與治療前相比,觀察組β2微球蛋白和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降低,對照組β2微球蛋白和甲狀腺激素水平無明顯變化,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UN和Cr水平均顯著降低,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比較(例數)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尿毒癥是因體內有多種代謝產物積聚而引起的綜合征。如今已證明有高達200種以上的毒素種類可引起尿毒癥,可根據毒素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分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小分子毒素相對分子質量<500,以尿酸、BUN、Cr為代表,中、大分子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500,如終末期糖基化產物、β2微球蛋白和甲狀腺激素等。透析患者出現透析相關的淀粉樣變主要原因是β2微球蛋白在體內的蓄積[2],表現為腕管綜合征、無癥狀性溶骨性損害、破壞性骨關節病、肌腱滑膜炎、肩關節炎等,若沉積在其他部位即會引起心肌功能障礙、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甲狀腺激素在體內積聚可造成心血管、神經、骨骼、血液、皮膚的損害,進而引起皮膚瘙癢、腎性骨病、周圍神經病變、異位鈣化、加重腎性貧血和免疫力下降等[3]。中分子毒素的積聚與尿毒癥患者的很多并發癥都有關,中分子毒素越多,患者的神經病變、骨病、心包炎、高血壓、營養不良等不良癥狀的發生率越高,患者的病死率也越高[4],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有利于患者并發癥和預后的改善。常規的血液透析只能將小分子毒素清除,多項研究已經證實,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可增加對尿毒癥毒素的清除,特別是對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有更明顯的效果[5],已經成為當前尿毒癥治療的最佳血液凈化方案。
本次研究中,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方法治療尿毒癥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液灌流治療中使用的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大孔形吸附樹脂,具有高效性,且吸附能力廣泛,能較好的清除中、大分子尿毒毒素[6]。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患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臨床癥狀明顯得到改善,在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應用。
[1] 孫原, 郭敏, 李媛媛,等. 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30例. 山東醫藥, 2011,51(2): 92.
[2] 陳連華, 莊凌, 張麗琴,等.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癥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0,22(12): 760-761.
[3] 周洪文, 劉健君, 黃萍. 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的影響. 重慶醫學, 2012,41(23): 2381-2382.
[4] 趙繼紅, 田潔, 李春紅,等. 高通量透析治療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謝的影響. 天津醫藥, 2010, 38(8): 680-682.
[5] 鄭宏, 高潔.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治療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 臨床軍醫雜志, 2010, 38(6): 1037-1039.
[6] 柳林偉, 胡瓊菊, 文元龍,等.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醫刊, 2012, 39(5): 30-31.
274600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民醫院